第五文学网 > 科幻小说 > 阿炳的诸天生活 > 第184章 第九个任务 书痴郎玉柱21

第184章 第九个任务 书痴郎玉柱21

    陆仁炳又给二人讲述了,自己对于天地规则的认识:等价交换。让二人都有所悟。

    陆仁炳的意思很明确,普通人要想长生不老,必须得有功德法力与天地做交换。

    帝王若想逆天改命,得道成仙那就有可能拿国运做交换了。所以历史上才有秦皇二世而亡,汉武帝轮台罪己,梁武帝饿死台城。

    儒释道三家都不是帝王应当修持的,帝王应当修持的只有帝王之道,帝王痴迷任何一道,都会导致生灵涂炭,国家动荡,严重的时候,身死国灭。

    什么是帝王之道,简而言之,就是平衡之道。帝王高高在上,统治亿万生灵,掌握至高权力,与神仙无异。他不应该有感情,有偏好,做个孤家寡人最好!

    对于合格的帝王来说,人没有所谓忠奸好坏,只有有用无用。天下财富对他也没有意义,他只是天下财富的再分配者而已。

    至于说帝王的未来之路,一个成功的帝王,功德加身,未来都是紫薇星部的神君,享受生前身后万世荣耀。

    至于昏君,亡国之君,连宗庙都进不去,更不要提什么成仙成佛了。天子七庙,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资格进入太庙享受皇朝气运的。

    陆仁炳讲解了自己的见闻,又讲了自己对于天地气运之道的理解,让嘉靖皇帝大有所悟。

    陆仁炳认为,一个王朝的气运总量是有限的。气运的多少取决于皇朝的功德。皇朝的功德气运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疆土,二是人口,三是分食气运的众生。

    君王适当的开疆拓土,便会增加皇朝气运,适当的增加人口也会增强皇朝气运,控制分食皇朝气运的众生数量,便会延长皇朝的气运。

    疆域和人口,都很好理解,分食气运的众生就比较耐人寻味了。

    谁在分食皇朝气运,官员,宗室,神,道,仙,佛凡是受到皇朝册封的人神妖鬼都在分食皇朝气运。

    众生比例适当,皇朝可以健康发展,一旦失衡,皇朝便有倾覆的危险。

    皇帝的职责便是平衡天下,宰相的职责便是调理阴阳。皇朝末世,无一不是天下失权,阴阳错位,卖官鬻爵,淫祀横行,妖孽四起。

    陆仁炳滔滔不绝地瞎扯,嘉靖皇帝也就瞎听。他不是什么傻子,也不会因为陆仁炳几句话就改变他的行事。

    对于帝王之道,他比陆仁炳更清楚。陆仁炳的话,只是从某个侧面印证了他自己的认知而已。

    不过他到是对于陆仁炳这位上仙,越发的认可了。

    他明白陆仁炳的意思,就是帝王只要当好皇帝,不弄得天下大乱,将来自然有一份功德加身,不进入紫薇星部当个神君,也能混个转生天人道,成仙得道位列仙班。

    明了这一点,他就放心了。

    所以等陆仁炳嘚吧完了,他就问陆仁炳有什么需求,要不要封他个真人什么的。

    陆仁炳坚决拒绝,他可不需要皇帝的册封,接受了皇朝册封,他就跟这个皇朝绑定了,整个大明皇朝的气运还没他自个多呢。

    绑定了,他自己屁也捞不着,指不定还得被大明皇朝薅了羊毛呢。

    你看哪个神仙绑定皇朝了?他考个进士,按部就班的在体制内升迁,没有大问题,但是被皇帝册封真人什么的,那就不行了。

    所以他坚持不受册封,说自己在世间历劫,不是道人,反而是陛下臣子,不能丢了君臣纲纪,也不能违背朝廷法度,更不能丢了读书的气节。他此生只是一个爱读书的书痴而已。

    嘉靖皇帝见他坚辞不受,也就作罢,以他文辞优美,应对得当为由,免了他的庶吉士大考,升他做了翰林院编修,赏他的妻子颜氏七品孺人敕命。

    对于这一点陆仁炳倒是欣然接受,又同嘉靖皇帝,陶仲元闲聊了一阵子之后,陆仁炳赠送二人,几枚平安护身符箓之后,顺便告知他们使用方法,便告辞了。

    二人拿到符箓也都很高兴,这么多年的修炼,嘉靖皇帝是知道符箓的珍贵之处。犹其还是他这种没有什么法力的普通人使用的符箓,就更加珍贵。

    他现在根本没有把陆仁炳的想法,所以对于陆仁炳面对他时的平等态度,也不以为意。这样的高人,拉拢还来不及呢。也就是现在人家需要在他这个朝堂历劫,不然的话,往深山老林里一躲,他找都找不着好吗。

    陆仁炳呗破格提拔成为翰林院编修的消息,很快就人尽皆知了。谁让那敕书都是由翰林院的人书写的呢。

    等敕书下达后,陆仁炳难免又是放血,请一众同僚吃吃喝喝,请还在苦苦打熬的同年们吃吃喝喝。

    大家也不问他,如何升迁的。这种事不是很明显么,肯定是陆仁炳青词写得好,得了皇帝看中,赏了个芝麻绿豆大的编修官。

    这年头靠写青词升官的又不是陆仁炳一个,所以没啥可说的。

    要说这青词官,也是嘉靖皇帝放出来,恶心这帮文臣的。

    试想从严嵩徐阶,到李春芳哪一个不是经过千军万马的科举独木桥杀过来的饱学之士。

    谁的文采也不弱,能混到内阁首辅,那治政手段也是相当了得。可是偏偏嘉靖皇帝,提拔你的时候,并不以你的功绩为准,而是说你是因为青词写得好升官。

    好好的仕途进步,被人蒙上了幸进的名头,你说恶心不恶心。

    千百年后,人们说起李春芳这位罕见的状元宰相,并不说他的功绩,而是说他是青词首辅,你说冤不冤。

    这就是嘉靖恶心读书人的手段,一个读书人名声有了污点,他就失去了立身的正当性,面对皇帝他就硬不起来。

    所以终嘉靖一朝,除了最初几年有拥立之功的杨廷和那帮大臣外,中后期就没有大臣能在嘉靖面前直起腰杆子的。

    因为嘉靖皇帝总有手段,给他们弄一顶人尽皆知的污点帽子扣脑袋上,谁都可以攻击他们。所以只能扒着皇帝了,哪敢忤逆。

    这也是嘉靖名声不好的原因,太阴险,比他们读书人还阴险,不是仁君!必须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