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学网 > 言情小说 > 天下第一剑 > 第 35 章

    35. 2

    晚上,天变脸了,从南方飘来一列列乌云,第二天破晓便下起大雨,雨水沿着刚刚萌芽的藤条流下来,滴到洞口的地上,四下溅溢开来,欧冶子和谢良野、周明山吃了早饭,去寮子里铸剑了。陈利、江绝、黄坚石和林一虎去锡矿洞干活。

    罗依然在为大家洗衣服,黄凤洁在洗碗,李远望着天上泼下的大雨,心里有些犹豫,但看看阴暗的天色,恐怕雨一下停不了,便戴上斗笠,穿上棕衣,毅然走进雨幕。

    脚下的山路又滑又湿,但挡不住李远的脚步,他今天一定要见到郭璞,从他那里弄到粮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也许走惯山路,尽管一路坎坷泥泞,李远并没摔倒,只比平时慢半个小时才到松溪里,他来到了杨方家,正好杨方在家,他叫杨方一起找郭璞,以便配合郭璞协调解决粮食问题。杨方二话没说,穿上棕衣,去紫大爷的马厩牵来两匹马,渡过松溪,冒雨向东坪郡一路行去。

    这是春寒料峭的季节,因为雨太大,尽管穿着的棕衣,但还是让雨水给渗透了,李远的衣服已湿了一半,雨水紧紧贴在胸口和脖子上,冷得让人发抖。李远想赶快赶到东坪郡,但路太滑,马经常失足,幸好李远和杨方反应很快,马一失足,他们便从马背上跳下来,避免人和马一起摔倒。

    他俩紧赶慢赶来到了郡府,郡府矗立在烟雨中,像一个沉默阴郁的老人,默默地诉说着心事。大门没有侍卫看守,也许侍卫跑去烤火了。李远下马后,轻轻拿起门上的狮首铜环,叩了几下,没人来开门,李远轻轻把门一推,门开了,他走进大门,看见郭璞和几个侍卫正围着火盆烤火,木碳发出温暖的红光。

    众人见有人雨中来访,微微吃惊,谁会在这时候到访呢?

    李远走上台阶,把斗笠摘下之后,郭璞才看见李远和杨方,赶紧上来把李远的斗笠和棕衣接过去,甩干雨水后,把它挂起来,叫侍卫们走开,侍卫们知趣地走了。

    李远和杨方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放在火盆边烤,郭璞要去拿衣服给他俩换,李远说不用,一会儿就干了。郭璞怕他们感冒,到厢房里拿来内衣让他们换。

    郭璞知道他俩肯定有要事,否则不会冒雨来访,便问:“李将军,你们怎么大雨天来访,一定有急事吧?”

    “郭大人,我们已经断粮了,只好冒雨前来求救。”

    “哦,这我倒没想到……只是,我们也没粮食了,所有公差都只吃两餐,所以我让侍卫不要守门,以节省体力。”

    “郡府的粮仓不是有备战粮食吗?”

    “很不巧,五天前,越王下令,让全国军用粮仓都开放,救济受灾的百姓。”

    “怎么可能?那以后军队吃什么?”李远觉得不可思议,郭璞怕李远不信,到档案室找出越王下令放粮的文牒,交给李远,李远边看边皱起眉头,心里被千斤重担压着,他真没想到事情会严重到这种地步。

    “大王也是为了救助众生,全国已经饿死一小半人口,许多饥民逃往他国求生,沿途逃灾的饥民饿殍遍野,听说山穷水恶地方的百姓易子而食,那些幼童是越国的未来和希望啊,十几年后,他们将是越国的主力军,幼童饿死了,越国就没有希望了……”郭璞眼圈发红了,说不下去。

    原来灾情如此严重,李远完全没料到,只怪他们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铸剑上,极少下山,及时了解灾情,否则也不至于到如此被动的局面。但此事已经成为现实,后悔没有用,唯一能补救的就是想法弄到粮食。

    “郭大人,铸剑队对越国来说何等重要你很清楚,你得想办法帮我们弄到粮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李远说。

    “这我自然明白,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向真离侯借粮,或者买粮,听说他的家中屯积不少粮食,只是……我担心去年陈利打了他的三公子,他会怀恨在心,不肯把粮食借给我们。”郭璞担忧地说。

    “走,我们先去会会他,再作打算。”

    “好!”郭璞叫杨方在府衙等,他和李远去会见真离,郭璞从耳房里拿出两把油纸伞,给李远一把,叫马车夫把马套上,郭璞掀开车帘,让李远先上车,自己跟着上车,车夫戴着斗笠穿着棕衣,挥舞马鞭,冒着大雨向真离侯府慢慢行去。

    真离侯府位于城郊结合部,离郡中心有三里地,他们穿过街道,拐进一条泥沙路,走进一片松林,过了松林之后,看到了真离侯府,侯府位于一座小山脚下,面前是一片宽阔的田野,此时,苍茫的田野竟然没一个农民耕作,现在已经过了惊蛰,是挖田耕作的最好时节,应该有人耕作,难道所有的农民都饿得无力种田吗?目睹眼前的情景,李远心里又多一层压力和担心。

    真离侯府的朱漆大门紧闭着,像一座无人看守的坟墓,车夫把马车停在侯府大门口,郭璞下车,打开雨伞,走到门檐下,拿起门上的铜环敲门,敲了好一会儿,也没有人来开门,他冲着院内使劲叫喊,才听见里面有人应答,来人是真离侯的管家,他把门打开后,刚想对来客发怒,一看是郭璞,马上收起怒容,满脸堆笑着,请郭璞和李远进院子。

    真离侯府占地近百亩,比郡府大了三倍,十几间正屋、厢房、耳房、亭子、回廊、池塘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各处,周围种着各种花草树木,千娇百媚的繁花在雨中热闹地盛开着,好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光,和外面的春寒料峭相比恍如两个世界。

    真离见郭璞和李远冒雨来访,心中微微一凛,想必有要事找他,把他俩接到正屋的厅堂里,叫下人捧上热茶和瓜果,一个年少的婢女把火盆里的碳火扇大,屋里顷刻间温暖了。

    一阵客套的寒喧之后,真离问:“李将军和郭大人,今日光临寒舍,不知有何指教?”

    “岂敢指教?实不相瞒,今日冒昧前来拜访,真有一事求真离侯,不知真离侯是否愿意帮忙?”李远说。

    “李将军客气了,只要在下能帮到的,定当尽力而为。”

    “好,那我就开门见山了,我们受越王之命,到湛卢山铸剑,现在我们铸剑队已经断粮了,听说真离侯府有粮食屯积,希望你能卖给我们一些粮食,否则我们会饿死,将有辱王命。”

    “这……我并没有屯积粮食,我府上一共三个粮仓,已经吃空两个粮仓了,只剩一个粮仓没动,可等今年秋天新粮出来,还有半年,我府上大小人口一共四十八人,一个粮仓还不够我们吃半年……”

    “我们可以按市面价钱收购你的粮食,不会亏待你的。”

    “不是钱的问题,现在大米比银子贵,钱没有用。”真离口气很硬,没有商量余地,看来他对三公子被打的事耿耿于怀。

    李远从郭璞那里了解到真离的粮食不像他说的那么少,他是想等市场价钱更高时,再把粮食卖出去,以获取更大利润,如果没有奇招,很难使真离屈服。李远说:“真离侯,我奉越王之命,可以强征东坪郡任何人的粮食,如果那样做的话,我怕伤了你我之间的和气,所以我出钱向你买粮食,你若敢违抗王命,我只好动用郡府的军队,强征你的粮食……”

    真离愣住了,他思前想后良久,不得不得向李远妥协:“好吧,我卖给你们三石粮食吧。”

    “三石粮食省吃俭用的话,只够我们吃一个月,肯定不行,你最少得卖给我们五石!”李远说得铿锵有力,不容商量。真离再次屈服了。李远舒了一口气:真离真是欺软怕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