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学网 > 穿越小说 > 黄埔风云 > 第 25 章

    第二十五章 惠州之战(2241字)

    10月1日起,东征军陆续出发,出广州,向博罗、惠州前进。10日,第1纵队到达博罗、惠阳地区。与此同时,第2纵队也进抵官桥、永湖一带,第3纵队到达博罗附近。

    惠州战斗,是第二次东征整个战役中的硬仗。

    惠州城是东江重镇,其城始建于宋代,后有东江,前临西湖,东、西、北三面环水,南面又有飞鹅岭作为屏障,地势险要,加之城墙非常坚固,易守难攻,被当时的人称为“东江锁钥”、“南方第一坚城”。

    此城自建成以来一千余年从未失守过。

    第一次东征时,滇桂联军也没有攻克惠州城。

    当时叛军的部署是,利用惠州天险将东征军阻于城下,然后反守为攻。

    叛军在惠州的指挥官名叫杨坤如,土匪出身,作战凶狠,手下直系部队号称“救粤第六军”。

    第一次东征时,驻守惠州的杨坤如部曾表示归顺革命政府,但当陈炯明重占东江后,杨坤如又反叛了革命政府归顺了陈炯明。

    杨坤修筑防御工事,加紧备战,将城郊的民房和西湖的景物夷为平地,砍光城墙附近的树木,布满竹栅等障碍物,城墙上备足石灰包,架起机枪。晚上,点燃火把,照亮城外。

    杨坤如为了对付东征军,他将部众分为四个旅,其中两个旅用于固守惠州城,一个旅留守惠阳,一个旅驻守惠州与惠阳之间。

    另有叛军翁腾辉、李易标等部3000人配合,驻守在东门外水井街一带。

    杨坤如命令部下将各城门用大石封死,只留一个东门开放,并在水上架设了浮桥,作为将来逃跑的退路。

    在进军途中,蒋介石曾给杨坤如发去一电,劝他“审时度势,所部即刻退出惠州城,允暂驻白芒花一带,许以自新,免得兵戎相见,不仅官兵俱作无谓死伤,且殃及民众”。

    但杨坤如不仅不降,反而贴出一张“蒋贼中正,谋国不忠,实行共产,扰乱广东”的四言韵语布告,誓与东征军对抗。

    惠州分东、西两城,。东城外有一条8米宽、4米深的城壕,西城三面环水,一面壕沟。

    西门面临西湖,只有一条国民革命军东征南征路线示意图窄路通到城脚,窄路的两边都是很深的湖水。

    北门地形比西门好一点,但也要通过北门桥,由桥下徒涉,才能逼近城垣。

    城墙外侧都以大石块砌成,城门上设有瞭望塔。

    这是一座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塞。

    第一次东征时,东征军绕过惠州城,直奔潮汕。

    可这一次不能再绕了,必须啃下这个骨头。

    东征军于10月13日到达惠州城郊飞鹅岭山脚下,集结待命。

    蒋介石亲至飞鹅岭炮兵阵地指挥炮兵射击。

    东征军的野炮、山炮、机枪向选定的目标射击,枪炮声密集,如过年的鞭炮连成一片。

    有的部队已经展开攻击战,

    程潜的部队组织连长以上军官到飞鹅岭观战。

    薛林是副连长,按道理是没有资格来观看的,但薛林不管,硬是跟在队长程潜后面来到飞鹅岭,程潜也默认了。

    “炮火很猛啊。”薛林看到的是眼前一片火海,炮火声震耳欲聋。

    这可比看3D电影过瘾多了,薛林看的目瞪口呆,没错,这就是战争。

    “小伙子,害怕了吗?”程潜问了薛林。

    薛林答道:“不怕,这算什么。”

    “不怕牺牲吗?”程潜问道。

    “如果这么轻易就牺牲的话,那就让我牺牲好了。”薛林回答的很淡然。

    “小子,想的倒挺开,你要知道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即使你现在看到了,但你也无法想象到他的残酷。”程潜边说边欣赏着炮火。

    “战争是很残酷,但我们又无法置身其外,这就是以战止战吧。” 薛林若有所悟。

    程潜微微的点了一下头,说道:“你能明白就好,没有战争就没有和平。”

    没有战争就没有和平?薛林好像明白了什么。也许战争与和平就如同是硬币的两面,虽然对立,实则统一。

    话又说回来。

    先发起攻击的第1军攻打的是惠州城北门和西门。

    战斗前夕,第1军专门组织了先锋队,第3师各团各选士兵150名,第2师第4团挑选士兵200名,共650名。“所有先锋队队员每名犒赏三十元,再先登城者,得头等奖洋一百元。”

    贺衷寒请缨出战,参加敢死队,何应钦想了想没有同意。

    何应钦是聪明人,他可不敢让蒋介石的得意门生这样冒着炮火前进,万一要不幸挂了的话,那何应钦估计也要完蛋。

    激战中,攻城部队伤亡惨重。

    陈炯明的部队也不是吃素的,在城墙上居高临下,猛烈攻击革命军。

    据当时的报纸记载:

    “十三日令总攻击,炮射惠城皆中要隘。敌以机关枪扫射,先锋迫城者死伤枕藉,第四团长刘尧宸中将,竟中弹亡,士兵抱痛愈奋。十四日,炮向北门及左右侧防御机关猛烈射击,掩护冲锋者前进,众乘势倚梯肉搏以登,前仆后继,而飞鹅岭纵队同时夹攻。敌势不支,纷纷东遁,而海丰、陆丰、河源、紫金、老隆,凡入潮梅要冲,次第悉平……古所称天险惠城,三年攻之,不足一日陷之有余。昔何其难,今何其易欤?”

    敢死队很悲壮,因为敢死,所以都死了。

    当天攻城失败后,蒋介石向周恩来提出改攻海、陆丰的主张。

    但周恩来坚持要继续攻打惠州城。

    周恩来说:“惠州是叛军的老巢,若不攻破,绕过惠州,惠州之敌随时可断我军后路,而且我军已数战数日,若现在撤出势必影响士气。”

    蒋介石点了点头:“有道理。”

    接着,周恩来提出三面打击,留一出口让敌人出逃的战术。

    蒋介石被说服,同意了周恩来提出的方案。

    14日黎明,蒋介石经筹划部署,决定于下午3时发起总攻,仍由第四团主攻北门,命令第八团进行侧翼掩护,第七团和第一补充团进攻西门。

    周恩来召集各团党代表蒋先云等人开会,要求他们发动中共党员和青年团员带头参加奋勇队,要冲在攻城队伍的最前面。

    下午2时,蒋介石下达了总攻命令,薛林所属的第三队主要攻打北门,程潜队长命令炮兵随即开始向城北门一带移动,准备发动猛烈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