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疑云重重血染地,翻云覆雨深闺里
近午的阳光,清亮清亮的,芜歌懒懒地躺在院中的藤椅上,将右手伸到阳光下,莹白如玉的纤长手指,仿佛能透过阳光一般。
一缕阳光从指缝中漏进来,轻轻地印上了瓷白的脸。
丹秀端着一盘枣泥糕,圆溜溜的眼睛一直在红白相间香气扑鼻的糕上打转,口中口水早已泛滥。她舔了舔嘴角,一脸恳求地望着藤椅上仰着脸晒太阳的小姐,却只能对着小姐的背影在心里惋叹。
“丹秀,我不饿。你把枣泥糕吃了吧,凉了味道就不好了。”宁芜歌没有问丹秀,甚至没有回头看过丹秀一眼,却一下子就猜中丹秀的心中所想。
丹秀双眼放光,就差跪地叩头大呼“小姐万岁”了,在腰上擦了擦左手,迫不及待地就将一块枣泥糕塞进嘴巴里,“吧唧吧唧”嚼起来,软软糯糯的枣糕在嘴里化成稀稀的甜,吃得满嘴都是馅。
“小姐……小姐,你知道吗?听说刑部崔尚书府上走水了,大火怎么扑都扑不灭,烧了整整……整整一个晚上,死了二十几个人……好在……好在府里的老爷夫人少爷小姐们都没事儿……”她嘴里塞满了枣泥糕,说起话来支支吾吾的,但看上去满脸激动,“到现在都不知是什么原因烧起来的,也真是奇怪了,尚书府里着了火,怎么官府里也派人去了?难不成一个尚书府的家丁都扑不灭一场火吗?”
丹秀自言自语了许久,看着亮晶晶的手心中最后一块枣泥糕,撇撇嘴,很惋惜地叹了一口气,但旋即又弯了嘴角,很是小心、很是珍惜地一口一口地抿着,一脸沉醉。
芜歌没有开口,像是在听,又像是神游八荒。
风徐徐吹来,吹动一院兰草一池菡萏,却吹不起她脸上一丝波澜。
“起风了,我们回吧。”她缓缓起身。
丹秀忙不迭地将手在袖子上擦了擦,赶忙上前去搀芜歌。
芜歌摇摇头,示意丹秀不必上前:“你去把前两日在锦绣绸庄订的那两匹绸子给锦少爷送去,别直接找少爷,交给你倾桐姐姐就好。做完之后,到屋里左边柜子第六个抽屉里取了牌子,再去领一盘枣泥糕来。”
丹秀听到枣泥糕,不自觉地咽了一口口水。
“然后,今天之内把它吃了。别留到明儿个,仔细闹肚子。”
芜歌说得很随意,丹秀却倏地红了眼眶,鼻头涌上一股暖暖的酸意来:小姐,谢谢你。
“去吧,也别站着了,今天不用跟着我了,自己玩会儿吧。”
“嗯。”丹秀低低地应了,带着浓浓的鼻音。
芜歌袅袅婷婷地步离,留下丹秀还在原地低着头,傻傻地站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被雷震醒了般,蹦蹦跳跳就跑去绸庄了。
长笑,我这一身鲜血,恐怕是再无洗清之法了。
那些火中哭喊的生灵,要找,你们就来找我吧。
我是有罪之人,只可惜,我不在乎。
我所在乎的,已经不在了。
慈阳宫,一地权臣战战兢兢。
夏国皇帝宁清临将刑部侍郎递上来的折子狠狠拍在龙案上,面部的肌肉紧绷:“说,统统给我说!”
在地上低着头的众位大臣停不下来般磕着头,口中不住叨念着:“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来人,把崔胡秀给朕关进大牢,夏成,你给朕查清楚!”
“皇上,臣冤枉……臣冤枉啊!”昔日权臣今夕罪囚,刑部尚书崔胡秀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场邪火,偏偏又在火起的时候,好巧不巧地来了一群官兵。
是谁?谁要害我?
崔胡秀被拖了下去,那一声声“冤枉”被拖得老长老长,回荡在长长的殿阶上,久久不散。
闺阁里,芜歌嘴角弯弯:“崔胡秀,这只是个开始。”
一张薄薄的画押纸上,一枚红红的手印。
芜歌的手指轻轻抚上那枚指印,摩挲、圈画,笑得苦涩,笑得流泪。
“主上。”一道黑影闪入门中,跪定后,满面惶恐,“属下办事不力,没能完成主上重托。”
那狭长的凤眼危险地一眯,俊朗如玉的面孔镀上一层寒霜:“哦?”
“属下该死,未能在崔尚书府中找到簿子。”那人声音有些颤抖,“看来是有人先我们一步动手了。”
“这样啊……”他似乎在思虑着什么,好像并不为这一件事情感到着急,“那……你查到是谁了么?”他的声音那么轻那么淡然,就仿佛是一个慈爱的父亲询问贪玩的儿子功课做得如何。
只是跪着的那人几乎要瘫倒过去,声音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主上饶命!主上饶命啊!求主上看在黑鹰对暗门忠心耿耿二十年的份儿上,饶小的一命吧!”
“你既知道自己在暗门已有些年岁,又怎会不知我暗门对办事不利者的处置呢?”明明是问句,他却一字一字说的像是一道无改的命令,“自行了断吧。”
“主上……主……”黑鹰还想再说什么,只是没有想到……尚未开口,已被人见血封喉。
不久他死不瞑目的尸首就被下人拖了出去。
屋内,他一席天青色长袍清俊如竹,丝毫没有因为方才的血污沾染到丝毫的晦气。他眉头深锁,仔细思量着那些账簿的去向:崔家这一场大火果然是有人蓄意为之,目的确实是那本关系到朝中嫌贵的帐簿。这些年崔家在相府的庇佑下也敛财不少但并未暴露,到底是谁如此神通广大,揭开顾家多年来布下的重重罗网,搜到了崔胡秀这里?
看来,长陵要有一场恶战了。
只是,那人的目的到底是崔家,还是……根本就是崔家上面的,顾家呢?
既然已经发现了,就没有理由不继续追查下去。他一贯的原则就是,未雨绸缪,斩草除根,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隐患。
只是这一次的敌人在暗处,他需要想想办法,让敌人浮出水面了——请君入瓮,不知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