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学
公元1351年是一个风云而起的时代,南中国大地上硝烟弥漫,装备着步枪与大炮的共合军如疾风扫落叶一般消灭了盘踞在这几十年的蒙元势力。在这场战争中只有着少量原始火器的元军被领先了一个时代的共和华丽的压了过去。刀枪和弓箭为主的元军和当地绅缙组成的家丁在拥有工业体系支持的近代化军队的打击下如鸟兽散。
工业国一词出现在共和的报纸上,迅速的传遍了江南。原本有些底气的方家军再一次发现自已如同婴儿般脆弱。
和南中国一边倒的形式相比北中国大地上却是血肉横飞,大炮重击在人体上打出了一阵血雾。但是更多的时候还是冷兵器之间的相撞。双方都在招兵买马,而北方红巾军已经像野火一样散开从者多达七十万。但是红巾军也有自己的窘迫,他实在无法从共和卖到物资了。
程攀已经按照协定将规定援助的物资交给了红巾军,但是现在程攀不准备给了,虽然现在共和随着吕宋领地的开发,有了一定数量的余粮,而且也能供给北方红巾军足够的铁器,但是程攀不愿意背这个逐渐扩大的包袱。而且就算共和承担了这部分后勤,红巾军也不会感恩,反而会认为这是共和别有用心。自己帮助共和抗住了北方进攻,这是他们应该的,一旦共和停止供应,那么红巾军就会南下来抢,与其这样还不如不不给。是米恩斗米仇的道理程攀还是知道的。
程攀交完货后和红巾军如路人一般的表现让明教众人十分心急,此时明教已经聚众到四十万,现在严重缺乏铠甲兵器和粮食,虽然抢夺的金银十分多但是共和不收这些贵重金属。因为现在已经进入战乱时期粮食才是硬通货。,不仅是共和,就是连方家军也停止了粮食出口,可惜方家军的执行力度不够,还是有一部分粮食流入北方的。
共和政府与红巾军的交易冷淡期只出现了两个月,就结束了。打破这个僵局的是共和外贸组的一个叫柯斌的人,柯斌曾经当过一年的煤矿工人后来离开矿场后,加入外贸组。自从淮北大煤矿发现后,他开始对发现其他未知的煤矿起了兴趣,可惜除了淮南的那一片大矿其他的地方煤矿储量很少,似乎淮河以南只有淮南这个地方有矿。于是柯斌就将目光投向淮河对岸元军控制的地方。
外贸组对他这种行为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鼓励。随着钢铁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以及共和更多的开始用机械力代替畜力、水力。煤矿的缺口越来越大。共和已经不局限于治下煤矿的产量了,从外地购买煤成为了一个选择。可惜四周的势力都不产煤,方家军本来也想在自己的领地上找煤可以一直发现不了。现在他们的炼铁业用的是木材。
元朝淮北地方政府也默许了柯斌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大东找矿,因为共和已经和他们打过招呼了,找到矿可以卖给自己。这是一大笔钱的问题。元朝当地官员对这种找矿行为既不反对。也不协助。全靠柯斌带着几个人到处跑。
很快红巾军乱起四方。被红巾军裹挟的柯斌一度与共和失去联系。但是随着红巾军与共和后续的接触,柯斌算是联系到了组织。外贸组和红巾军重新确定了一下在淮北找矿的事宜,后来随着红巾军与共和之间交易的冷淡,缺物资缺疯了的红巾军想到了这个找矿的小组,处于想和共和缓和关系,另外希望真的能找到矿脉,当做财源。红巾军对这个找矿小组给予了大量人员的帮助,当然是需要共和负责他们的伙食。外贸组当然不会亏待干活的人,不仅给他们伙食,还让柯斌对着人的表现做评价,根据评价给钱。
突然数量达到一千多人的探矿队在一个多月遍地打洞的情况下确定了淮北有一个同淮南煤矿媲美的大矿,有了胜利的迹象所有人都十分兴奋,红巾军在探矿队中埋下的眼线也将消息传了上去。红巾军立刻加派人手发掘。终于发现了淮北大煤矿。
矿找了,双方有了继续合作下去的利益基础。这批煤矿主要在苏州,距离共和在淮河北岸的领地只有六十公里左右的距离。当然作为占有煤矿的红巾军来说对共和突然表现出的热情,感到幸喜同时也有一些警惕。欣喜是因为这个煤矿在红巾军眼中价值很高,换句话来说就是很值钱。警惕是因为共和这一个邻居太强大,他们害怕自己变成怀璧有罪的一方,被共和派兵强抢。
共和现在暂时没有出兵北方的打算,整个共和的基础干部已经严重缺乏,原本扩军了的共合军又再次发生被迫裁军的事件,大量的士兵参与到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地方秩序建立,以及培养当地基层干部工作中。现在整个共和在中央领地上除去各地必须的戍卫军队,所有的机动兵力只有八个师5万人。共和现在对淮北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双方讨论的焦点是是否修一条铁路到宿州,作为带有戒心的红巾军一方有自己的谋士,这些谋士给红巾军高层说了春秋时蜀王贪图
秦王假意送给他的石牛粪金,派人修通与秦国的道路,最后被秦国通过这条道路灭国的故事。所以无论共和如何解说开通铁路后,红巾军大量卖煤产生的经济效益。但是红巾军方面就是不同意,实在到最后,红巾军的使者明着说了:“贵方是虎狼之国,我等不能像蜀王那么愚蠢”。这句话被带给了程攀。程攀深感无语,虽然自己对修通这条铁路没按好心,纯属是想快速获取资源,但是也没必要修通一条铁路来打仗,就宿州那地方共合军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冲到。淮河北岸可是沿江平原。一马平川,不是当初蜀道难于上青天的地方。
对于红巾军的戒心共和很无奈,其实现在程攀带领的共和虽然地处楚地。但是四周的势力却把共和称呼为秦国,严格的法制,强大的军队,还有为了利益说翻脸就翻脸的外交。共和以外的地方开始称呼程攀为秦王。程攀在共和地盘外的绅缙眼中既有秦王霸道的治国方式,同时继承了秦王为利益不要脸的影响,战国时代的秦王可是为了一块和氏璧公然耍无赖,他手下的谋臣张仪为了离间楚齐之间的关系先是五百里地后来事成后无耻的说成是五里地。程攀虽然没有干过这些,但是迫使绅缙们分田地,教唆宗族之间为家产内斗,同时宣布地主对抛荒几年的土地没有产权。这些事比以前秦王更无耻。
有了这些坏名声,先其他势力跟共和打交道都是留了个心眼。搞不定死心眼的红巾军一方,只好按照他们的方法来。红巾军一方提供劳动人员,共和一方提供机器和少量指导者开矿,以每吨煤矿五十公斤稻谷的基本价卖给共和。当然其中还有很多细节比如说不同品质的煤矿价格不同,还必须有所细分。至于矿工们的工资则由红巾军一方决定,不过共和友情建议不要太低,否则会挫伤工人的积极性。
在与共和打成了一笔大生意的红巾军马上抖了起来,无数矿洞被红巾军的煤矿工人打了出来,第一个月就出煤五千吨,这些煤矿被四轮马车运走在淮河北岸交割粮食。
得到了一个物资交换的方式后红巾军在战场上变得生龙活虎起来,红巾军庞大人数的战争机器开始向河南山东逼近。于此同时的是淮河以南的钢铁厂和机器厂等附属重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来自南方铁路运输的铁矿,以及本地和北边运来的煤矿,最后再加上北边逃难过来的廉价劳动力。淮南工业基地开始具有了向马鞍山工业区分庭抗礼的资本。
公元1352年共和已经结束了战斗,开始专心消化,不过中国大地上的形式变得更加混乱起来,由于共和将荆州占领了,于是明教人士明玉珍带着骨干入川起义,靠着川东复杂的地形消耗着元军。和大理段氏段功率领的元军作战,没错就是段誉的不知多少带孙子。这时候段家已经被元朝分封了十代大理总管了,已经是元朝的死忠了,现在段功取得老婆还是梁王的女儿,梁王是谁?是汝阳王他爸。赵敏现在还要叫段功一声姑父。
而其他地方江苏泰州,也就是共和如皋领地的隔壁,张士诚率众起义了。不过他们打得是杀贪官的口号没有直接将枪口对准元朝最高层。
至于方家军则依然是按照,火枪兵和长枪兵一比三的组建成方阵部队,一共组建了四个师开始再次向北方杭州扩张,这一会共合军没有阻拦,因为共和在未来两年中实在是没有余力在大陆扩张了。但是共和并没有示弱,公元1352年四月就在放假军再次攻打杭州时,共合军的台湾舰队来到台州附近海面炫耀武力。在带着方家军的使者参观了高爆弹的试射后。陆海拿出来地图在太湖西南画了一道线,禁止方家军跨越。这个威胁是霸道的。但是作为精华区域全部靠海的方家军来说就不得不接受这个提议,现在方家军上下知道自己的实力还是无法抵抗四年前共合军远征大都的那一股力量的打击。宋濂作为方家军的谈判代表数次想据理力争。但是弱国无外交。现在还没有另一个势力有实力牵制共合军。所以方家军上下只好接受,这件事在浙江士林中引起巨大的反响。所有的士人开始猛烈抨击共和的不仁不义的做法。这文章太好做了,首先共和军阻止方家军北上抗元大业。其次对盟友不义。
这个世界上骂的最狠的往往都是弱的一方。中国大使馆被炸中国这边全国愤慨抗议但是美国那边稍微报道一下,找条中国包庇当地被打击的目标和中国喷一下,美国人根本不在意。九十年代的美国是最强的。何必在意一个穷国的意见。但是2008年后,美国上下开始丧失当年的心态了。动不动就在报纸上找中国的毛病。嘴动的多了就说明势弱了。更明显的是日本,中国经济实力还不如他们的时候发言还算正常,但是随着中国超越他们后,语言就变酸了。
这时的浙江明显就是弱国无奈的表现。而共和的民众在共和之外办事,语气中带着自豪但是对别人的批评也不可置否,这是一种大国国民的气质。这是来源于年产三十万吨钢铁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