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组织由我党最初建立,无论他今天变成什么模样,其核心内部还是有一部分人怀有天下大同的理想。”面对王明的反驳,张问天如此回答道,这些都是早在设计海外组织背景时进行过的修饰。
王明虽还是不太相信张问天的说辞,却也不再纠缠下去,不论是真是假,皆不是他现在需要关心的问题,于是转而问道:“你们需要多少专业技术人才呢?”
“自然是越多越好。”以前大同党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军政上面,等到李克己到来之后,他们才发现技术人才的重要性,经过这几个月的亲身感受过,自然是希望技术人才越多越好。
“越多越好?”听着张问天的意思,大同党在人才上的渴望很是强烈,也不知他们要这么多技术人员干什么,现在的大同党能够为所有人提供合适足够的工作岗位吗,他实是不太相信。
不过既然是大同党的要求,他就不妨把这些情况转达给苏俄方面,看看共~产国际的反应再说。
共~产国际在收到王明转达的信息后,一时之间也是有些糊涂,大同党怎么会提出用技术换人才的想法,虽然王明在后面附上了解释,苏俄方面却是不怎么太相信。
尽管苏俄方面不太相信大同党的说辞,却是毫不在乎这些东西,只要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火箭筒和火箭炮,支援一些技术人员对苏俄开说算不上伤筋动骨,实际上他们赚了才是。
苏俄领导上层达成共识后,很快便给王明发回答复,应允了和大同党的合作,并附上了一个支援人员的数量名单。
拿到这个名单后,大同党十分高兴,这代表两党的合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不过只是那么一点技术人员的话,可是满足不了现在大同党的需求,于是大同党趁机提出了自己想要的数据。
看到大同党送来的数据,王明差点崩溃,指着转送情报的秦邦宪就骂道:“你们这是疯了,真以为凭着几件新式装备就能欲求欲予?共~产国际可不是傻子。”
“王代表,何必如此急着生气呢?我党当然不会只用火箭筒和火箭炮换取如此多的技术人才,既然是合作,自然是要考虑更多的互惠互利。”面对王明的臭骂,秦邦宪不为所动,等到他骂完了才重新拿出一份资料说,“看看这份资料怎么样?”
“恩?”
王明这段日子虽然被气得够呛,该办事的时候却是一点也没有含糊,见秦邦宪准备了两套资料,便接过去仔细看了起来,想看看大同党现在在弄什么名堂。
不看不觉得,一看吓一跳,拿着手中的资料,王明的双手不禁有些发抖,如果这些都是真的,共~产国际恐怕砸锅卖铁也要拿到手。
也不知大同党是怎么想的,资料单上几乎包含了从军工到民用的绝大部分内容,不仅详细提供了技术资料,还承诺提供一套生产线,无论任何人看了都会眼红不已。王明实是不敢相信,大同党竟然会同意海外组织提供如此庞大的援助,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整个国家的产业升级。
不知为什么,看着手中密密麻麻的资料,王明不禁感觉就像是一个笑话,海外组织既然有此实力的话,为何还要和苏俄合作,自己单独把这些援助用在大同党上面不是更好吗。
得到了这些援助,大同党的工业化必定飞速成型,到时候别说是人民党了,即使是日本人也无法战胜大同党。
作为一个中国人,王明此时的民族主义不禁冒了出来,私心上讲,他可不想把这么多好东西让给其他国家,即使是苏俄也不行,所以在看完前面的目录部分后,他便拍着桌子对秦邦宪吼道:“疯了疯了,你们都疯了,这哪里是合作?你们这明明是资敌!”
“资敌?”听到这个词,秦邦宪不禁有些错愕,前一刻王明还在骂着他们背叛**,怎么一转头又说他们资敌了呢,这个政治立场也转变得太快了吧。
发现自己说漏了嘴,王明哎哎地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说,过了半响才盯着秦邦宪问道:“你们真的要拿着这么重要的东西和共~产国际合作?”
“没有足够的利益的话,苏俄老大哥会为我们支援那么多的技术人员吗?”秦邦宪却是反问,其实在一开始他也不是太赞成这个合作项目,总感觉己方吃亏太多,尽管他已经很少管理正事,还是在这上面和党中央据以力争。
争论的结果,还是以秦邦宪服从党中央的决定结束,了解到党中央的目标所在后,他也知道若是不想付出太多的话,苏俄方面是不可能同意这个合作项目的。
将来龙去脉了解到后,秦邦宪不禁有些好奇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是谁,也不知道他的脑瓜是怎么长的,竟然生出如此大胆的提议。
“可是你不觉得,这样的支援方式有些过了吗?”看着秦邦宪无动于衷的样子,王明不禁说出心中的疑问,他可不相信大同党上下全都疯了。
“还是那句话,只有付出得越多,才会在收获时得到更多。”秦邦宪自然不可能现在就告诉王明党中央的真实想法,继续岔开话题说道。
见说服不了秦邦宪,王明不禁想笑,大同党已经完全落入李胜石的手中,他又何必管他们的死活,既然他们愿意把这些东西转送给苏俄的话,那就转送吧,反正他现在已经和大同党没有多少干系。
打定主意后,王明便把情况转达给莫斯科的共~产国际,却是把苏俄的一帮大佬都吓了一跳,大同党这是想干什么。
看着那一长串的支援清单,苏俄大佬们紧张得不敢大口呼吸,这海外组织出手也未免太过大方了吧,从军用到民用,轻工业到重工业,几乎是要帮助苏俄进行一次产业升级,投资虽然不多,方方面面总括起来却是一点也不弱于大萧条时期苏俄从美国购入的资产。
面对如此大的一块肥肉,自然是没人愿意放弃,如果可能的话,苏俄甚至想直接吞并海外组织,但自从知道海外组织的信息后,他们的契卡便不断探查关于海外组织的情报,却是如石沉大海,一点音讯也没有。
找不到海外组织的所在,苏俄想要吞并都找不到方向,便只能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唯一和海外组织有直接联系的大同党上面,希望借助大同党的渠道接触海外组织。
如今海外组织抛出这样一块肥肉,苏俄方面能不动心那是假的,只不过大同党的要价也太高,高得让现在的苏俄有些承受不起。
若是几年前,苏俄方面倒是能够勉强凑齐大同党需要的技术人才,不过自1934年开始肃~反运动之后,不仅清洗了大量的军政人员,甚至连工业专家、科学家、艺术家、厂长等都遭到了大量清洗,别说支援大同党技术人员,现在就连苏俄自己也出现了技术人员缺乏的现象。
原本苏俄大佬们还想勒紧裤腰带抽调一批人员换到海外组织的火箭筒和火箭炮就可以了,谁曾想到海外组织竟是丢出了更大的肥肉,勾引着他们不停流口水。
面对海外组织抛来的肥肉,苏俄很想一口吃掉,无奈胃口不足,只得把自己的大体情况转告给海外组织,不是自己不想要,而是真的无法满足海外组织提出的要求,希望能够转圜一二。
拿到共~产国际发回来的指示,王明看后十分满意,果然如自己预料的那样,蛋糕虽然美好,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吃下,大同党的野心直接吓尿了共~产国际。
虽是如此,苏俄方面却也不想放过这块诱人的肥肉,指示王明和大同党商议,一开始不必要进行那么大范围的合作,可以小范围的进行尝试,找一个双方都能承受的价码慢慢谈。
大同党虽然急切需要技术人才的补充,这个时候却是一点也不能表现太过急躁的模样,苏俄愿意慢慢谈,大同党便慢慢和他们耗下去。
第一笔的交易便是火箭筒设计图纸和生产线,苏俄很快便从国内抽调出一批技术工人奔赴新疆,一部分人是负责接收生产线和图纸,一部分人则是支援大同党的技术人才。
虽然被调到中国的技术人员们对此都十分不爽,但在布尔什维克的统一安排下,却是没有人敢反对,现在正值肃~反运动的高峰期间,稍有不慎便会被打成反**,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触霉头。
心不甘情不愿的情况下,第一批技术人员被送到了中国西北,大同党方面自是热烈欢迎,好吃好喝地招待着他们。另一批接收生产线的人员则止步于新疆和西北的边界线,因为李克己很好心地把生产线传送到了这里,让他们不必要多跑冤枉路。
其实李克己还能直接送达苏俄人指定的地点,不过那样一来就未免有些让人惊骇了,大同党党中央可不想他在这个时候过于出风头,以免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