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学网 > 都市小说 > 幕府风云 > 第三十一章使团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这倒没什么!”周平摇了摇头,收拾了一下心情:“你问问李宝,他若是愿意,便说是咱俩的同乡,一身的好武艺,推荐给韩相公当护卫便是了,只要出了城就好办了。”

    “会不会被韩相公认出来?”

    “韩相公乃是书香门第,又怎么会常去看这些东西。再说他不过是中等身材,这几日又担惊受怕,形容都已经大变,换件衣服,脸上涂些灰土,哪里认得出来。”

    “阿平你说的也是!”薛良玉点了点头,的确那晚的事情之后,李宝整夜整夜的睡不好,吃不好,整个人便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岁,任谁见了一下子也认不出这是平日里那个神采飞扬的“小关索”。

    “你去与他说说,看看有什么路上要用的赶快去买,我去韩相公那儿禀告一声!”

    “好咧!”

    韩府书房,韩肖胄坐在书案旁,正在回忆着下午与赵良嗣的交谈经过。由于赵良嗣是一名辽国的逃人,根据宋辽当年在檀渊之盟的约定,双方都不可以从对方臣民中招纳降服,所以道君皇帝虽然授予其官爵,但并为向外公开其身份,赵良嗣本人也深居简出,平日里干脆就住在其恩主童贯的府中,其真实身份自然只有少数高层知晓。本来对于这个抛弃了祖国、家族逃往敌国的逃臣,韩肖胄是将其与童贯视为一类,认为都是逢合人主,好大喜功的小人佞臣,对于他所提出的“联金攻辽”之策也认为不过是侥幸求利的行为,他根本不相信这个赵良嗣是像他自己所说的因为“仰慕尧风”,才“南归圣域”的。但是在经历过一下午的交谈,韩肖胄不得不承认这位从辽国逃人也许行为有失检点,但对于辽国当时的情况有着十分深刻的了解,与自己的交谈中,便在书案上用手指蘸了茶水随说随画,将幽燕、云中、辽西、辽东各地山水道路、名城大邑、守将人选、辽国中枢要员智愚解说的十分清楚,让韩肖胄心中不由得生出了一个念头——“也许真如此人所言,祖宗百年之恨,当雪于今日?”

    正当韩肖胄在书房中沉思时,外间的两下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抬起头来问道:“什么事?”

    “启禀郎君,那个刚从安阳来的周平有事求见!”

    “周平?”韩肖胄一愣,旋即才想起来是何人,随口道:“嗯,让他进来吧!”

    片刻后,周平推门进来,向韩肖胄长揖为礼:“韩相公,小人有一事相求,还请相公应允。”

    “何事?”

    “小人前几日在东京遇到一个同乡,听闻小人的境遇,十分羡慕,也想投在相公宇下,博个出身,还望相公应允!”说到这里,周平害怕韩肖胄拒绝,赶忙补充道:“此人天生神力,尤善角抵之术,在安阳城里也是数得着的,胜过小人百倍!”

    韩肖胄这些日子看周平处事稳当,再说他出使辽国身边多个得力的人也是好的,便随口应道:“嗯,既然有你举荐,便留下吧!”

    “多谢相公应允,那厮定然会拼死报效!”周平俯身拜了一拜,便要退出去。韩肖胄心中突然一动,沉声道:“且慢,我有一件事情要问你。”

    周平停下脚步,垂首应道:“相公请问。”

    “我且问你:乡间有两家人,一家姓郭,一家姓王,比邻而居。王家人仗了自家丁口众多,占了郭家一块田产,两家人为了这块田产殴斗了几次,郭家始终无法夺回田产。现在王家遇有盗匪,自顾不暇。于是郭家便有人主张与盗匪联合,好从王家手中夺回田产;也有人说当助王家人,共同抵御盗匪;还有人说应当两不相帮,在一旁静观,见机行事。你以为当如何呢?”

    周平刚听了两句,就明白韩肖胄问自己的是此时宋面对金辽战争应当如何的问题,只是换了个名头。他稍一犹豫沉声答道:“若是小人没有猜错,相公应该问的是宋、辽、金三国之事吧?那块田产便是燕云十六州之地?”

    “你如何知道的?”

    “小人这几日也有出外,金人使节在东京四出游玩,茶馆市坊随处可闻,又有哪个不知道的!”

    韩肖胄用一种新的目光重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个青年汉子,问道:“那你说说应当如何应对?”

    周平稍一思忖,沉声答道:“小人以为,无论采用何种策略,第一要紧的便是要自家做好准备,选将练兵,积粮屯草,自家强了,无论和哪一家站在一边都不会吃亏。比如树上的果实熟了,若是头上没有戴顶软帽,果子掉到地上倒也罢了,打到头上砸破了头那就惨了。”

    周平语毕,屋内一片宁静,半响之后韩肖胄的笑声才打破了宁静:“好,好,好!这个比方打得好,打得好!”他站起身来在书房内来回踱了几圈,突然停住脚步看着周平说:“看来这次我从安阳回来倒是发现了个难得的人才!”

    “相公谬赞了,小人克不敢当!”

    “这次去辽国好生做,回来后自然会帮你寻一个好差遣!”

    “多谢相公了!”

    从书房内出来,周平才感觉到背上冰凉一片,尽是方才出的汗。此时的他脸上带了一丝苦笑,口中喃喃自语道:“我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了,将来再怎么样可就不是我的责任了!”

    与过去前往辽国的使团不同,这次前往辽国的使团的规模很小,行文的速度也很快。几天后,韩肖胄便带着使团一行人出了东京城,一路往北渡过黄河,往雄州去了。到了雄州,再往北渡过宋辽两国的界河白沟就是辽国了。在河边规定的渡口,他们登上了辽方派来的渡船,径直登上了对岸。在那里,辽方的接待人员迎接了他们,在勘验了文书之后,韩肖胄一行人便被迎接到了行馆休息。

    行馆内,周平好奇的打量着这栋奇怪的建筑物,这栋被用来专供两国使节往来休息、住宿、拜会的建筑物应该说是十分华丽的。但奇怪的是,整个行馆被一条高达两丈多的高墙包围了起来,唯一的出口也被数名辽兵把守着,任何企图外出的要求都被门口的守兵以极有礼貌但又十分坚决的口气拒绝了,他们声称: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贵国使臣们的安全,正在与前站逐节联系接待事项,安排食宿行程,请使臣们安心休息,等候到联系妥当后自会通知他们启程动身的时间。

    一天后,周平终于可以离开这栋华丽的监狱,但是他立刻发现等待着他们的是几辆特别的马车,这**车有一个专门的名称——轺车。也是辽国向来接待宋朝使节时,供他们乘坐的.其华丽和讲究的程度,要按照乘坐者的身分地位以及当时辽、宋两朝的友善关系而有所变动。但所有这一类轺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除了一个大的天窗以外,左右车壁都只开了一个小小的窗洞,也用一条厚厚的帘幕挡得严严实实。

    “阿平,怎的这车子都这个样子?”薛良玉抱怨道,作为一个才十七岁的少年,他已经快闷坏了。

    “这是轺车,目的就是为了不让我们看到外面的景象,免得走漏了消息!”一个五十多岁的使团随员答道:“这车也不会走直路,免得让我们记下来从边境到某个城市的路程。”

    “啊?”薛良玉一愣,问道:“那大宋那边也是这样吗?”

    “那是自然!”那个随员冷笑了一声:“你们两个以前没有参加过这种使团吧?连这都不知道!”

    周平与薛良玉对视了一眼,拱手道:“温公,我们两人都是头一遭,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您提点。”

    那随员嗯了一声,便继续闭眼打起盹来,他是礼部主客司的一名老吏,姓温名成,在公门里呆了数十年,光是前往辽国的使团都参加了二十多次,经验可谓是无比丰富,可惜没有个过硬的出身,到老了还只是个从九品的将仕郎,整日里只是在车里打盹,一副行将老朽的样子。周平本以为自己这趟要经历不少风险,却没想到就这样平平安安的在轺车到幽州,算来倒是赚了,可不知为何,心中却有几分淡淡的失望。

    但是情况到了新城的时候改变了。在新城的驿馆,辽方的看守要松弛的多,门口只有几个打盹的老卒,而驿馆的四周,则整日里都有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有的只是为了看一看南来的汉官的威仪,好回去后向四邻夸耀;而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则主动跑来求见,想要从中谋取各种各样的利益,相比起赵良嗣投南的政和五年,今天形势已经越发对辽国不利了,用不着多么惊人的勇气,就能够做出这种预先的投资了。不少读者觉得名字不好,其实幕府这个词本就是出自中国,而且也切了本书的内容,问了一下编辑,改书名是大忌讳。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