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订阅,求订阅啊!求推荐票啊!求月票啊!。
随着辽东境内基础建设的稳定铺开,用一个词语来比喻现如今的辽东那就是大工地,辽东上下如今都投身到这个如火如荼的工程之中,对官府来讲他需要用银币、工分来调度百姓进行建设,对百姓来讲他需要用银币、工分来换取官府所控粮食,以此为基础的展让辽东正以全新的面貌来改变。
对那些能在死神手里活下来的百姓来说真的没有什么比活着好,哪怕是经历了再苦再累的活计,但一家人皆能幸福快乐的待在一起,那绝对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曾几何时那些迁移到辽东的百姓之前过的皆是如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每天为了能填饱肚子而犯愁,甚至于到了灾荒之年卖儿卖女似乎都成为了一种常态,在这样的一种摧残下他们木讷的活着,为了仅仅只是活着罢了!
可如今却不同了,虽说自来到辽东以后他们没有放松过一天,每天都处于繁重的劳作当中,但是在这段时间内却也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
论谁能靠自己赚取的工分、银币让家人吃饱饭,甚至于靠着积攒下来的银币购买所需的农具、种子、甚至是耕牛!
在辽东这个整体大环境下讲究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你付出了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在这里想要不劳而获,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辽东现在所处的环境还真容不下一个偷懒的人!
在这样的前提下使得一切都凭借自己的本事,如果说你有一技之长,那么不管是什么只要你肯吃苦耐劳就活该你能过好日子,在辽东拥有手艺的永远比普通人吃得香,吃苦耐劳的永远比好吃懒做的吃得香,也依靠着辽东督府在各地所推行的基础建设让百姓皆围绕着种地、劳作而忙碌着。
从天启2年1月就开始进行部署实施,并且还随着迁移到辽东定居的百姓数量不断扩大这一部署也呈放大化扩展,到现在已是天启3年6月,除去这期间隆冬的那两个月只做了些基础建设,春耕期间全身心投入到种地上来,在其他时间皆是处高消耗的劳作!
因为劳作和工分、银币挂钩,而工分又是唯一兑换粮食的存在,银币作为私有财产用作购买商品,这也就使得所有百姓每天都是属于撒欢式的劳作,因为你每天多做一些那么能得到的粮食就会多一些,这对于那些挨过饿的人来说简直是最大的诱惑了!
依靠着这些时间所推行的基础建设使得辽东境内的百姓皆拥有数目不小的工分凭证,这些工分凭证除了能够兑换粮食外,还可以到所在镇级菱堡的粮油店兑换一切所需,因为现在的辽东处于大迈步,这也使得秦锋他们根本无法做到像粮油店这些基础设施普及到村。
一来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二来是不具备这样的人手!
为什么说秦锋一直致力于辽东境内商业的扶持展?
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培养这样的环境,只不过这一切都急不得,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经过时间沉淀、自我升华才能做到并完成的!
即便是这样为了先行组建6府需普及到镇级菱堡的粮油店,这可着实让李朔费了一番功夫啊,因为一切都是凭工分兑换,这也就使得他在统筹此类民生必需品时必须确保利润,百姓找粮油店用工分凭证兑换所需粮食、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粮油店则用工分凭证找官府按比例兑换银币。
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逐步的进行改变,而这改变的基础则在于流通在辽东境内银币的数量,这也使得从最初的只靠工分凭证兑换,渐渐地也过渡到了工分、银币并行的购买制度,这一根本的改变也多少能看出这辽东百姓手中也开始有了银币,这对于地方经济建设来说是一件好的事情!
因为无论在任何时期人们对于财富的认知皆停留在金、银、铜这些贵金属层次上,因为稀缺,再加上我们本身就赋予了他们货币流通的职权,这也就使得金、银、铜长期根固在我们脑海中,虽说在这期间也有纸币的出现,但一切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成为了废纸!
说到底这是经济体量未达到这种层次信誉担保行货币终究是会存在隐患,即便是秦锋明白搞这一类能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财富,可这到头来伤掉的还是辽东的底蕴,因此对他来说能够将传统铜本位晋升到银本位这本身就是一个质的飞跃,并且在这过程中还需格外小心!
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崩盘的局面!
这一切还要感谢辽东现在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有了这样的环境才能够让秦锋得以推行银本位,不然真换到大明其他地方,想搞这些那就需要更为缓慢的周期咯!
在辽东如今拥有着不下6万的百姓,可投入流通的银币却只有2万枚左右,若按平均值来算每个人持有不过33枚的银币,但这只是相对之下的算法,如果按照贫富来算的话这数据可就远没有那么好玩了,虽然说在秦锋手中攥着大量的银子,可碍于铸币效率的因素使得想在辽东境内让银币成为唯一流通货币,那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
也因为现阶段在辽东境内流通有这些制作精良、重量一致的银币使得辽东的经济呈现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并且这样的趋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大,当辽东境内乃至周边皆以这银币来作为唯一货币来用之时,那也就代表着秦锋所推行的银本位已初见成效!
现在的辽东虽说在整体上依旧显得是很脆弱,可是这并不代表着他没有丝毫的抗风险能力,相反因为这段时间的不断展也让辽东有了一丝底蕴,这对于秦锋来讲绝对是一件好事儿!
属于辽东的复兴之路不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