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李牧也着实是心计过人。
这一招不仅是用了孙子兵法的“调虎离山计”,还用了现代战争常用的“信息战”、“心理战”、“特种战”,外加一个连环计中计。
调虎离山就不用多说了,原本就兵力不足的长城愣是被调了七千主力出来。
信息战便是用一个假探子送去半真半假的情报。
心理战则是抓住杨婷救父心切的心理,然后见坑就往下跳。
特种战则是伪装成秦军敌后偷袭特种作战其实自古就有,只是近现代才定义而已。
至于连环计中计。
沈兵认为李牧亲率千余骑兵拿下马头山是真。
只不过马头山并非李牧真正的目的,那不过是诱饵。
甚至李牧自己也是诱饵,引诱杨婷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初生牛犊出城。
只道能乘着李牧兵力还没集结到位一战而胜
所以李牧厉害的其实不是兵法,也不是功夫。
而是那心计,将敌人心理摸得一清二楚再以之设下陷阱的心计。
只不过李牧千算万算最终还是漏算了一点:他没算到沈兵。
沈兵初时也没发现这是计。
但无意间发现伪装的赵军于是就打开了突破口。
然而,虽是如此却没有太大的区别。
因为李牧已在沿途布下了探子,刚才那么大动静自然逃不过探子的眼睛。
于是就一枝响箭
埋伏在密林中的李牧看到响箭心下一阵意外。
这代表着自己的计划已被敌人识破。
李牧皱了皱眉头。
不难猜测,定是那伪装成伤兵的队伍出了问题。
可李牧想了几遍也不知是哪出了问题。
此次李牧派去偷袭长城,或者也可以说是内应,兵力只有五百而非一千甚至更多是有原因的。
李牧知道秦军查验甚严。
所以,李牧每打完胜仗之后就命部下小心收集秦军兵士带在身上的“验”。
然后再凭着“验”所描述的样貌、身高等去军中挑选。
是以这批只有五百人的赵军经得起查验,甚至便连那伤口都有一部份是真的
赵军在作战中也会带着伤,另外自己还可以制造些皮外伤。
这些都已到了可以以假乱真的地步。
然而就算这样还是出了问题,甚至连长城都没赶到
这让李牧有些难以想像。
他又哪里会想到问题是出在骑兵身上。
李牧是翻山越岭绕过杨端和的部队直击其侧后,所以带的大多是骑兵。
挑选伪装兵士自然也要从骑兵中挑选。
然而这一切都不重要。
既然被敌人识破那便只有强攻了。
想着李牧往前一挥手,其身后原本看似空荡无物的密林突然站起许多兵士。
接着一队队骑兵就从密林中涌出,分成左右两队井然有序的朝响箭传来的方向掩去。
秦军这边已在鼓声中升起一面圆阵旗,传令兵策马大喊:
“圆阵,圆阵!”
阵形在古时冷兵器作战是必不可少的。
原因是冷兵器战场兵力一般十分庞大,动不动就成千上万甚至十数万。
与之矛盾的是通讯设备极度落后头尾无法顺畅的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要让这么多人短时间知道并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显然十分困难。
于是就有了阵形。
兵士听鼓声、听命令、看旗帜,再按平时演练有条不紊的展开。
这就是一支精锐之师与乌合之众的区别。
精锐之师在危急时刻可以用最快的速度依令摆好阵形做好战斗准备。
而乌合之众,往往毫无阵形队列,临战时还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跑。
秦军当然不是乌合之众,他们很快就在鼓声中摆好了阵形严阵以待。
杨婷不愧是出身将门,这时使用圆阵是恰到好处。
因为不难想像李牧所领的军队必定大部是骑兵。
同时周围地势平坦利于骑兵穿插。
于是,任何一种阵形都很容易让骑兵寻到破绽并乘虚而入。
只有圆阵,它将马车辎重在外围布设一圈以防骑兵冲击。
其后是防御较强的步兵,再后便是弓弩手。
需要保护的投石机和骑兵则被置于中间。
如此一来,敌骑无论是从任何一个方向进攻此阵都难寻破绽。
其不仅会遭到马车、辎重及步兵的阻拦,还会遭到弓弩及投石机压制。
必要时圆阵还会开个口,位于阵中的骑兵便会沿口杀出。
然而沈兵却没有这么乐观。
如果李牧会傻到用骑兵硬冲步兵阵的话,他早就该被王翦、杨端和等灭了好几回了。
王翦、杨端和还会不如杨婷?
另一方面,李牧的目标可是长城!
长城!长城长城!
虽然沈兵已一再交待,但杨婷依旧没搞清楚重点。
长城只有三千人,李牧大军完全可以绕过这七千人直接进攻长城。
到时这七千人便会被切断联系成为无根之萍。
所以还摆个毛的阵形啊?
逃啊!
再不逃在这等死啊?
然而沈兵只是一名操士,指挥军队的是始终是杨婷。
所以沈兵只能按命令和砲师一起将投石机在中层摆成一圈。
正中则堆着各式火弹做好发射准备。
这是圆阵的特点。
就像弓弩手一样,为了让投石机能应对敌骑各方向的进攻,必须摆成一圈。
沈兵不甘心就范,他探头看了看周围的地形,朝隔着十余步的循叫道:
“师傅,我等应将投石机分摆两翼。”
循面带不满的应道:
“休要胡言乱语!”
“校尉定下的阵形,又哪里是说改就改得的?”
“你怕不是嫌命长了?”
循说的也有道理,这阵形就是军令,擅自更改阵形无异于违抗军令。
而且还是战时违抗军令,那可是死罪。
可是
沈兵无奈的回答:
“徒儿说的也是生死大事。”
“若不如此,我等以及全军只怕都要死于李牧之手。”
“便是杨将军那被困的七万大军也无法幸免”
循将信将疑。
若是在以前循肯定不信,甚至连应都懒得应一声。
但是现在。
在沈兵长城退敌之后,在沈兵火烧赵营之后,又在他看破赵军伪装之后
循已知道这徒弟并非常人。
倘若沈兵说得对,那便是两个选择:
一是服从命令被李牧杀死。
二是私自调整阵形
很明显应选择后者,即便要冒违抗军令之险。
因为它至少还有希望。
其实只有循在犹豫,苍、屯、剺以及砲师上下都在第一时间就信了沈兵,全都用一双期待的目光望着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