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学网 > 科幻小说 > 阿炳的诸天生活 > 第223章 第十一个任务 阿Q要姓赵15

第223章 第十一个任务 阿Q要姓赵15

    陆仁炳手头的钱太多,所以他必须大量的投资出去,放在手里太扎眼。任何年代吃独食,吃的太肥招人眼。

    他不但自己建立实业,还投资江浙商帮的企业,张骞的纱厂,无锡荣家的面粉厂,他都入了股。1908年盛宣怀奏请将汉冶坪由官督商办,变成完全的商办,预计招股1500万两。由于汉冶坪公司历来盈利欠佳,并且欠有日商大量欠款,朝廷里袁世凯还一直要将公司完全收归国有。

    因此很多人都望而却步,历史上这次盛宣怀只募得了100万两股本,被迫接受日商债转股的要求。中国近代最大的重工业集团,落入日人控制。

    这如何能忍,陆仁炳因为报业发行集团,以及通讯社牵扯电报,电话线路的问题。与邮传部长盛宣怀,交往甚密,正好他手头资金多的吓人。他便联络盛宣怀买下了剩余的1400万两股本。成为汉冶坪最大的个人股东。解了盛宣怀的燃眉之急。

    但是汉冶坪本就是日本人口里的肉,陆仁炳的举动无疑是危险的。这年代虽说日本人还没有扩张的能力,但是由于甲午战胜的原因,日本人在国内还是有很强的威慑力。

    今年日本人在中朝边境不断闹事,延吉间岛的归属问题争端不断,七月外交部还郑重照会日本明确延吉间岛的归属不容置疑。朝堂内部惧日派,随时都有可能牺牲汉冶坪。

    所以陆仁炳再买了汉冶坪的股份,完成了汉冶坪公司的完全商办后,同盛宣怀商议良久。陆仁炳在金融时报连续撰文分析汉冶坪面临的危机,以及将来的发展前景,暗示了日本人的狼子野心。

    公开向全国招股,但声明只接受中国人的股份,他将自己手中的股份,又重新卖了出去。金融时报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之前盛宣怀的招股,仅局限于江浙京津一带,这两地的商人本就背景复杂,清楚内幕当然不愿意掺股。

    但是通过金融时报的宣传,汉冶坪瞬间多了全国各地的十几万小股东,新一轮募资获得了4000万多万两,汉冶坪的股票,仅仅几个月就翻了一番。汉冶坪将全国的士绅拉拢到了一起,这股力量之强大,无论日本人如何向朝廷施压,朝堂内部也没有人敢再打它的主意。

    因为盛宣怀接受陆仁炳的建议,接纳了他政敌们的入股。大家都搅到一个锅里,你总不会再砸我的锅。不是盛宣怀变大度了,还是陆仁炳的钞能力起了作用。

    陆仁炳一番操作,下来还是汉冶坪的最大个人股东,但是持股比例已经降到了2%这个毫不起眼的程度。

    汉冶坪也一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股份公司,陆仁炳亲自下场,协助汉冶坪做了现代化改革,成立了成熟的董事会,股东大会,聘请了职业的经理人团队,完成了汉冶坪的改革之后,可以确保全国各地的那些股东们的利益。

    陆仁炳主导的那些金融史的连载完毕。陆仁炳将他们结集出版,一共出了十本书,介绍了世界金融的发展史,介绍了保险业,银行业,信托行业,股市,证券,期货,现代公司,工业革命,电气革命。这些中国人闻所未闻的现代经济知识,陆仁炳将他们结集命名为《当代经济丛书》。

    陆仁炳为总主编,那些参与编写的撰稿人,根据贡献都被陆仁炳,加入了作者名录。陆仁炳没有贪别人功劳的习惯,不值得。反正他自己的老底迟早会被人起出来的。

    他没读过书,也没留过洋,发家资本来源也成谜。如果仅仅是主编还可以让人理解,这年代草莽出身,创下一番事业的人不要太多。

    但是摇身一变,成了精通各国语言历史的大学者,那就让人质疑了。他作为报社的大老板,挂名做个总主编,没有任何人会质疑。

    反正这些书,都是在他划定的框架里完成的,那些实际操作的人心知肚明,绝不会有不服气。

    自从这部丛书退出后,陆仁炳俨然已经成了全国最著名的经济学专家。这部丛书采用这个时代最规范的书写规格,每一个数据,每一个典故,都有专门的文献来源。一经出版,就受到追捧。

    当年就卖出十几万套,几乎成为生意人,文化人案头必备书籍。毕竟这部书开篇便说了,西方列强所以能强大的秘密全在这套丛书里。不过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发财的秘密也都在这套书里。

    这套书不仅在国内大卖,甚至还卖出了英国,法国,日本,德国等地的版权。在1909年就已经开始在国外热销。

    这个年代,如此系统的梳理,金融史的书籍在全世界也不多见。陆仁炳的名声,已经开始跨越国界。这个年代,经济学家还不值钱,但是陆仁炳离成为全球知名的经济学者,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尤其是这位学者,还是真正的从一个穷苦的雇农,几年之内成长为富可敌国的报业大亨的人。他编的书肯定值得一看。

    也正是有这个名头,汉冶坪的股东们,才放心的让陆仁炳为汉冶坪的改革掌舵。陆仁炳并不在汉冶坪任职,他只是挂名董事会副董事长,派员在董事会执掌他的投票权而已。他对亲自下场,为重工业的发展没有兴趣。

    但是他在董事会上提出的,汉冶坪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还是得到了董事会成员的一致通过。新聘请的经理人团队,也对这份规划奉若圭臬。

    唉,有本事的人,就是这么枯燥。本来是想着把钱花出去的,结果到了1909年底,自己投出去的1400万两,又翻了一番回到了自己的口袋里。

    这钱太多了,陆仁炳不得已建立了一个银行,钞能力太强大,在各地的记者站建立的人脉基础上,陆仁炳的新华银行半年内就建立起了一个覆盖全国的银行网络。与这个时代的银行家们,对股份看得特别重不同。

    陆仁炳的银行从一出生,就是一个复杂的人脉。他将新华银行设计成集团分公司模式,各地的银行都是分公司能够独立吸收当地股份,总行吸收全国股份,对于分行是持股模式。各地的分公司的董事会,负责监督当地银行的运行。

    总行负责协调全国银行的经营业务,这种复杂的结构,又是一个绑架全国富商的结构。几乎可以做到,将各地有头有脸的人,部分派别,不分良莠一网打尽。反正不论是谁,你都是我们银行的股东,银行挣的钱,年终你都要分红。

    朝廷的大员,没有漏网之鱼。一时间新华银行无论是从资本规模,还是人脉规模都远远超过了户部银行,交通部银行等一干国内银行。

    甚至连在国内呼风唤雨的那些老牌外资银行,其资本规模也同新华银行差的远。毕竟别看这些银行在中国的地盘上呼风唤雨,但是他们在他们的国内,那也就是个小弟。如果不是殖民地特权,他们啥都不是。

    不信你看看那个什么东方汇理,新成立的汇丰,刚在上海建立分行的花旗在他们的国内都是什么角色。所以他们啥也不是。

    也就是欺负欺负,华夏人不懂金融规则,没有强横的本土势力而已。陆仁炳的华夏银行除了拉拢各地豪绅,还拉拢各地票号,钱庄,同各个国内银行,仿照老摩根在米国刚成立的美联储的形式,搞了一个国内的银行钱业联盟,简称华夏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