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学网 > 网游小说 > 乱世栋梁 >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天明寺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天明寺

    兰州治所金城,出巡至此的李笠,登上南郊皋兰山,举目远眺。

    却见黄河自西向东流淌,穿梭于群山之间,依山傍水的金城,不愧为“金城汤池”之名。

    然而世间并无攻不破的“金城”,眼前这座金城,在数百年乱世之中,也逃不过兵灾的反复冲击。

    他转到旁边临时搭起来的凉棚内坐下,给同行的儿子们,讲金城的历史。

    后汉末年,天下三分,后来三国归晋,战乱结束,太平降临。

    但是,这太平没持续多久,中原再次大乱、晋室东迁。

    河西、陇右地区,再次乱起来。

    期间,经历了三秦前秦、后秦、西秦、五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时期。

    当中,西秦、南凉的国都就定在金城。

    这么多个朝代国家,国祚都不算长,所以包括金城在内的河西、陇右地区,长期处于动荡、战乱之中。

    之后,河西、陇右地区又为魏国所有,暂时太平了。

    却在元魏末年,爆发了大规模叛乱,这场叛乱席卷关、陇,声势浩大。

    之后,魏国变成了周国,现在,河西、陇右地区又归楚国。

    对于当地百姓来说,朝廷换来换去,好像一个个戏班在轮流登台表演,对于他们来说,其实都没什么区别。

    所以,李氏楚国,在当地人看来,和三秦、五凉、魏、周,又有什么区别?

    或许,过得二三十年,又换了个朝廷也说不一定。

    年少的皇子们听到这里,嚷嚷起来:“不会,我们家才不会!”

    “到底会不会,那就看你们将来,努不努力了。”李笠笑了笑,继续说:

    “你们这一路过来也看到了,陇右地区,有许多堡寨,也就是坞堡,或者庄园。”

    “这些坞堡,在乱世时,就是一个个保命的地方,坞堡,大多是宗族聚居支持,拥有大量部曲、私兵,抵御各类敌人,其中包括流寇、强盗、溃兵。”

    “坞堡主要养活部曲私兵,就得有人种地,于是又雇佣庄客,附近百姓无法自保,纷纷投奔这些坞堡主、寨主,求得庇护。”

    “但这是要付出代价的,投奔坞堡的百姓,要么给坞堡主卖命,要么给坞堡主干活,不然,坞堡主凭什么保护他们?”

    “天长日久,这些坞堡主在地方百姓心中的威望越来越高,而朝廷派来的地方官,想要治理好地方,就得依靠这些坞堡主,即当地强宗著姓。”

    李笠说的事情,对于**岁的少年来说,有些“超纲”了,但李笠还是坚持念叨,确保儿子们从小就有基本的概念:

    中枢对地方的治理,可不是看起来的那么容易,并不是往一个地方派了刺史、郡守、县令,就能把当地管得妥妥当当。

    长期的战乱,使得各地百姓只能抱团取暖才能活下去,而不是依靠不靠谱的官府。

    于是,出现了各种强宗著姓,成为一个个地头蛇。

    所以,地方上的一些大事,没有地头蛇们的认可和配合,地方官可是做不好的。

    那么,常说的“民心”,其中的“民”是指各地的坞堡主、庄园主,而不是指布衣草民。

    皇子们大概听懂了,李笠没有继续说,让小家伙们去玩。

    小孩子的精力有限,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更何况他说的是枯燥乏味对于小孩子而言的政治,说的时间长了,没有效果。

    皇子们确实对父亲说的事情难以理解,得了允许,如鸟兽散,跑去别处玩耍,李笠听着不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往寺庙走去。

    此寺名为“天明寺”,位于皋兰山北麓,距离金城很近,所以常有香客来上香,人气还是不错的。

    而天明寺一带地势较高,位于山中,相对城里较为凉爽,故而多有大户人家在天明寺附近建别院,夏天来避暑。

    所以上山的道路较为宽敞、好走。

    李笠来到金城,没有入城中暂住,以免扰民,而是将行辕设在城外山下,然后带着家眷上山小住,以天明寺为行宫,度过愈发炎热的夜晚。

    顺便等吐谷浑那边的消息。

    现在,消息来了。

    李笠转入小院,和中书令张铤交谈起来。

    吐谷浑的使者,前不久抵达金城,带来不少礼物,送给出巡至此的楚国皇帝,以及转达吐谷浑可汗慕容夸吕的歉意:

    如今是春、夏之际,汗国各部忙着放牧,要接羊羔繁殖牲畜,要给牛羊贴膘饲养牲畜,所以需要四处寻找水草丰美之地。

    可汗率众放牧,远在西海极西之地,无法及时赶来陇右觐见楚国皇帝。

    还请皇帝恕罪。

    “他是不敢来见陛下,甚至不敢逗留西海畔,生怕官军突袭。”张铤说着说着,笑起来:“毕竟骑兵从金城去西海,走湟水河谷也不算远。”

    李笠哼了一声:“这是做贼心虚么?”

    “这是他们的生存方式,遇强则走,遇弱则欺。”张铤收起笑容,“陛下,吐谷浑这个脓疮,虽然目前不至于致命,但始终是要处置的,否则河西、陇右不得安生。”

    “是啊,但不是现在。”李笠翻看着有司上呈的资料,“要打,就得把他腰椎打断,否则还不如不打。”

    “朝廷先在陇右、河西站稳脚跟,控制住湟水河谷,把他们堵在西边,以后,再慢慢收拾。”

    见左右无旁人,李笠低声说:“朕还以为,吐谷浑会杀害朕的使节,没想到,那慕容夸吕还是知道分寸的。”

    “周国刚灭,若吐谷浑挑衅朝廷,那真是自寻死路,臣以为,吐谷浑那边再狂妄,也不敢于此时,伤害朝廷使者。”

    两人说的事,其实是和一件往事有关:

    萧齐时,建康朝廷遣使吐谷浑,吊唁去世的吐谷浑首领那时还没有称可汗,并按惯例,加封新首领为镇西将军、领护羌校尉,接任西秦州、河州刺史。

    之所以叫“惯例”,是因为吐谷浑一向和建康朝廷交好,接受建康朝廷的封爵、官职,当然,这些官职都是虚职。

    吐谷浑的新首领,名叫慕容伏连筹,为前首领之子,见了齐国使节丘冠先,让丘冠先当着众多贵族的面,向他跪拜。

    丘冠先作为天子使者,哪里会叩拜藩臣,当然不肯,伏连筹觉得大失脸面,便将丘冠先杀害。

    这位如此嚣张行事,无非是仗着天高地远,同时向魏国、齐国称臣,两头靠,齐国不能把他怎么样。

    伏连筹弄死齐国使节,对魏国使节也不是很恭敬,拒绝魏帝让他入朝觐见的要求。

    甚至模仿中原王朝的官制,自己也建百官,发给邻邦小国的公文,行文用是皇帝才用的“制”。

    只是由于魏国控制着河西、陇右,真的有能力发兵攻打吐谷浑,所以伏连筹的无礼,也就只是闹闹别扭而已。

    从伏连筹继位以来,这数十年以来吐谷浑趁火打劫的行为来看,渐渐在西海地区做大的吐谷浑,野心不小。

    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会向河西、陇右地区伸手。

    一如张铤所说,这就是个脓疮,如今还不成气候,可若放任不管,迟早是个祸害。

    如今的吐谷浑可汗慕容夸吕,是伏连筹的儿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必然也有野心。

    现在,对方心里有鬼,当然不敢来金城见楚国皇帝,也怕楚军忽然突袭,所以肯定西遁。

    李笠抬头,看着蓝天:“朝廷先把金城经营好,再慢慢西进,推进到西海,温水煮青蛙,看他还怎么跳。”

    “说到西海,那是个不错的地方,风景好,而且,西海里有一种鱼,很特别,你来看看。”

    他来到院内鱼池边,从池里捞起一条鱼,张铤仔细看了看,发现这鱼看上去像是鲤鱼,却无鳞。

    李笠介绍起来:“这是湟鱼,长在青海也就是西海,湟鱼春夏之际有洄游的习性,所以在湟水里能捞到,这是昨日送来的。”

    “陛下,这鲤鱼为何无鳞?还有洄游是为何?”张铤对鱼没什么了解,有些好奇,李笠回答:“因为环境原因,青海湖是咸的,湟鱼可以在咸水生活,但繁殖得在淡水水域。”

    淡水、咸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江河与大海的区别,张铤是建康人,知道长江河口定期会有海水鱼洄游入江,变成“淡水鱼”。

    却没想到在这里,也有如此奇特的鱼类。

    “其实,吐谷浑的生存法则,和这湟鱼一般,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自己的习性。”李笠把鱼放回鱼池。

    “南北对峙,吐谷浑就两头称臣,在夹缝中生存,一旦有机会捞一把,就毫不犹豫趁火打劫,一旦苦主兴师问罪,又能立刻服软。”

    “但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西海地区的特殊性,中原朝廷无法在这荒芜之地实现长期有效控制,就只能对身材柔软的吐谷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他这一支慕容氏存活到现在,还能保有个国家,而在中原的慕容氏,其燕国已经灭亡许久了。”

    张铤见话题说得差不多,便问:“陛下,既然这鱼儿果然不咬钩,那么,还要不要继续钓下去?”

    “钓,当然要钓。”李笠看着鱼池里的鱼儿,笑起来:“朕惯会钓鱼,没有鱼,能例外!!”……

    夜,天明寺里闪烁着些许微弱的灯光,寂静无声。

    不过,某个地方,还是有些许动静。

    作为行宫的一个小院内,寝室里那隐隐约约的风雨声戛然而止后,几位在外间值守的宫女,看看时钟,心中祈祷:

    阿弥陀佛,这下要消停了吧?

    主陛下和两位娘子没入睡,就可能随时摇铃,所以她们不能打盹。

    侧耳聆听,里面似乎有说话声,看来,陛下和两位娘子还“有得谈”。

    寝室内,李笠搂着两尾湟鱼冯小怜和张丽华,意犹未尽。

    之所以形容美人为湟鱼,当然是因为身无鳞又光滑,只是再这么下去,今晚就别想睡了。

    “三郎,突厥的兵马会不会偷袭呀?”冯小怜轻声问,李笠还没说话,张丽华先说:

    “想都别想,突厥人要来,从瓜州开始,这一路上,河西各地都有烽燧,他们如何偷袭?”

    “丽华说得对,突厥人要偷袭,是遮掩不住行踪的。”李笠同时搂了一下左右,“那突厥使者鬼鬼祟祟,肯定是在计划什么,你们猜猜,他们想干什么?”

    “他们想行刺!”冯小怜说,张丽华也觉得是这样。

    “行刺的话,要如何动手?”李笠又问,“送美人行刺?我又没那么傻,派刺客行刺?这禁卫森严,刺客又没有翅膀,如何近身?”

    “所以他们更可能派骑兵偷袭。”冯小怜又提起那个说法。

    李笠看向这位进取心极强的小美人:“哦?那你说说,他们要如何偷袭?毕竟一路过来无法掩人耳目。”

    “呃”冯小怜沉吟起来,其实她不懂打仗,但为了讨李笠欢心,还是绞尽脑汁找一些话题。

    “他们可以走大漠,对,走大漠绕行!”冯小怜想到了一个主意:“河西东面,不是茫茫大漠么?突厥以轻骑绕行大漠,从东边迂回,就可以跑来兰州了。”

    “大漠里住不了人,官军不可能布设太多烽燧,那就无法预警。”

    “我们住在这里,皋兰山的天明寺,和金城有一段距离,突厥骑兵如果够多,就能截断中间,直奔天明寺而来!”

    这战术不错,不过欠考虑。

    李笠说:“绕行大漠,也不是不行,但中途无补给的长途突袭,对人力和畜力的消耗极大,等他们穿过大漠、靠近金城,已经人疲马乏。”

    “面对装备精良的禁卫,能冲得起来?”

    “啊?”冯小怜被驳得哑口无言,张丽华便问:“三郎,那如果突厥人真的要偷袭,还能如何过来?”

    “不知道呀。”李笠说完,笑起来。

    张丽华见状,心中一动,“翻身上马”,然后用双手扼着李笠的脖子,目露寒光:“说!把秘密说出来!否则”

    又到了十分刺激的“搜查官入室”系列,李笠瞬间来了兴致。

    冯小怜见张丽华偷袭得手,身体开始摇曳,心里不快,却只能干看着。

    忽然,外面传来刺耳的啸叫声,随后,爆炸声起,窗户有光芒闪烁。

    那是焰火施放的动静,两眼渐渐迷离的张丽华,看到了窗外夜空中绽放的火花,面色一变:这是布防禁军释放焰火示警。

    有敌人来了!!

    很快,外面响起号角声,以及呼喊声,整个天明寺区域,如同滚水般渐渐沸腾起来。

    冯小怜坐起,有些惊慌的看着窗外,张丽华呆住,想要停,却停不下来。

    “不要停,搜查官。”李笠笑起来,仿佛没听到外面的动静,“不然,今夜就不刺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