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学网 > 都市小说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150章仲尼日月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到朕出题:一个海商,有二子一女,在海商有23条船,死前立遗嘱分给了三子:长子得一半,次子三分之一。女得八分之一。问他们各有多少条船?”

    这题倒是不难,只需要加一条船进去就解决了,但就是不知有没有人加了。

    果然不出所料,大明精英们开始讨论起来,但均没有一个结果,最后不得不放弃,刘宗周相当丧气的说:“皇上,臣等实、、、、、”

    “慢,皇上,臣已经做出,分别分为,12、8、3条船。”正在此时薛凤翔站了起来,阻止了刘宗周的认输。

    “薛爱卿好智商,答案正确,给大家解释一下你的方法。”对这个工部尚书候选人、牡丹使者,朱由校一直就有着比较好的印象,这时候做出此题,也是高兴。

    “回皇上,臣本来也做不出此题,如果是二十四支船就好分了,如此一想,就拿出一支船暂时补上,就按此分了,没想到分完之后还剩下一个,正好收回。”

    “爱卿所言甚是,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为人更是一样,爱卿如此给海商补上了一条船,难题也就解决了。当然还有其它的解法,不过不如此法来的直接,爱卿大才!赐玉带。”

    “谢皇上夸奖赏赐。”薛凤翔并没有什么得意,皇上夸他是明,其实是在自夸。并把自己抬了起来,那将众臣又置于何地?

    果然不出所料,个个大臣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此题如此简单,一个个向薛凤翔投去了羡慕嫉妒恨的目光,薛凤翔坦然自若的坐了下来,不招人嫉是庸才,成为焦点了。

    “众爱卿再出题吧。”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23。”

    、、、、、、

    接着君臣又来了三轮一共十题,朱由校比众臣胜二题,朱由校胜。

    “众爱卿,还愿意再比吗?”朱由校端着一杯茶,语气轻淡的说,一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

    “皇上奇才,臣等认输。”

    “爱卿好狡猾,说的是臣等认输,而非孔子认输,罢了。朕说过,朕亦喜欢论语,朕不想任何人去无限的神化孔子,最终使其染上污渍。”

    “皇上,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刘武周输人不输阵,对于皇上的话立刻反驳到。

    朱由校本身就对论语里这句反感到了极点。竟然把孔子比做了日月,这什么概念?孔丘一个凡胎**,竟然和日月相比,岂不可笑?于是说:“刘爱卿,同朕讲讲日、月。”

    “是皇上,《尚书尧典》中记载道: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宋蔡沈传:七政,日月五星也,七者,运行于天,有迟有速,犹人之有政事也。”

    “刘爱卿果然博学多才,再请为朕解释一下夜郎自大。”这跳跃性有点大。

    “是皇上,《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形容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行为。”

    “很好,朕这里把太阳和月亮是怎么回事,向大家讲一下。太阳,距离我们居住的地方最近的恒星,大家不要观太阳如圆盘大小,其实,如果把我们居住的大地比成一颗棋子的话,太阳就是棋盘。而吾等所在的大地所有的一切能源,全部来自于太阳。太阳给我们人类、动物提供了光和热,让植物可以生长,然后给所有的动物包括人类提供食物。没有太阳,大地将片刻消逝。所有的一切,都是太阳赐予的。没有太阳,我们没有光,没有食物,没有空气,没有矿藏,没有水,不说别的,一旦没有了太阳,整个大地立刻会因寒冷而全部被冰封,人类将会灭绝。而孔子仅仅一个**凡胎、一鲁国幕僚,有什本事和决定人类生存的太阳相提并论?这不是夜郎自大又是什么?”

    “皇上如何得知太阳如此之大?”刘宗周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爱卿这个问题很好,朕来解释一下,太阳是发光的,朕把其当作一盏灯,光在空中照下,如果小的话,那么我们在大地上相差不远的地方,影子应该不一样长。但实际上,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海南,甚至更远,影子却是一样长的,这说明什么?只有这盏灯已经大到是这块大地的数十数百倍才能做到此点。所以太阳比我们所在的大地要大,而且大得多,大家都在灯底下站过想想就知道了。正理月亮也不小,但比起大地来相对来说却小的多。”

    朱由校这话一说完满屋的人开始了交头接耳,一时之间嗡嗡不断。大家不可想象原来头上的太阳如此之大,真不敢想象如果掉下来怎么办?

    “刘爱卿,请问朕解一下,孰为汝多知乎。”等大家议论了一会,朱由校压压手说。

    “是皇上,此语出自《列子·汤问》,两小儿辩日,问孔子,子不能判断,宇宙之大,知识之广,上下纵横,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孔子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小儿笑说,孰为汝多知乎?意思为:是谁说你见多识广呢的意思。”刘宗周很无奈的回答着。

    “爱卿讲的很好,朕以为,由于时代知识的限制,孔子尚无能力认识到太阳和大地的距离等问题。但孔子的品德正是在于,没有因为对方是两个小孩子,而不懂装懂。宇宙之大,知识之广,上下纵横,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孔子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从而体现孔子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而做为孔子的学生竟然无耻的把孔子比作日月,众爱卿想想,若孔子复生,会认可自己可比日月吗?”朱由校把日月讲了一遍,孔子连太阳距离大地远近都搞不明白呢,就让人比太阳,也不明白写论语的人如此夸张到底何意。

    满屋子的大臣对这句‘日月’都不太敢下定论,倒是黄立极站出来说:“皇上,此手法系夸张比喻,如此以实物比较稍微欠妥。”

    “爱卿能知道是夸张比喻,那就足以为孔子平反了,且不可因为一代一代的夸张续尔神化,那不是尊重孔子,而是污辱。只有把孔子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把优点传承下去,才是真正的尊重。”

    朱由校虽然不喜欢神坛上的孔子,但对其真是从内心里的推崇,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所在。没有信仰的时代是相当可怕的,朱由校经历的时代就是笑贫不笑娼的时代,人性完全泯灭在金钱之下,到处都是拜金主义、现实主义,精神生活无限的空虚。如果仍有儒家的思想精华辅以德治,物质文明又大放其辉,社会将是何种模样?

    “回皇上,天下的读书人无不推崇孔圣人,均发自内心,传承必将久远。”刘宗周也感觉到朱由校对孔子并不是那么大的敌意,心里也稍稍的有些赞同。

    “刘爱卿谈谈孔子的后代吧?”

    “回皇上,当朝的孔贞时,孔贞运就是他的后代,而且还有他的嫡传第65代衍圣公孔衍植。就是孔子的后代。”

    “哦,衍圣公。”朱由校沉吟了一下接着问:“这个衍圣公是不是象英国公之类的勋贵的意思?”

    “回圣上,是的。是明祖所封。”刘宗周虽然如此说,但语气和神情有点怪怪的,因为朱元璋太狠了,强迫着当时的衍圣公去南京朝见,病了都不行,必须去。

    孔子早就说过,治国的理想境界是“近者悦,远者来”,哪有以暴力作后盾,逼别人来的呢?从事物的利害关系上分析,孔府已经表示了合作的态度,朱元璋也根本没有必要这么做,这不会给他带来实质的好处,只会让天下读书人侧目。但朱元璋愣是把当时的衍圣公给逼到了南京。所以不仅是刘宗周,下边的大臣们也是怪怪的。

    “刘爱卿帮再讲一下三国里,为什么曹操在白门楼杀了已经决定投降的吕布呢?”朱由校倒是没有看到大臣们的模样,继续按着自己的方式问着。

    “回皇上,当时曹操本想让吕布效力,但刘备说了一句三主家奴,曹操看到了吕布的不忠,才杀了吕布,”一个大臣站出来回答。

    “儒家学说中的三纲五常是否出自论语,刘爱卿解释一下。”

    “回皇上,论语中并没有出现如此字样,只是论语中:‘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东汉时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最早是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

    “请刘爱卿为朕解惑。”

    “回皇上,‘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原来三纲五常并不是孔子提出的,虽然三纲五常里,有规范君臣和行为准则,但五常里却只有仁义理智信而没有忠字,难怪孔子的后人如此行为,失败也难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