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学网 > 穿越小说 > 金鳞开 > 三四五 马蹄带得淮河水(二)

三四五 马蹄带得淮河水(二)

    ps:

    求推荐票~~~感谢大家支持,求4.28号的月票~~~

    “最近读了些书,”廖兴不等吴伟业回答,继续道:“忘了是哪里的故事,说郑国大夫子产病了……”

    “《左传》,昭公二十年。”吴伟业脸色更黑了,直接将廖兴打入了不学无术之列。

    “大约是吧。”廖兴没考据的癖好,随口道:“到底是榜眼郎,你既然早就知道,为何到了为政上就不明白了呢?”

    《左传?昭公二十年》: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因为火的爆烈特性,百姓见了都会畏惧,所以玩火死的人少。水却是柔柔弱弱,清凉可人,百姓在水中嬉戏,不知畏惧,所以溺死的人就多。

    子产身为郑国执政,被孔子认为是古代贤者一般的人物。他所治理的郑国疆域,也就是今日的河南开封府和怀庆府的小部分,正因此廖兴才会知道子产。

    与吴伟业不同,廖兴从未接受过治民以宽的思想熏染,所以他觉得子产说得有道理,便以此行事,选择用烈火治民,而非怀柔。

    吴伟业摇头道:“子产固然是古之仁人,可惜他生在孔圣之前,故而不知仁德教化,不明仁者爱人的道理,仍旧是偏于法术家歧途。”

    廖兴这回真是被气笑了,道:“我倒不知孔子为政有何被称道处。多说无益,梅村兄且自思量。不过以我耳闻,似乎怀庆也并不是怀柔而治。”他一口气喝完了羊汤,掏出两张粮票压在碗下,也懒得让人打出官牌鸣锣开道。径自带着人往城里去了。

    吴伟业回到轿子里,越想越气,连话都说不出了。还是忠伯让人先将轿子抬进城去。

    进了城门,百姓脸上方才看得到些许笑容。虽然人流量还是不多。远不能与万历时候的盛世相比,但在河南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上,能有这般秩序已经极其不易了。

    所有赶赴洛阳的官员都被安排在了德昌王府。德昌王府是朱由崧袭封福王之前的郡王府。他是福王庶长子,如今正在南直逃难。因为亲王郡王不得擅离封地,朱由崧也不敢贸然回来,生怕撞在皇太子刀口上。

    现在宗亲之中已经传遍了,这位皇太子对宗藩的态度不善。至今得他青眼的只有东垣郡王朱常洁。晋王系和鲁王、衡王倒是也得到了庇护,但付出的代价实在让人肉痛。

    因为早就定好了会期,所以诸位知府到达的日子也都比较集中。

    这些人基本都是东宫系文吏,在山东当过县令知府。此时调任河南,也算是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按照东宫体系的行政方式,一切都交给了列表和规章,只要是中人之姿,逐项打勾销项便能完成任务。无非就是效率高低的差别而已。

    实际上能够被选出来为政一方的,也都不仅仅是中人之姿。

    侯方域所辖的归德府是河南最东面的府,又因为大雪封路耽误了路程,比吴梅村晚了三日方才赶到洛阳,总算是没有耽误会期。他一到洛阳就想约廖兴、吴伟业小聚。三人辖地相近。若是彼此时常沟通,施政上也能方便许多。

    谁知他一来就发现,吴伟业已经与廖兴近乎翻脸,只是碍于同僚情面方才没有公然争吵。

    若只是与廖兴有些间隙,侯方域还有信心调和,然而吴伟业这回却像是吃了铳药一般,跟河南一省的知府都格格不入。

    河南一共八府一州九个太守,吴伟业竟然能够得罪其中六个。除去他本人和后来的侯方域,只有河南知府桑开第因为有从贼的经历,夹着尾巴做人,与世无争,所以暂时没看出有什么间隙。

    “到底是怎么回事?”侯方域在大会前夕,终于找了个机会与吴伟业两人在屋里小酌,相谈。

    吴伟业颇为郁闷,道:“这些人哪里是读过圣贤书的?各个都是商韩之徒!”

    侯方域想起自己盗用过吴伟业的文章,一直心中忐忑,兼具惭愧,不忍心看他被排挤出去,劝道:“梅村啊,所谓乱世用重典。如今我等牧臣难道真来得及长养百姓?能够安靖地方就已经不容易了。”

    “哼!安靖地方就只有杀人么?”吴伟业不服道:“廖兴竟然还以子产论政之宽猛来与我诡辩。他分明就是个酷吏!”

    侯方域无奈苦笑,耐下性子道:“杀人固然不合仁义之道,然而酷吏也有酷吏的用处。那些地方豪族,有时候真是让人气得牙痒。”

    “你在归德也是杀出来的安靖?”吴伟业不悦道。

    “那倒没有。”侯方域有些得意道:“我侯氏终究是归德土著,乡梓总要给些情面。家父如今又出任两省总督,那些豪族就算不将我放在眼里,也绝不敢暗里动手脚。”

    吴伟业颇为羡慕,叹声道:“何日我若能回苏州为政,定然不会用上那些下三滥的手段。”

    侯方域也多少听说了吴伟业在怀庆的做法,这也是他被人诟病的一个原因。

    在侯方域看来,吴伟业真是不够聪明。羊肉都吃了,偏偏顶着一身骚,说些不合时宜的怪话。就算你心底里真的过意不去,日后略略放宽一线也就是了,何必一定要行出于众呢?

    “手段姑且不论,”侯方域道,“你说他们行商韩之事,这本身就很不妥。若是让言官们知道了,参你一本,你说得清么?”

    “我说得句句是实,参我什么?”

    “各府县官员用的都是殿下颁行的工作纲领,所作所为在文本上看绝无擅自妄行之处。你说他们是商韩之徒,置殿下于何地?”侯方域虽然没释褐,但一直跟在侯恂身边,官场见识却是要比当惯了清贵的吴伟业老成许多。

    吴伟业转念一想,倒的确如此,若是有人攀诬,还真是能套个诋毁国本的罪过。

    就算全天下都知道皇太子不信奉儒教,也不能明说。一旦皇帝家都不信儒了,这对儒教的打击得有多大?大明还是儒教的天下,即便卫道士们能接受非君之论,但绝不能容忍有人破坏儒教的声望地位。

    终于,吴伟业垂下头,道:“多谢朝宗开导,我却是有些过了。”

    “殿下受业于诸位大儒,绝不会听商韩之辈邪说。”侯方域索性更加点透道:“以我之见,殿下只是略偏于荀卿之说罢了。”

    世人说到法家,一向是商韩并举,其实两者并不相同。

    商鞅是秉承李悝一脉,讲究定名止分,用法律约束世人的生产活动。如同天道设定四季,万物各行其道,不越规矩。这其实是从道家中脱胎出来的思想。

    韩非被后人称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却是大儒荀况的弟子。他的思想看似与商鞅相类,却是真正的儒家思想。他强调的是由“礼”而“法”,名实相副。

    虽然韩非也写下了《解老》、《喻老》两篇,认为国君应当无为,而法条则必须无所不为,被后人称为“道法家”。实际上,他只是借用了李悝、商鞅的立法手段,核心仍旧是为了达成儒家圣王“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的理想。

    儒源于道,采以法;法源于道,成于儒。三家互补互存三千年来,已经脉络纠缠,只有皓首穷经,专研元典的大学者才能将之理清分明。这已经是哲学家的层面了。

    世人不可能各个都是哲学家,甚至对这些完全没有兴趣,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活是否安稳。所以事实如何完全没有深究的必要,只有站稳立场才是王道。

    侯方域见吴伟业总算有了悔意,暗松了一口气,一桩心事算是解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