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是中国古代汉族医学家独创的诊法,近代以来西医看病习惯用听诊器,而两千多年来中医则习惯脉诊,即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中医的一套理论体系也为世界所特有。
我国古代医家很注意脉诊在临床上的意义,认为通过切脉可以了解病的属性是寒还是热,机体正气是盛还是衰,以及测知病因、病位和判断预后。
正如《内经?灵枢经?经脉》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就是说,脉诊可以判;断病人的生死,处理百病,调理虚实。
《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善诊者察色按脉,………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
这就是说,从脉象的权衡规矩,可以识别疾病所主的脏腑;从病人的脉象去辨别浮沉滑涩,可以知道疾病产生的原因。
这是从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的观点出发的,而这种整体观点又是以经络学说作为基础的。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内通脏腑,外连四肢肌朕骨节,把全身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脉是整体的一部分,所以从脉象的变化可以察知内在的变化。
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就是说,人体内部的变化会在外部表现出来。
脉搏是循环机能的综合表现。脉象的情况因循环系统的情况改变而不同。心脏主动脉活瓣是否健全,心跳是否合乎节律。以及动脉的弹性怎样,都可以通过脉搏诊出。
不仅如此,由于循坏系统和身体各内脏都有密切关系。组织代谢的任何变化都会给血液循环以一定影响,而机体的重要疾病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循环系统的功能。
所以,脉象不单单反映循环系统的变化,还反映其他构脏和系统的变化。
例如,许多疾病都和血液戍分的改变有关,发烧、发炎时,血液中的白血球数相应增加;肝癌、糖尿病等疾患。都能使血液戌分起变化,从而导致血流速度等方面的改变,并引起脉象的变化。
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关系更加密切。例如。由于血管壁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当有些疾病引起这两种神经的变化时,血管就受影响,从而引起脉象的改变。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医学强调脉诊在临床上的意义。是有依据的,只不过古人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有像今天这样的认识罢了。
所谓脉象,就是医生用手指感觉出来的脉搏形象,它包括动脉搏显现部位的深浅、速率的快慢、强度的大小、节律的均匀与否等等。
正常的脉象是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中和有力、节律均匀的,称作“平脉”(正常脉象),有病时的脉象叫做病脉。
不同的病症常出现不同的脉象。我国古代医家对于脉象的研究是很细致的。《内经》已经记有十多种脉象,《脉经》总结了二十四种。以后的脉书甚至记述多达三十多种或更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代施发的《察病揩南》(公元1241年)一书,载有三十三幅脉象图。很是生动有趣。近代用科学仪器描绘脉象,是法国生理学家马雷(18301904)在公元1860年发明脉搏描记器以后才实现的。
我国古代医家能在他几百年前凭手指感觉和想像,绘出那么多脉象,是世界脉学史上罕见的。
古代文献所记的常用脉象约二十多种,如浮、沉、迟、数、滑、涩、虚、实、儒、芤、缓、弱、结、代、促、紧、弦、洪、细、微等等。
脉象中的“浮”、“沉”在《内经》中已有记载,《难经》、《伤寒论》上也都有所论述。它们反映脉位。所谓脉位,就是用手指端去切脉所觉察出的脉搏表现最明显的部位。
“浮”是指用手指轻按就可觉察脉搏、重按反而减弱的脉象,主要表明病在“表”,常见于外感病初起,机体和外界致病因素(外邪)相杭争于肌表。
在生理病理上,这多由心搏排血量增加、血循环加速、血管弹性阻力降低、挠动脉充盈度增大所致。
相反,“沉”却是指轻按不能觉察、重按才能察清胁脉象,主要表明病在“里”,阳气衰微,常见于心脏病患者。
在生理病理上,这多因心搏排血量减低、血压下降、末梢动脉血减少、血管弹性阻力增加所形成。
脉象中的“迟”、“数”则在《内经》等古典文献早有记述。
这两种脉象反映脉搏的速率。“迟”脉是指一息脉跳四次以下(每分钟不足六十次),表明病属“寒”性,机体气血运行不正常。
现代医学研究,它在生理病理上多因迷走神经兴奋增高、心房心室传导阻滞等心脏的变化所形成。“数”脉和它相反,它快于正常脉跳而呈一息五次以上(每分钟九十次以上),常见于“热”症,主要反映机体功能亢进等情况。
脉象中的“代”脉反映脉搏的节律。《内经》已有记述。《脉经》说它是跳动几次之后中止几次再跳的脉象。
这是一种慢而有规则间歇的脉,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二联脉、三联脉、四联脉,多见于代谢机能发生障碍的心脏病人、严重心力衰竭或机体讥能陷于危极时期的病人。
《内经》指出这种脉说明脏气衰弱,和现代医学的说法一致。
脉象中的“滑”、“涩”主要表现脉波形态,就是脉搏升降速度的异常变化。“
滑”脉在《内经》中已有记述。《脉经》中描述为往来“流利展转”,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它“如珠之动”。
这种脉常见于痰喘咳逆、蓄血、实热等症。在生理病理上,多因代谢旺盛、血管舒缩都快、血流通畅等情况所形成。常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动脉硬化等症。
妇女妊娠三个月后,因血容量和排出量增加、血流加速等因素,常有“滑”脉,不属病脉。古代中医就认识通过察脉可判断妊娠,是有一定道理的。
“涩”脉正好相反,是脉搏来去艰涩的脉象。这种脉“往来蹇滞,行而多碍”。《内经?脉要稍微论》中说“涩则心痛”。
这种脉有虚实之分。虚的多表明气血亏损,实的多表明有气、食、痰等阻滞脉道,气血运行不畅。
在生理病理上。这主要是由于心脏排血量减低、血流减慢等情况所形成,常见于贫血、失血以及心机能不全等症。
古人还总结有“诸病宜忌脉”,如“中毒宜洪大,忌细微;腹内有蓄血宜弦滑。忌弱小:中风宜迟浮。忌急实大数;”等等。
还总结有“脉象常见主症”,如“沉脉为里,有力为里实,无力里虚;沉紧冷痛:沉缓寒湿:沉迟病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气郁;”等等。
这些对于诊断上辨别病因、病症类型、病症的机转和预后等等,都是有价值的。
当然,脉诊不能代替一切诊断手段。《内经》、《伤寒论》也早已指出,切脉必须配合全面观察,主张“四诊”(望、闻、问、切)合参。进行辨证论治,反对只靠脉诊一项来断定疾病。
据历史记载。我国古代脉学很早就已经传到国外。隋唐时期,《内经》、《脉经》等书已经传到附近国家如日本等,以后又传到阿拉伯。
据研究,古代阿拉伯名医阿维森纳(约9801037)的巨著《医典》中的脉学,明显受我国脉学影响。公元十四世纪,我国脉学传到波斯,当时波斯的一部载有中国医药的百科全书中,就包括脉学,并且特别引述了《脉经》和它的作者王叔和的名字。
十七世纪来中国的那稣会传教士波兰人卜弥格(16121659)曾经把《脉经》译成拉丁文,于公元1666年出版,并附有铜版,描述我国脉法。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英伦国著名医学家芙罗伊尔(1649173)受我国《脉经》的影响而研究脉学,并且发明一种给医生用的切脉计数脉搏的表。
他还写了一本叫做《医生诊脉的表》,于公元1707年在伦敦出版,他的著述和发明被西方认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十七世纪以后,西方译述我国古代脉学著作达十多种。
因此,可以说,我们的中医绝对不必西医差,在某些方面上,中医比起西医来,更加的强!
既然中医在医疗效果和医疗手段上面这么强,根本不逊于西医,那为什么中医现在在世界上面的地位还是地院西医,甚至在我们国家里面,中医的地位也低于西医的地位呢?这其实有着很多方面的原因。
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也在思维方式上。西医单纯地靠人类的医药技术来对抗疾病,把人体的自我防御、自我修复能力放到次要的地位,甚至漠视它的存在。
西医信奉人类的智慧,在对付疾病的过程中,用所谓的科技来唱主角戏,甚至唱独角戏。
中医更多的依靠增强人体自身的能力来对付疾病,在“治”和“养”上更偏重于“养”,“治”是外力,“养”是内力,也就是身体自身的自我修复能力。
中医能很好的摆正自己的地位,在对付疾病上,医生甘心当配角,帮助身体打赢这场与疾病搏斗的战争。
西医遇到慢性病的时候几乎都是采用“饮鸠止渴”的方法。饮鸠止渴是讽刺那种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目光短浅的行为。
比如身体有许多排毒的方式。咳嗽、脚气、腹泄、发热、呕吐、青春痘、斑、癣、痔疮、流汗等,都是身体排毒的自疗行为,可是西医根本不理解人体的这种生理现象。而采取阻止症状的方法来干涉身体。
咳嗽就吃止咳的药,发热了就打退烧针等,这样一来身体虽然没有了症状,也没有排毒的痛苦,但是毒没有出来,留在身体里对身体造成更多的危害。
西方现在出现了一种“顺势疗法”,思维方式就完全相反。理解身体的这种自疗行为,并且帮助身体来达到排毒的目的。
疼痛是身体向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这种信号是通过神经来传导的。西医的治疗方式就是服用相关药物。大多是麻醉神经的,阻止这种求救信号的传达,这样就算是治疗。
其实这是一种欺骗大脑的做法,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前面讲过。身体小的问题。人体根本不会求救于大脑,只有身体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也就是人体自疗系统处于功能衰弱的时候,解决不了问题才向大脑求救的。
安眠药就是典型的中断身体向大脑传达信号的一种药品,长期服用对身体的损伤很大。
中医特点是整体观,辩证疗法,特点是针对个体进行独特治疗,副作用小。药物选择符合自然界的属性,也就是人工合成的成分少。你可以减少担心药物对你的身体其他机能的伤害。
缺点是中医缺乏科学性。有些理论无法用科学的方法证明,门第之见,地区分切,用药规格不规范,治疗一般都需要长时间,并且配合饮食和情绪的调解等,也就是麻烦,对于某些新发疾病,尤其是流行病基本上疗效很小,而且最主要的是中医很难培养人才。
西医讲究普及教育,所以传播广,而且由于西医有一整套快速的疗程,往往能迅速解决问题。
缺点是副作用很大,经常用一些药物很快就因为抗药性失去作用。
病毒在西医对抗下进化成了超级病毒,在未来很可能成为灭亡人类的主因,另外西医在外科上优势极大。
中医是个整体观很强的医疗体系,中医师傅不是几年学校教育就能速成的,中医传统是师徒传承,可见培养难度之大。
中医医疗方式是根据具体病情结合天气,季节,人体其他部分,病人个人习惯和特点,药物特点等进行综合治疗的方式,是个真正把人当人进行治疗的医学。
但由于人构造很复杂,导致中医理论也很复杂,中医师傅很难培养,庸医较多,而且一般中医药发展依赖一个个医师本人的努力,如果出了事责任也不好转移,简单说不是一个适应市场化的医疗体系。
西医是标准化治疗,遇到什么情况怎么治疗用什么器械和药物,编成一本书,学校里传授治疗方法,医生相当于操作员,西医是靠实验室研究来获得技术进步,临床的医生一般只管怎么应用好器械和药品,并向上反馈问题。
这样医学好处是医生可以速成,因为医生不管病怎么样,只要照这规定的方法来治就行了,治不好不是医生错,按法责任理归于是实验室或者当代医疗水平问题不够。
西医体系不能只看到医院里的那些医生,西医体系还包括大量实验室里的研究员,甚至是非医学界的研究人员。
这个体系是个很强大能获得广泛资源支持,很能赚钱,没治好也能容易推卸转移医疗责任的体系。
打个比方,一个在医学院学了四年的西医,就能治疗不少病症了,而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医可能才刚入门。中医学的人要聪明要能吃苦,不到一定年头和经验是很难大成的。
中医难学,而且往往有绝学不轻授于人,且长者往往轻视后辈。中医讲究对症下药,理论上没有治疗不了的病,很多疗效比较慢,但是副作用小。
中医的认识是宏观的,整体的,感性的,抽象的,没有一个具体的,.
让西医不理解的是,对于一种病,比如头痛,中医并不局限于在头上治疗,更可以在脚上或其它部位进行治疗并且效果不错.
西医是个体的、理性的、具体的,有一个或多个量化的标准,如血压,血蛋白数量,.
现在的西医科目越分越细,令人不解的是,花样百出,难治或者让医生素手无策的病也越来越多,这些病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慢性病”.
为什么人们宁愿多花钱去看西医,却不愿去看中医?
这是因为西医的具体化,量化,许多东西都能拿出一些标准出来,更是因为化学合成药剂,如各种抗生素,激素立竿见影的消炎止痛的疗效,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并且时至今日,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使得西医的许多方面是中医所远不能及的,比如动手术切除已经严重病变的病灶部位,移植内脏器官,麻醉术,输血等等,的确为挽救以及延长人们的生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完全值得中医去学习的.
而人们在为西医药剂的简单神奇疗效欢呼的同时,却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滥用抗生素,或采取化疗所带来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破坏力是很可怕的。
当剂量小的时候,还不至于对人的机体造成怎样的影响,因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极为严密的,复杂的,有机的整体,有着很强的自我修复和调整的功能.(未完待续……)
ps:注:谢谢金桂冠非礼大大的月票支持,谢谢!
谢谢金桂冠非礼、谢志修两位大大的打赏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