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学网 > 都市小说 > 日晕第二部 > 第十八章  真正的赢家(一)

第十八章  真正的赢家(一)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时间一眨眼就到了冬至。冬至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也标志着真正的寒冷即将开始。我国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久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古代对这一时节非常重视,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后汉书》中记载:“冬至前后,君王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一天官员要放假休息。另外,古时这一天,北方盛行吃饺子,南方盛行吃馄饨的习俗。时至现代,南方人逐渐被北方人所同化,冬至相当一部人时兴吃饺子,只不过南方的饺子一般比北方的皮要薄一点,馅要少一些,个要小一点。

    今年的冬至最为奇特之处是:这一天正是古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据有关资料介绍,玛雅人的预言不单纯是种迷信或魔咒,而是有一点科学根据的,它是依据太阳黑子的运行规律来推测地球的劫难。因此,不管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有些人早就对这一天惶惶不可终日,有些人则提前开始尽情享乐。更有甚者,在某些国家包括中国,有人竟利用这一预言建立了邪教组织,旨在宣传只有虔诚向上帝祷告才能拯救人类。江河市的帝陵县就出现了一个“上帝儿女会”。龚春阳亲自带队,一举端掉了这个组织,将十多个骨干分子全部抓了起来。凯旋而归后,他在办公室看到了省委对自己任命的文件,高兴得热血沸腾,手里一使劲,竟把一个长方形的铁皮茶叶罐捏得像块锅巴。当天下午他收到了许多同僚和小兄弟的祝贺,按他的个性,他要和大家尽情畅饮,一醉方休。可是,他内心很清楚,今天晚上只能陪柳晓曼。

    柳晓曼在“鳌山宾馆”303房间为龚春阳摆了一桌,下酒菜和水饺是她事先叫人做好送来的,酒是瞿雅岚送给她的1996年的法国“红颜容”。按照江河市的习惯,冬至晚上是要全家团聚的,但柳晓曼是今天有要事在身,已顾不得这些繁文褥节了。她今天在房间破例没有穿睡衣,而是穿一身紫色套裙,显得优雅而轻盈。

    龚春阳进了了303房间,就像进了自己家中一样随便,他把外套一脱,上身露出了绛红色方格衬衣,彰显出他的雄性和活力。

    “春阳,你今天显得特别精神和兴奋,有什么大喜吗?”柳晓曼含情脉脉,明知故问。

    “当然有呀,我不仅端掉了‘上帝儿女会’,而且把上帝都抓了。”龚春阳嘻笑道。

    “不愧是个大英雄,可是,”柳晓曼收起笑容,神色变得有些严肃,“得罪上帝的话你今后少说,否则会遭报应的。”

    龚春阳有些惊讶:“曼姐,难道你相信上帝吗?”

    “既信又不信,就像对共产党的信仰一样,要看心情和环境。”柳晓曼在餐桌前坐定,“我当然知道你今天真正的喜事是什么。中国的人事任免就是这么神秘,不管是谁告诉你都不是最后定论,只有红头文件才算数。”

    龚春阳在柳晓曼旁边坐下,把红酒瓶打开,道:“我肚里有几根肚肠曼姐摸得一清二楚,想瞒你也瞒不了呀。”

    两人举起酒杯,第一杯酒是柳晓曼祝贺龚春阳的。第二杯酒是龚春阳感谢柳晓曼的。第三杯酒柳晓曼称之为“共同迎接新时代”。她所说的“新时代”,不是从党和国家的角度,而是指江河市政坛可能发生的重大转折。

    柳晓曼向龚春阳透露了这次人事调整的内幕:本来省里是考虑由殷骏担任政法委书记的,但殷骏死活不肯,他通过与佟立群关系密切的齐州市委书记做了大量工作,佟立群才把柳晓曼召去问她卜建立和龚春阳谁更合适。柳晓曼当然竭力推荐龚春阳,并说卜建立既是赵德龙的人,也是薛夕坤的人。佟立群对薛夕坤已由冷漠转为敌视,便拍板由龚春阳兼任。黄春江因在赵德龙的调出和任职问题上知道佟立群心中不快,出于平衡,在江河市政法委书记的人选上便以佟立群的意见为主。由于职数关系,龚春阳暂时进不了常委,不过那只是早晚的事。

    接着,柳晓曼又以幸灾乐祸的心情告诉龚春阳:这次为调出赵德龙,薛夕坤把佟立群和祝一鸣都得罪得不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薛夕坤第一次提出的人事方案被佟立群否定之后,居然绕过佟立群,直接找了黄春江,这对佟立群来说,不仅仅是失去了面子和权威,更重要的是他感到薛夕坤冒天下之大不韪告了他的刁状,他对薛夕坤是决不会轻易放过的。另外,据说祝一鸣为赵德龙的事曾亲自向薛夕坤打过招呼,薛夕坤阳奉阴违,我行我素,祝一鸣身为中央委员,又岂能吃这样的哑巴亏!所以,薛夕坤这次表面上是赢了,实际上是承重墙上凿壁厨,为自己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龚春阳不解地问:“为什么薛夕坤非要调出赵德龙?”

    柳晓曼诡异地一笑:“这也是我原来不理解的,后来才明白,他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给自己树立坚决反腐的形象和市委书记的权威。他绝对想不到在无意中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龚春阳说:“赵德龙人虽调走,但我们的有些材料还在他手中,这可是个定时炸弹呀;再说他在江河市明里暗里还有一些党羽,对我们还是有威胁的,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找几外兄弟暗底里把他做了,以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