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学网 > 网游小说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九十五章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第九十五章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嘉兴府一片水深火热,而松江府也好不到哪儿去。

    自从俞大猷被调走的消息传开后,华亭县就陷入恐慌的气氛中,当俞大猷遭伏击兵败的消息传来后,这种气氛迅速蔓延到整个松江府。

    乡野村落的大量百姓都涌向了华亭、上海等城镇,有城墙应该会安全一点吧。

    但很可惜,并不一定。

    四月十六,倭寇从金山登陆,一战击溃金山卫守军,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继而攻破川沙、南沙两镇,收拢渔民、地痞无赖后攻上海县。

    四月二十三,上海县陷落,知县、县丞、典吏俱阵亡,半个县城都被烧毁,恰巧刚刚就任的苏松海防道佥事董邦政率兵来援,军中携带的鸟嘴火铳发挥了巨大作用,苦战一天将倭寇驱逐出城。

    虽然还没有大股倭寇攻华亭,但城内也一日三惊,地痞混混趁机作乱以至于人心惶惶。

    “还好上海县顶在前面。”陆氏苦笑着说:“现在想想真应该听渊哥儿的搬到杭州去。”

    谭氏似乎更衰老一些了,两眼无神,半响后才喃喃道:“渊儿在嘉兴,渊儿在嘉兴……”

    大半个嘉兴府都在倭寇脚下哀嚎,这个消息早就传来了,陆氏想瞒都瞒不住。

    陆氏也不禁垂泪不语,谁猜得到渊哥儿去嘉兴,倭寇就开始作乱了……

    “渊哥儿福源厚,应该没什么事。”陆氏叹道:“小叔这次也去了嘉兴……”

    “夫人,外头有衙役来,说是要给守城官兵捐助银两……”李四咬着牙禀报。

    “不是已经给过银子了吗?”小妹横眉竖目道:“前天刚拿了四十两银子!”

    “上次是县衙,这次是府衙,要八十两银子。”李四舔舔嘴唇,“但小的打听过了,一户应该是五两银子。”

    “那……”谭氏手足无措拿不定主意。

    “给他们。”陆氏哼了声,“等倭寇退了再说。”

    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县衙还是府衙都不会对松江最负盛名,底蕴最深的钱氏做什么手脚,可惜这次不是他们,而是钱氏一族。

    族人早就对钱渊独占洋糖生意不满,分不到一杯羹心生不满,如今钱渊在嘉兴府不知生死,又有府衙县衙顶在最前面,自然要做些手脚,占点便宜。

    两次一百二十两银子交了出去,只换的人心不足蛇吞象。

    原本只是十来二十多户,现在几乎大半钱氏族人都将捐银丢到钱渊家头上,谭氏又是个耳根软的,几个隔房妯娌上门一阵劝说又得了百多两银子。

    几天后陆氏听得消息将谭氏接了过去,不仅家中库房已经是空空如也,甚至家具、摆件都少了不少。

    摸了摸手中温润的砚台,钱渝不屑道:“那厮哪里有资格用这样的砚台!”

    “是啊,这次咱们还是去的迟了。”母亲樊氏惋惜道:“那套红木家具据说是太仓王家送的,可惜没抢到。”

    这辈子除了吃喝玩乐什么都不管的父亲钱钟撇撇嘴,“手慢点未必是坏事,万一渊哥儿没死在嘉兴府……啧啧,到时候就热闹了。”

    “大半个嘉兴府都陷落了,据说嘉善县全城被屠,他回得来吗?”钱渝嘿嘿道:“再说了,咱们可没上门去讨银子。”

    “就是,只是渝儿砚台丢了,借了块砚台磨墨写字罢了。”

    钱钟对此嗤之以鼻,你们的确是没讨银子,那是因为去的迟,谭氏已经被接走了,但咱家应该出的捐银还不是钱渊家出的。

    借块砚台,说得好听,有借条吗?

    妻儿无非是在说,逼上门去的都是族人,人多势众,而且还有那些大头顶在前面……

    钱钟伸了个懒腰,虽然看不得妻儿这么虚伪,但自个儿这辈子就没干过正经事,也没什么立场说话。

    ……

    崇德县。

    城上城下战火正烈,而城中宅院中,精神略微好点的俞大猷喝完汤药,半坐在床头,“第几波了?”

    “今日的第四波。”浑身上下散发着血腥味的李良钦大踏步走进屋,“放心,卢家幼虎有些能耐,守的挺稳。”

    “那就好。”俞大猷松了口气,眼珠子转了转又问:“那松江秀才呢?”

    李良钦洗了把脸,笑道:“真不愧是得震川公一赞的少年英杰啊,城内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荆川公嘴上不说,背地里也颇为赞许……”

    说到一半,李良钦看向走到门口的唐顺之,尴尬笑了笑,“荆川公。”

    “今天好点了?”唐顺之那张黑脸有点泛红,“钱家子的确不凡,有经世致用之才。”

    俞大猷不由失口而笑,前几日唐顺之来访时,闲谈时不时刺上钱渊几句,有两次知道唐顺之身份后的钱渊只是赔笑并不反驳。

    虽然因为中箭失血过多以至昏迷,但修养了差不多十天,俞大猷虽然还没痊愈但也能起身,又在屋内呆了好几天骨头都发痒了,俞大猷索性和两人带着亲兵出门。

    一出门俞大猷就不禁脚步一缓,面露诧异之色。

    七八个右手臂上缠着红布条的汉子推着平板车从面前经过,车上装着大小不一的木材。

    十多个右手臂上缠着绿布条的青壮推着车在拐角处出现,车上明显是饭桶。

    虽然道路算不上宽阔,来往人数也算不上少,但行走有序而迅捷,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顺畅之感。

    “那是专职运送各式守城器械、食物的。”唐顺之小声解释道:“除了守城兵丁和乡勇外,钱渊将剩下的青壮分成七八队,每队只负责一件事。”

    “那木材是用来做叉子的。”李良钦补充道:“倭寇制作了云梯,但非常简陋,底座不稳,而且会用弓箭的贼兵也少。”

    俞大猷点点头,对付云梯向来是火攻最好,但倭寇不善攻城,这方面没什么经验。

    轰隆一声,不远处的一座宅院被十多人拆散,隐隐听见有兴高采烈的呼喝声。

    “钱家子善以财御人。”唐顺之不由撇了撇嘴,这是他最看不惯的地方,“每拆除一栋宅院,补贴户主若干银两。”

    俞大猷失笑摇头,“项家这次破财……”

    “未必。”李良钦久在军中,深知内情,他摇摇头道:“除了给兵丁、乡勇的赏银外,其实花费算不上很多。”

    唐顺之点点头,但没说话,这是他对钱渊印象转变的拐点,雁过拔毛是官场上的传统,但钱渊没有从中贪一文钱。

    而且因为钱渊对财务账目的精通,导致县衙小吏不敢贪,这是花费较少的主要原因。

    往前慢慢踱了一段路,看着来往穿梭不停的人流,俞大猷又忍不住说:“士气不错。”

    “刚开始发了一批赏银。”李良钦笑道:“后来虽然不发银了,但饮食上钱渊颇为用心,每批轮换下来的兵丁乡勇都能立即吃到热汤热菜,渴了有水,饿了有馒头,受伤了还有医师……”

    “城内的大夫?”

    “不是,是钱渊带来的护院,都精通止血疗伤。”

    俞大猷叹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啊。”

    这时候一行人正走到县衙门口,往里看去,俞大猷不禁嘴角抽搐了下。

    钱渊看着手中的公文,手里笔不停,却还在嬉皮笑脸的说:“不知道姐姐娘家有没有妹妹?

    “对对对,得和姐姐一个脾气,又正好和小弟年岁差不多……“”那当然,自然是还没出嫁的……”

    一旁刚刚从城头下来轮休的王氏笑得花枝乱颤,银铃般的笑声惹得众人瞩目。

    唐顺之闭上眼,点点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