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学网 > 玄幻小说 > 五代梦 > 正文 第二十五章 怎么样做官

正文 第二十五章 怎么样做官

    看着明媚的阳光,和四周那苍翠悦目的景色,魏慎的心情也就如这天气风景一样好了!坐在毛驴背上轻轻酝酿着词句,任书童魏喜慢慢赶着行走在这刚刚拓宽不久的官道上。对于拓宽官道这个计划,魏慎对朝廷和皇帝佩服的五体投地,道路的畅通不但可以使国家的政令畅通,也可以使附近的老百姓大大受益。

    跟在身边的这个魏喜才不过十五六岁年纪,但是已经服侍魏慎四年多了,他是家养仆人的后代忠实可靠,魏慎看中的却是魏喜的灵气!

    魏慎年前刚刚从国子监进学完要参加当年的科考大比,可是突然皇帝改变了主意一道圣旨隆恩颁下来,让国子监八百余学子中应届的一百四十五人,和国六十余州一千三百多学子部免试受銜!一时举国欢腾人人欣喜!

    原来皇帝正在推行官员改革制度,魏慎因为家族有人在朝中任职,隐隐约约听到是朝廷让这些学子考试之前先锻炼,因为这些学子身已经是举子身份,具备可以做官资格了,要进行的也不过是进士大比。为了杜绝那些死读书而不会做官的人,朝廷将这些人先分别派到国各地州县去任职实习,然后在任期满一年后回京述职,朝廷到时候再统一结合科考的名次科别决定去留。

    这种方式实在是有史以来第一遭,有很多举人感觉十分的好,因为此前朝廷已经有不少临时授职地方,这些派出的临时授命学子,他们在各地经营建设安定地方做得是风生水起,对当地的各项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学子自然听过,这些前辈不少加入了密党组织,现在已经被朝廷颁任担当要职,尤其那些年龄颇大的举子更是期盼自己到地方一展身手!

    魏慎的爷爷魏曙在高祖皇帝手里是同平章事的高官,而且还是工部侍郎的实衔。到了魏慎父辈手里现在已经没有什么高的官衔了,现在魏慎有个伯父是吏部六品的京官,但是在遍地是官的京城根不上话!可是也是因为有着这些关系的缘故,魏慎自己在国子监一向又是人缘极好,身又有着一身的才华,机缘巧合下加入了密党,魏慎最后被安排在离京师不远的东莞县实习。

    东莞县在古代原属于番禺县和增城县,后来又划分给宝安县,在前朝唐中期的时候才单独为县,因为在京城兴王府东边,地又盛产莞草而得名。虽然挨着离京师很近,又有大片地方是漫长的海岸线,但是在岭南这个地方实在还是人烟稀少。

    现在在任的知县叫赵辞健,是当年的兵部尚书赵光裔的后人。他比魏慎大不了几岁,年前七月左右来到东莞却是以恩荫入仕,来以他的家世在京师谋个职位应该不是问题,但是魏慎听自己那个六品伯父,这个赵辞健竟然是太子亲点派来东莞的,而且据当年太子是卫王的时候,还着实捉弄过这个赵辞健几次。

    魏慎早已经不是不通人事的少年,而且家族又有人在官场,加之祖父当年提拔的官员不少人也多多少少有些助力。知道像赵辞健这种人来东莞肯定是有内幕的,要么是被贬要么是内定的。赵辞健以前显然是还没有出任过官职,所以不存在贬职这种情况。而且他家族在京城的助力显然比自己强,于是自己来到东莞魏慎便和赵辞健拉好了关系,这个赵辞健听魏慎的祖父是魏曙后,对魏慎很是客气和交代了一番,毕竟赵家和魏家都是大汉当年建国的元老,还是有着许多交集的,现在年青一代有必要加固这种双赢的关系!

    这次被朝廷派来东莞,魏慎的职务是和普通学子不一样的,一则他是国子监应届学子里的佼佼者,二来他自幼家学渊源擅长器物制作改进和水利建设的研究,再者加入密党组织后得到了上级的培养,所以吏部直接给他定为这次考吏安排中的幸运儿,为每个州特设委派四个实衔官职之一。这四个实职官衔一般都分在州府和的重要的上中县,级别就是官品的初级从九品佐史。

    来唐末县级县尉是从九品的的官衔,而且每个官品都是分上下的,就是两京三都的上县的佐史都是无品的,但是刘家皇朝善于创造官职,魏慎也不知道朝廷这是什么意思,但是接到任命的魏慎和那些学子都高兴啊!因为有品就是官啊!虽然这个官不知道能多久,但是魏慎知道自己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好好表现的。

    来东莞已经半个多月了,首先熟悉了县里的一些日常政务,然后就是研究自己主管的这些方面的事物。此时乡下正是准备农忙的时候,岭南气候良好作物比别的地方更容易生长,但是据朝廷对粮食的产量还是有更大的期待,魏慎便想亲自下去乡间看看,和乡民研究探讨一下在哪些方面可以加强和改进。

    赵辞健安排魏慎主管的是农业和水利,正是魏慎的专长和家学的传承,魏慎隐隐便对赵辞健有些感激。他自己却一直在县城不远的海边船坞忙着督造,据这个船坞是大汉目前三大造船厂之一,还是去年下半年才开始动工修建的新船坞。

    魏慎听去年末朝廷派来东莞五千将士,更是迁来了许多流民,在海边建立了一个大型的船务作坊,而且平时有士兵严格把守。因为不是自己范围的政务魏慎不便过问,只想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处理好,魏慎也知道政务是不能急的事情,但是必须要去做和执行才有效果!所以一心钻研自己的事情!

    东莞偏居岭南之端自古历来人少,可是年前七月份朝廷突然便拨了两百多户一千多人来充实,让的东莞县不但变成了大县,而且看东莞目前为止的布局和不断的迁徙流民入户,魏慎隐隐感觉东莞有成为州府的可能。这些迁来东莞的人家都分散四处耕种定居,也有一些就近成了船坞附近的民工,大家很快有了自己的耕地和工作,逐渐稳定和安居乐业。

    其中有一个迁来户集中的地方,这个地方发展的比较有名,后来这个地方取名叫德胜营,住了三十多户这次迁来的人家,听县里的老人介绍,魏慎决定去看看这些农户现在的发展。

    当时县里建这个德胜营的时候,朝廷派专员来辅导和帮助过这些农户组建家园,县里肯定也派专人辅助协作过行动,当然县里当时的目的是为了安定和便于管理,也为了体现对专员的重视和良好的学习态度。

    魏慎于是征询了赵辞健的意见,便叫了一个常三的捕快同行,因为这个常三当天是跟随县尉一起来过德胜营几次的。德胜营离着县城足有四十多里,而且依山傍海的地形要走山路近三十里路。

    简陋的山间官道,也其实就是在原有的山路上改建,加宽一点修平一些罢了。有了代步的毛驴魏慎不感觉太吃力,何况他自己也不是那种弱不禁风的文人,魏喜和常三又是步行惯了,大家早早的出发不到两个时辰就到了。

    坐在毛驴上遥遥的注目,看着山下那已经比较清晰错落有致的一家家木头搭建的矮房,魏慎甚至有些惊讶和好奇。这些房子或依山而建或三三两两比邻而居,都是用粗粗的树杆精心镶合搭建而成一个大的框架,偏偏这些房子又在树杆做成的框架中间,用大块平整的条石有序填充成墙面和地基。

    魏慎知道这样可以让房子避免火灾,既像砖瓦结构结实又有木楼风格。而且家家门前都有个院子用篱笆圈着,甚至可以看到院子里的鸡鸭,虽然远远的看着但是魏慎已经很是惊奇了,这里哪像是刚刚迁来此地的农家,简直就是存在几百年的世外桃源啊!

    常三似乎看出魏慎的惊讶,但是似乎有些见惯了这种神色一般,也有些感慨的:“这是的当日陪着赵大人亲自来督建的,几十间房子在他们乡民自己和我们帮助下,一边砍树镶架一边搬石添基填房,都只在六天之内就完成了,的们可是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方法建房和这么快的速度就建好的,私底下都感慨神奇,赵大人当时这种方法是太子爷亲自传授的,咱们岭南各地迁来的乡民大多数都是用的这种方法,而且岭南多的是大树石头,一般就地取材最适合农家安居。“

    他看魏慎听的聚精会神,更来了劲把当日所见所闻都滔滔不绝的了出来,他似乎比较会表达,又加了点自己的想法在里面,听起来格外传神,就似让人回到了当时的情形一般。

    魏慎忍不住示意他别停,眼光却四处远眺着。只听他不停下来:“,,,,,,而且啊!听迁来咱们岭南的人受了朝廷大恩,感激不尽的遵照朝廷安排,自觉的都是用这种方法来组建家园,现在去看看家家户户都供着皇帝长生牌位呢!后来县里又把朝廷分配的家禽种苗交给他们自己安排,十户租借一头耕牛营生,的年前授命陪县里一位佐官老爷也来过一次回访哩!当时看到的情形就和大人现在一样惊讶,还感慨着如果以后不在县里供职的话,就领着家里老也辟个安静的地方像这般快活!”常三看魏慎好话喜欢听,便滔滔不绝眉飞色舞起来。

    魏慎确实太惊讶太震撼了,慢慢策驴走着,不觉就到了半山,渐渐就看到了这边山坡上没有高大的大树,斜斜的山体上有一块块的水田,一梯一梯的蜿蜒而下,而且田里有不同的作物都长得很好。

    魏慎更是惊讶了,这里山高水少,而且山上边显然是没有看到水塘之类蓄水的地方,这些水田却怎么来的呢?岭南虽然雨水多但是不可能几天下次雨啊!

    魏慎来好奇,不由自己放开毛驴来,让魏喜牵了,自己便顺着梯田一路走来,不时蹲下看田里的泥巴和水分情况,果然是一块块的梯田每块都是水分充足。常三两个人也不懂只有老老实实跟着,魏喜却牵了驴在一边!

    走了一阵看了一阵,不时间就看到一条两尺来宽的水沟出现在眼前,它在山体边蜿蜒延伸,这水沟依山而就,有些地方藏在灌木丛下,有些地段消失在大石后面,有些地方显然有人工修饰的痕迹,但是都连绵不断的在一起。

    魏慎来就是个聪明的仔细看罢,哈哈大笑:“我懂了,我懂了!”常三两个人莫名其妙的看着魏慎一身泥巴一脸高兴!

    常三看魏慎高兴,似乎记起来了什么,凑近了:“这里以前是没有这水沟的,当初来选地方的时候!据朝廷派来的官老爷就是看中了,才选中让大家在这里建房开地。那些乡民都不愿意开这山坡上的荒地,没有想到那个大人领着乡民爬到那边山上,找到一条瀑布两三天就引了这条水沟来,没过几天功夫这些荒地便变水田了!“常三有些得意了卖关子的得意洋洋的看着不懂的魏喜,但是看着魏慎盯着自己只好尴尬的马上又接口。

    他指着右边远处那延绵一体的山道:“那边远处的山上长年累月有条沟,流水不大但是有条瀑布,都直接流到那边的海里去了,而这边你看看这山体边上天生的一片斜斜土沟,虽然不明显但是正好连着那边了,那个老爷就让他们开了这条水沟夯紧了泥巴,那水就引过来这边了,但是让人惊讶的是他没有让水往这边开的梯田直接往下流,而是只允许很少的定期放一点点的水,其余的便把这条水沟多余的水,引导到十多里外另外一个村子里去了,那边有个天然的湖哩!没有想到这片高坡开辟的梯土竟然变成了良田,朝廷有规定这些自己开辟荒地的水田,只要不刻意破坏山林造田,就算乡民自己的永业田,而且自开辟到五年后朝廷才征收授业田一半的税收,这些乡民都高兴的不行了,就是的也很心动啊!”

    魏慎心里激动的不行了,他擅长水利开发和利用,他更是自然知道像这种政策前所未有,这种益民的举措直接可以导致国各地农田增加,虽然暂时国家没有明显收益,但是老百姓却受益匪浅,不出几年国家的税收自然会大大增加而不会直接损害老百姓。

    看着这条水沟魏慎的心里更是激动,常三不知道这条水沟现在的意义,魏慎却知道这意味着不但这片水田自此不会干涸,而且因为它的平行流着水线,会惠及到远处的村庄,沿线这水沟以下不管有多少荒地,此后都会变成了良田!

    真不知道这方法是谁想出来的,但是简单适用意义远大。而且可能会在历史上被重彩一笔。魏慎心里沸腾了起来,为官一任需要功绩,造福万民这就是功绩!但是魏慎没有在县里的以往资料里看到这件事。魏慎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想想在一些缺水的地方如果可以用这种方法去保持保存水量,这将是什么意义!魏慎几乎不敢想像了,马上让魏喜拿出来纸笔飞快的记录抄写这周围的环境起来。

    随着下到山脚来,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各种各样的作物!因为这些农家都挨着海边也不远,甚至都可以看到海边沙滩上有条大木船。魏慎没有走到那边去看船,而是看到不少人在一片水田边上指指点点,似乎正准备劳作,看他们的衣着就是这里的农家。

    魏慎让魏喜拴好毛驴,便领着他们一起也往这边水田边来了,随目所见这些水田的泥巴都已经翻耕,搅碎处理过了,浑水的田里显然准备种植作物。

    渐渐的近了就可以看到这些水田里,有些地方已经撒开了一些束成一把一把的,足有五寸多长的青草一般的绿苗秧子,魏慎不是土包子,知道这些秧子是闽国现在普遍栽种的稻苗,据这种稻苗是从交州传过来的,大汉也有少量种植,它们五十多天就可以收割,而且产量不菲!

    还离着大家一块田的距离,魏慎不敢唐突了,看到一个年轻人正在和两三个老人认真的着什么,这个年轻人手里拿着几根秧子,那几个老人一脸恭敬的神情听着这个年轻人话。而这个年轻人也穿着农家的土布衣物,魏慎看他却直觉气宇轩昂,偏偏他满手泥巴光着脚。

    他身边还有几个人也细皮嫩肉的,但是也穿着农家衣物,其中有个粗壮的高个农家汉子,双目炯炯有神的朝这边看了过来。魏慎没有畏惧的微微一笑,朝他礼貌的点了点头,看他们在话便没有出声打扰。

    这时候魏慎便看着这个年轻人竟然把自己的裤腿挽高了,然后大步走进了那水田里去,拿了一把束着的青绿的禾苗,分开后捏了一两棵单株,然后心的用右手三个指头把着禾苗插入了那混混的泥水里,只见禾苗稳稳的站住了,他便依次的分开距离四五寸插了一排。然后他再分开七八寸插第二排,这样他不一会儿便插种了一大片,他没有停一边插种,一边和那些老人着插种的方法。魏慎隐隐已经听的很清楚了,知道这个年轻人是在教这些人栽种这种禾苗。

    一旁的老农心的看着他操作,神贯注的学习,脸上一直带着笑。一会儿年轻人直身问他们会不会的时候,他们连忙懂了,却又问了一些禾苗管理和水利的问题。魏慎在一旁听了却是完不懂了,心里却是来惊奇,因为这些农家的都是中原官话,而这个年轻人官话也很流利。但是看这个年轻人显然不是一般农家人物,便也一直静静的在一旁看着。

    年轻人便走到田边自己把脚洗干净了,也没穿鞋就含笑问身边的那些农家懂不懂,大家都笑着会了!魏慎煞是好奇,看他站在田边上便忍不住走过去几步,遥遥的拱手问礼!“这厢有礼了,看公子熟知这些农作物的操作方法,某家是这东莞县新来的佐吏魏慎,想向公子讨教一些农家作物的问题!不知道公子可否指教!”

    年轻人还没话,他身边那个粗壮的汉子便欲制止魏慎,年轻人一挥手那个汉子便退到了一边。年轻人身边几个农家老人是见过常三的,有几分记忆的在年轻人耳边了几句。年轻人一直含笑,这个时候他淡淡的到:“难得难得,老爷是县里的官老爷,有什么事应该在县里,何况现在又不是例行回访的时候,不知道老爷怎么有时间来这乡间村了!”

    常三刚刚想话但是看魏慎要,便知机的止住了话头,领着魏慎慢慢往这边走近了。离着一些距离魏慎使了个眼色,拱了拱手朝年轻人道:“某家自幼秉承家学,对水利和农业十分钟爱,一心只想凭所学为国家做些事情,此次皇帝隆恩眷顾,使得某家如愿来的东莞,某家一路来得这德胜营以后所见一心欢喜,朝廷所实行的这些举措果然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哩!尤其刚刚某家一路所见更发现一项可以令我大汉留名青史的大好事,决定自此多收集各种利国利民的技巧编辑推广,让大汉的子民此后多多受益,如果可能就是以后整个中原地区,也会受到我大汉的影响哩!某家观公子一定熟知作物,便想和公子交流一番,望公子不吝指教!”

    这个年轻人哈哈大笑:“如此甚好!魏老爷请过来一聚!”他已经迎了过来,魏慎连忙几步赶上去,把了年轻人的手和他一起走到了那宽一点的田埂上。

    年轻人便问魏慎刚刚的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事,魏慎便滔滔不绝把刚刚在山上看到的水沟的好处告诉年轻人,更出来如果水势不够高时水车的利用,堰塞蓄水的秒用。而这个年轻人果然也是深黯农业,出来的见解让魏慎大为佩服。

    两个人一时投机不由慢慢走到了一户农家院前,这户农家主人正在这群人里,虽然看似农家一般,却也颇有几分知书达理。把一帮人迎了进去,魏慎也没有在意和年轻人牵手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