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学网 > > 将门娇女之冷王悍妃 > 第323章 夫妻与母子

第323章 夫妻与母子

    老侯夫人还真不知道,下意识便道:“为什么?”

    “为什么?”罗荣又痛又恨,一字一句道:“当然是因为楼太后本就属意小妹生下的孩子,有定国侯府和镇国将军府辅佐,皇室再兴盛个百年不成问题!”

    所以是不是亲生的跟这事儿有屁的关系,只要定国侯府和镇国将军府还在,谢琳就永远都翻不起风浪来!

    老侯夫人张了张嘴想说话。

    罗荣直接冷笑道:“至于您说让小妹别生孩子和找姨母斡旋,我怎么记得谢琳与先帝的事情刚刚事发,您就做主与姨母断了关系,并让秦家将姨母一房逐出了秦家?”

    这下老侯夫人是真的说不出话来了。

    但罗荣难得找到机会与他开诚布公的说话,反正火也发了,索性再彻底些,于是道:“所以您应该反过来庆幸有阿衍的存在,若非如此,罗家说不定早就不在了!”

    “可你父亲与妹妹是因他才……”老侯夫人的气焰终于弱了下去。

    罗荣抹了把脸,再次打断她道:“母亲,您清醒点,莫说父亲和小妹的死与阿衍无关了,就算他们真的是因阿衍而死,我相信他们也不会怪罪阿衍,因为阿衍是小妹好不容易才怀胎十月生下来的。

    他们母子相依为命在凤栖宫过了五年,小妹宁死都护着他,父亲愿意护着他,我也愿意护着他!您只觉得父亲和小妹死的冤枉,那阿衍呢?

    小妹死的时候他才多大,一夕之间丧母,父亲视他为无物,谢琳想置他于死地,皇宫里到处充满恶意,他孤零零一个人,难道就不害怕不无辜?

    从一开始,定国侯府上下就身在局中,无论你我、父亲还是妹妹,亦或者阿衍,我们都是皇权博弈的棋子。权利诱惑倾轧之下,就没有不死人的,否则你以为镇国将军夫人是怎么死的?

    蔚家军三十万够威风了吧,肃南王府雄踞一方背景够深了吧,可镇国将军夫人还是死了。这就是皇权,只要能看得到利益,有的是人铤而走险!

    若您去了安平镇还是和以前一样,旁人顶多说几句阿衍的闲话也就罢了。

    可若是您去了以后挑阿衍的刺,将不满和怨恨挂在脸上,您让阿衍心里怎么想?他会不会难过,会不会有人专门盯着您的路子给阿衍找不自在,会不会趁机加害于他?

    定国侯府如今虽不在了,可罗家人还在,罗柏和罗桢又在军中,您说您那边真出了什么差池,他们会不会受到影响,罗家会不会真的因此而一蹶不振?”

    这番话说得十分透彻,老侯夫人就是想听不懂都难,但她的脸色却比方才还要难看。

    原因无他,罗荣说的话,她以前也不是没有想过。

    只不过人都有劣根性,比如遇到不愿意接受的事情时,习惯性逃避。

    比如意识到自己犯下错误不愿意承认时,自私懦弱的将错误转嫁到比自己弱小的人身上。

    罗皇后死了,老侯夫人一开始是震惊,再是伤心,伤心完其实是有反省过的。

    当时她曾想过,若不是她没有识人之明引狼入室,兴许女儿就不会遭到谢琳的背叛;若谢琳在背叛女儿后,她劝阻女儿进宫时的立场再坚定一点;又或者女儿进宫后,她能多教会她一些后宅女子的生存之道……

    总之,若是她做得再多一些,若她不是被后位迷花了眼心存侥幸,兴许后来的事情都不会发生。

    就拿阻止女儿进宫一事来说,当时昭兴帝与楼太后俱在,只要她舍得,凭着定国侯府几代人积累的汗马功劳,两人的婚约未必就不能解除。

    毕竟,当时是圣元帝犯错在先。只可惜人死如灯灭,就算她有再多的想法也无济于事。于是她自然而然的迁怒到姜衍身上,打着礼佛的名义躲在后宅闭门不出。

    但谎言就是谎言,总归有被戳破的一天。

    有时候就连老侯夫人自己都觉得自己长久以来坚持的想法像个荒唐走板的笑话……可这笑话对她来说一点也不好笑,先不说心理上能不能马上转过弯来,单面子上就过不去。

    罗荣也没管她,若在今日之前,他或许只耐心劝说一番便罢。

    可惜没有如果,老侯夫人竟然连与谢琳姜泽两厢安好的想法都曾有过,他怎么放心让她就这么去安平镇?万一被其他的人蛊惑了呢?

    顿了顿又道:“母亲别怪儿子话说的难听,俗话说忠言逆耳,儿子这也是为了家里好。接下来要面临的困局还会有很多,咱们好不容易在西海郡安顿下来,不努力怎么给父亲和妹妹报仇?”

    “说来说去还是为了他……”老候夫人低声嘟囔道:“别以为我不知道。”

    罗荣叹了口气,“母亲知道就好,儿子很高兴。”

    “你这是高兴的样子吗?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还远着呢。”老候夫人冷哼了声。

    罗荣不以为意,“儿子高兴是因为母亲终于意识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了。”

    老候夫人又气又怒,干脆闭上眼赶人,“也罢,我说不过你,你走吧,我累了。”

    “那母亲好好休息。”罗荣也不勉强,理了理衣袖起身道:“天气还凉,母亲可千万要多注意着些。”说完跳下马车,又是一副笑眯眯温和样。

    “回来了,要不要吃点东西?我让二妮用青菜和肉糜熬了些粥。”王氏与罗荣感情甚笃,又是个精细人,见他回来立马递了张帕子过去。

    罗荣接过来擦了擦手,颔首道:“用点吧,你吃了没,怎么没先歇着,让你别等你偏不听,等到了安平镇还有的你忙。”说着吩咐二妮道:“给你家夫人也盛一碗。”

    王氏也不拒绝,朝二妮点点头,这才问道:“母亲可歇下了?我本是想给母亲也送一份过去的,都盛好了才想起母亲平日里茹素,要是母亲没歇的话,我让二妮再熬一份。”

    “不必了。”罗荣握住她的手,摇头道:“母亲已经睡下了。”

    “这么早?”不应该啊,王氏诧异的挑挑眉。

    俗话说旁观者清,她对老候夫人的感情跟罗荣不一样——婆媳关系本就需要小心维系,相处起来难免要格外周全谨慎一些。

    有些时候甚至会用挑剔比较的眼光去看对方,因此对老候夫人的了解要相对多些。毫不夸张的说,她对老候夫人的想法和作派不说了解个十成十,七八分还是有的。

    罗荣想给老候夫人说什么她心里有数,就老候夫人那性子,没翻天覆地的吵起来已是万幸,又怎么可能睡得着?

    罗荣很少瞒她,尤其事关后宅,不由得深深地叹了口气,“估计没睡着吧。”说着接过二妮递过来的粥,慢条斯理的吃起来,边吃边将方才发生的事情一一说了。

    王氏听了险些惊掉勺子,干脆放下碗道:“母亲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简直刷新了她的底线,说句昏聩都不为过。但有些话罗荣能说,她却不能,真说了翻起旧帐来就是无德不孝。

    “是啊。”罗荣唏嘘道:“别说你了,就连我都不敢相信。”罗荣放下碗擦了擦嘴,“记得我小的时候,母亲还管着外面的生意,分明是个从容有度又温柔宽和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变成了这样。”

    王氏在心里细细忖度了一番,拍拍他的手道:“谁说不是呢,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母亲的传闻,以一介女流的身份掌管着秦家大半生意,嫁给父亲后又将府中上下打理的紧紧有条。

    最重要的是,生下了你和小妹,教养的一个比一个出色。

    哎,我估摸着还是小妹和父亲的事对母亲的打击太大了。

    毕竟定国侯府的底蕴在那儿,小妹也样样出色,父亲更是铮铮铁骨的大将军,却不曾想被个处处不如人的谢琳给害了。这事儿搁谁身上估计都不好受,换成是我,多半还不如母亲呢。”

    罗荣心里好受了些,淡笑道:“若换成你,你会怎么做?”

    王氏不假思索道:“我估计会想办法把谢琳杀了吧。”

    罗荣啼笑皆非,“想法很好,却未免太不切实际了些,她身边重重守护,轻易不出宫门,要真那么容易,我早就去做了。”

    “所以我才说我不如母亲,我不能忍。”王氏宽慰他道:“你也别往心里去,这未必就是母亲的本意,人被气狠了,钻牛角尖也是有的。好在事情已经说开,相信很快就能想通。”

    就是想不通也不要紧,她别的能力不好说,管家却是熟门熟路的,难道还能输给个老太太?

    那必须不能啊!毕竟她丈夫儿子全都跟着姜衍混,要是姜衍不好了,罗家又能好得到哪里去?

    罗荣微微点头,“你平日里能劝的时候多劝着些,我不求她能跟阿衍培养多深的感情,只要面子上能过得去就行了。”

    王氏在心里暗暗腹诽,就老候夫人这十年来对姜衍的所作所为,还想培养感情,做什么美梦呢!见了面不直接撕破脸已是极限。

    但嘴上却不能这样说,“老爷放心,我心里有数。”大不了不让他们见面就是了,免得一不小心捅娄子。

    王氏其实是有些怀疑秦家家学渊源的,毕竟有现成的例子摆着,从秦老太君算起,到秦丹阳和秦宁馥几个,再算上老候夫人,这些都是秦家女,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不是在净干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罗荣动容道:“那就辛苦夫人了。”

    “老爷说什么傻话呢。”王氏嗔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我是罗家的媳妇,咱们夫妻一体,你在外面为我和孩子们遮风挡雨都不说苦,我照顾好家里是应当应分的事,又有什么苦不苦的。”

    “好好好,是为夫说错话了,还请夫人千万别往心里去。”罗荣笑着告罪,转而又说起别的,“那夫人觉得西海郡如何?”

    王氏闻言愣了下才道:“很好,我从没想过能走这么远。”这是王氏的心里话,女子无论嫁人与否,从小困在后宅,很少有出门的机会,出远门就更少了。

    有些远嫁的,到死都回不了娘家。她命好,娘家就在京城,但平日里也是不出门的。

    这次离京虽说仓促,在外人看来灰溜溜的,甚至有些狼狈,可她却不觉得。

    上京城固然繁华,却像个牢笼,哪有西海郡自在!离开了上京城那摊子污糟事,她心里十分痛快。

    想着不由掀开一侧的窗帘,微微笑道:“天地辽阔,银月皎皎,就连天上的星星都比上京城多些亮些。就更别提白日里了,草原一望无际,天空碧蓝如洗,和风清爽宜人,我还是头一次见识这样的风光,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罗荣骨子里便喜爱自由,闻言欣喜道:“夫人喜欢就好,我以前游历的时候就在想,有机会一定要带你出来走走,也不枉费来这世上一遭,只可惜一直没找到机会。

    如今可好,虽有些不尽人意,但也只是一时。

    这一路走来,各处的变化夫人也看到了,阿衍和蔚家那小丫头将西海郡规划的很好,估计不出两年,就能看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时候我再带你好好领略这西北的大好风光。”

    王氏赞同道:“是啊,这两个孩子聪慧且有胸襟,有他们在,西海郡的百姓将来不愁没好日子过。”

    西海郡的具体规划王氏并不清楚,但他与罗荣夫妻多年,耳濡目染之下,多少能看出些。

    菊山县的城墙就不说了,单从九曲河道正在扩建的码头与塘坝县新开垦的土地,就能看出两人的动作不小,再加上罗荣要留在乌拉县,王氏已经在心里将姜衍和蔚蓝的计划猜了个七七八八。

    若非如此,她也不能放心让罗柏留在菊山县。

    罗荣点点头认真道:“不过,西海郡的底子到底要薄弱些,再加上气候和环境,头两年会比较艰苦。”

    “这算什么。”王氏不以为意的摇摇头,“老爷别怪我妇道人家见识短,叫我来说,不下苦功夫就没有收获。就是建个房子还得先夯实地基呢,头两年艰苦算什么,只要有太平日子过,就是再多艰苦几年十年也是值得的。”

    罗荣眉眼含笑,“夫人看得长远。”

    “老爷可别夸我,我这人务实。西海郡虽说是阿衍的封地,却得来不易,说是从谢琳和姜泽身上撕下来的也不为过。别的大道理我不懂,但我知道咱们和阿衍是绑在一起的,只有阿衍的日子好过了,咱们的日子才好过。

    这么说也不是图阿衍什么,只是老爷这些年实在是过得太煎熬了。我和母亲在内宅倒没什么,左不过被人说几句闲话不痛不痒的。可老爷和两个孩子还得在外行走,我就想着这处处被人打压掣肘的日子好快些有个头。”

    王氏说完眼睛都红了,她跟罗荣的感情一向很好,外面的流言蜚语她又不是没听过,时常能听到讥讽嘲笑定国侯府的,这些话在姜衍回京前尤盛。

    就连她这个不怎么出门的内宅妇人听了都觉得委屈,更何况罗荣和两个儿子?

    “让你受委屈了。”罗荣握住她的手紧了紧,软了声音道:“放心,都会好的。”

    他相信这一天不会等得太久。

    王氏收住泪点点头,反握住他道:“不,我不委屈,只要咱们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在一起,就是吃糠咽菜我也乐意,能嫁给老爷是我的福分,上京城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我。”

    罗荣性情温和,又对她体贴,成亲二十余年从没跟她红过脸。

    虽说定国侯府这些年的境遇不好,但罗荣既不在外面花天酒地也不纳妾,她自己又生下两个儿子,儿子还很出息,她是真没什么不满足的。

    罗荣闻言笑了笑,调侃道:“放心,不会让你吃糠咽菜的,就是你想吃,估计也没有。”

    王氏诧异的瞪大眼,“那吃什么?”

    “当然是吃肉了。”罗荣哈哈大笑,笑了两声又想起才呛了自家老娘一顿,怕被听到了不好,遂温声道:“之前急着赶路也没跟你说,趁着有时间,我跟你说说西海郡的具体情况。”

    “好。”王氏一面点头,一面吩咐二妮将碗筷收了。

    罗荣这才细细道:“西海郡地域十分辽阔,但土地贫瘠,气候也相对严寒,昼夜温差极大,所以蔬菜和米麦很少有人种植,种青稞的倒是多一些,做成青稞糊糊和粑粑。

    像蔬菜和水果,夏秋季节还好,到了冬春两季就不容易了,尤其是大雪封山的时候。

    有点底子的人家,冬天的时候都会在炕头用木头做个长条架子,往里面种些青菜。家底一般的,会在秋季的时候囤些白菜萝卜,再做些腌菜。还有一部分特别穷的,用才菜干糊弄糊弄也就过去了。

    至于米麦,行商贩卖过来后价格不菲,所以能在西海郡吃糠腌菜,已经算是很优渥的生活了。但西海郡的牧民很多,因为盛产牛羊,所以吃肉反而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