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学网 > > 农门凰女 > 第772章 叶大人的效率

第772章 叶大人的效率

    第二天早上,衙门刚点卯,今天要审的两桩案子就张了榜出去。

    有闲人来看热闹,看到上午要接着审昨天上午的案子,都觉得惊讶。

    以前的城守能在一月之内审完一桩大案,都是极厉害的了。

    这叶大人的效率,未免太快了些?

    更让大家惊掉眼珠子的事,很快就发生了。

    王家这次可是拿出了十足的诚意来了结此案。

    当杨家人与昨天被传唤到堂的伪证诸人到后,叶子皓正要让捕快去传王家被告主犯。

    忽然衙门外就喧闹起来。

    原来是王家家主王成业亲自押着身穿麻衣背负荆条的次子来了,一边走还一边拿着藤条在抽打、责骂。

    王成业也不知是懊恼、气恼还是心疼,已是红了眼眶、老泪纵横地边抽打边骂他次子王瑞。

    估计这场忏悔的戏是从城东王家出门就开始了,因而今天来看审案的人比昨天还要多,一路随着王家父子而来,挤得衙门前小广场都人满为患了。

    王成业一路拽着儿子到了公堂上,才气喘吁吁地先给堂上端坐的叶大人行了礼,又自请让孽子再给杨恪的父母磕头,之后再审案。

    叶子皓自然没有意见。

    王瑞也收了跋扈的姿态,跪在地上就趴转了身,朝杨明达夫妇磕头,哭道:“对不起,当年轻狂不懂事,犯下大错。”

    “但我只花钱告了假案,杨恪之死真与我无关,我再坏也就是拿钱砸人,断不敢相害性命。”

    “当年我原是想让杨恪吃点苦头,只要郑氏愿意改嫁,我便饶过杨恪,断然不会让杨恪被流放十年。”

    “我若知道杨恪会死,定不会做这意气之事,就算下到大牢里也能保下一命。对不起,此事皆因我而起……”

    这王瑞今天到是很会说人话,说得情真意切、眼泪汪汪,悔过之心溢于言表。

    也说得杨家夫妇在堂上啕嚎大哭,怒骂王瑞混帐。

    叶子皓坐在堂上冷眼看着,暗想这王家人昨夜是练过的,这话说得真溜。

    不但认罪、认错,也将自己从杨恪之死里干脆地摘清了。

    他们承认是判了流放才造成了杨恪之死,但杨恪之死绝对不是他们做的。

    认了小错以圆此案情,但杀人之罪绝对不认。

    断尾自救,也是花了些心思了。

    王家宁愿如此,可是怕他查出杨恪之死真的与自己有关?还是怕自己借查杨恪之死栽赃给王家?又或者是怕他因王家小妾得罪而报复王家,借此案追查王家与前任城守的其他勾当,更拖出“朝堂里有人”?

    王家的顾虑,从昨天的求情配合以及今天的表现来看,是很明白的。

    但一案归一案,今天王家来和解,只要杨恪之死查不到杀人实证,他昨天给出的处理办法,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公堂上,因为王瑞的悔过,听审的百姓们议论纷纷,情绪也是激动起来。

    不久,骂王家仗势欺人、有钱买官下黑判的话就纷纷响了起来。

    王成业怕事态超出控制,立刻又挥着藤条上前继续抽打自己的儿子,怒斥他混帐!要将他赶到寺庙去当和尚吃斋念佛,好好反省自己的错误。

    没想到王家主说出这样的话来,门外的声音才渐渐安静了不少。

    “大人,孽子犯错在先,虽不杀伯仁、伯仁到底因他而死,王家用家法逼问过这孽子,就如他今天所说确是如此。”

    “王家上下也知大错已成、无力回天,心下难安,今天小民亲押孽子上堂,愿向杨家赎罪。”

    “王家当年并不知孽子还有这内情,只当口角冲突,又有衙门判案,也未在意,当年杨家放铺搬家,王家只是秉着生意人行事收了铺子。”

    “如今也无颜再经营那间玉石铺,愿还给杨家,再赔偿一百万两银子,略表补偿,另为杨恪修庙塑金身,供香火、助登极乐。”

    “王家上下不敢奢望杨家能原谅孽子之错,唯愿一尽王家忏悔之心,另让孽子守庙赎罪,求大人成全!”

    王成业说得动情,便朝堂上跪下了。

    堂下听审的百姓们个个惊讶地望着跪地之人,一时除了杨家人的哭泣声,竟不再有人说话。

    “既如此,涉事之人便将当年之事仔细供述清楚,当堂画押,案情清楚,本官才好结案。”

    叶子皓可不管王家自请的那些内容,更不会同意王家想用修庙塑金身来换取十年流放。

    王成业见叶子皓神色平静,也不知这位年轻的大人作何想,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尽心去做好这件事了。

    他从地上爬起来,又拽着王瑞跪下,空舞着藤条勒令他如实招来。

    王瑞便哆哆嗦嗦将经过说了,与杨家所述到无二致,一干证人也都对上。

    那些做伪证之人都是收了王瑞的银子,到不是实际参与了多少,但他们的伪证也是帮凶,因而一样要判。

    书吏几人做好口供之后,交给叶子皓过目,再拿去给各人签字画押,就算认罪了。

    之后,叶子皓便如计划所判,只不过在判流放时语气顿了顿。

    王家父子与堂下堂外之人都悬着心望着叶子皓,叶子皓却看了杨明达一眼。

    “王家虽愿为杨恪修庙塑金身,也要看杨家愿与不愿,本官原想判王瑞流放杨恪当年之地十年,以报还报,今见王家确有悔意,也愿做个和事佬,化解两家恩怨。”

    “但本官一向主张,做错了事就要担责任,若无担当,何而为人?因而,是否修庙,交给杨家选择,守庙赎罪便免了吧,流放是一定要流放的。”

    之后,他便看着杨明达而不再说话。

    “大人所言甚是,杨家不要王家修庙、不要罪首守庙,坟前磕头认错便可。”杨明达也有自己的想法,立刻上前说道。

    “大人还了我儿杨恪清白,又判王家还宅还铺、赔偿一百万两,杨家也不想冤冤相报,愿在今天结案,了清两家恩怨。”

    这是杨家的选择,他们只要达到这个程度便能消怨,其他的,交给叶子皓。

    王成守能为首富自然精明,听出了杨明达的话意,心中暗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