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一件事情,和理性的去做一件事情,那是两码事。
这件事情看起来非常的正常,可是往往这样正常的事情在最终都会显得不太正常。
方中愈有他的坚持,所以汪雨辰在这个时候没有过多的话语。
不过他刚刚表明的意思那就是大人实在是太过着急,也太过理想化了。
怎么说呢?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能够做到如今这个地步,是多方博弈后的结果。
那就是大家都在等待着,只要自己还能获取更多的东西,他们基本上不会突破现在的棋盘。
方中愈现在所做的事情恐怕就会引起大的波浪。
“雨辰,无妨。
你的担心没有错,既然如此,可以按照你的方式做后续的准备。
其他的事情我也不会去管,既然你担心,那就按照你的意愿去把事情做好。
在我看来,也许确确实实太过乐观了。
可是有些事情还得有人开口去做,我不做,留给后人,他们也不会有太大的胆子,既然如此,就从我开始吧。”
他懂雨辰的意思,方中愈又何尝不懂,就算是在后世的21世纪,一部强大的律法都没有办法保证整个国家的所有方方面面,依然会有无数的恶人存在。
就算是科技发展到后世那样强大的地步,也依然没有办法杜绝所有的犯罪。
强大的国家依然要保持更加强大的暴力机构,比如军队,比如公安系统,又比如大量的协访人员。
这都足够证明人性实在是太过复杂。
复杂到,不管他们怎么努力,最后可能都没有办法获取到一定的帮助。
也没有办法完全抑制住人性,本来的恶。
“既然如此,我会按照我的想法和他们讨论,然后布置下去。
大人,我还是希望您能清楚,这一次咱们做的事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也知道当然您联系了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
可其他各部的大人您还是要去拜访一下,获得他们的支持。
毕竟他们在朝廷和地方上有着大量同门学生,这些也都是一股大的力量。
如果到时候他们选择反对,一定会引起地方动荡的,这一点希望大人能清楚,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接受您的思想。
他们有自己的的派别,虽然不至于做出什么叛国叛家的事情,可时不时的来一些不好的事情,咱们也是经受不住的。”
汪雨辰这也算是给方中愈打好预防针了,毕竟方中愈其实还是交好了不少人。
不过地方上的事情和人物实在是太多,方中愈也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去交好。
所以这也算是告诉他,有些事儿是脱离了他们的掌控的,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这一次基本上都能看出来了,有哪些人愿意跳出来,咱们去找他们谈就可以了。
再不济我不相信每一个人的屁股都是干净的,大不了,找他们来锦衣卫谈谈,总是能够说服他们的。”
这是方中愈的想法,不过这也确实是很霸气,方中愈从来都不担心这些事情,因为他能用最简单的事实来把所有人都搞定。
方中愈最大的幸运就是,他不需要时时刻刻都处在皇帝的高压之下,因为他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其他的诸位大臣可能还需要做事考虑一番,不过方中愈年纪在那里,后面又有大量的力量支持,自然不会出现更大的波浪。
“是,大人。”
汪雨辰叹了一口气,心里也不得不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
看来接下来一段时间锦衣卫要过得比较艰难了,甚至可以说他要让手下的人收敛一些。
锦衣卫现在能够抓住其他人的把柄。
其他人自然也能够抓住锦衣卫的把柄。
他们有他们的做事方式,可是如果当别人用他们的做事方式来对付他们的话,可能就会出大的问题。
所以这个时候汪雨辰想到是不是,要改变一下,或者说再通过其他的方式把锦衣卫内部的事情加紧一些。
之前内部调查组其实一直都在针对锦衣卫内部作整顿,如今看来力度还要加强一些汪雨辰这样想到。
方中愈这样把权力放给他,也是因为对他有着绝对的信任,汪雨辰如今全家都在京师,除了一部分族人在老家以外。
大部分人如今都已经在京师里安顿下来了。
汪雨辰的家人,特别是他的妻子之前,曾问过自己的丈夫,为什么一定要来到京师?
他告诉自己的妻子,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如今的权力太大。
权力太大,自然要把家人留在京师,这样才能让陛下放心,让大人放心。
那个时候他的妻子还有一些茫然,毕竟锦衣卫如今给予了他们这么好的生活,不可能会做什么事情,况且这样想岂不是方中愈大人于不义。
更何况小方大人有没有那样的想法都开始讲说了,自己的丈夫如果这样做了,岂不是授人以柄。
汪雨辰那个时候只是告诉他一句,大人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要先做这样的事情,让他们满意,让他们放心。
汪雨辰做了这样的表示之后,下面的各个千户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基本上都也这样做了。
虽然没有那么集中,可在京师和京师附近也表明着他们对锦衣卫毫无二心,能够时时刻刻的受到朝廷的监督。
当然这些人的安全也是受到保障的,锦衣卫有专门的保护部门。
那些经验丰富和受到伤害的,老兵从前线退下来之后自然会受到锦衣卫的供养,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保护锦衣卫的家人。
这一点锦衣卫内部从来都没有怨言,因为保护他们就是保护自己。
如果敌对的力量对他们的家人作以打击的话,谁也不能确保到底会出什么事,所以这里面花的钱财物都是非常巨大的。
锦衣卫能够有这么大的凝聚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在这个上面,谁也不可能就这样把他们的人都抛弃掉,方中愈担不起这个重任,其他人更加担不起。
所以说,这就非常重要了。
细节决定成败很多人都不清楚,就因为到底是怎么操作的。
可有一点他们很清楚,那就是锦衣卫的福利待遇真的不差。
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锦衣卫内部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流程。
可是有这么多的人愿意为锦衣卫做事,有这么多的人愿意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去帮助锦衣卫,扩大权力掌握情报。
这也就说明锦衣卫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开始在这件事情上帮助他们。
汪雨辰开始积极安排接下来的事情。
锦衣卫内部又开始了一阵忙碌之中。
京师里所发生的事情越来越热闹。
百姓们开始意识到,似乎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之前他们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可是如今,有了。
锦衣卫的行动影响到了很多的部门。
应天府衙门开始让衙役们小心从事。
京师附近的卫所也开始大批量的执行巡逻任务。
这也让更多的百姓开始意识到,确实是有大事发生了。
方中愈这几天频繁的进宫。
不知道他到底在做些什么,其他人也都在大量的猜测。
毕竟有些人有自己的渠道,虽然没有办法弄清楚具体的情况,可多多少少也能获取一些内部的消息。
然后来判断自己该怎么做,再加上兵部尚书,齐泰是知晓内情的。
有不少人来找他打听消息,他也只能说不知道,这个时候要是泄露半句,多少是不太有利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的选择,没有让方中愈有太大吃惊的地步。
之前皇帝选择支持是因为方中愈现在所给予的,确确实实是建文皇帝朱允炆所要面临的实际情况。
建文皇帝朱允炆的选择在方中愈看来是正确的,这个时候皇帝对于外面的世界有的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
朝廷的探索队和大量的官方船队,开始沿着南海向下,一直去拜访那些国家。
这个时候建文皇帝朱允炆就已经开始让整个大明帝国处于最高层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以前是骄傲的,那个时候他意气风发,甚至什么都瞧不见。
可是那一场大败让他明白了有些事情,不是光知道不是身份尊贵就可以的。
所以后来他有了改变,这种改变也帮助他成为了如今最好的建文皇帝。
“中愈,你看见了吗,这是朕的江山,是太祖高皇帝传下来的江山,如今已经变得空前辽阔,以后将会更加的辽阔。”
建文皇帝朱允炆非常的兴奋,在他的面前是一副放大版的大明混一图,里面囊括了如今朝廷军队所占领的最新的土地。
开平卫一直往北,哈密味一直往西,云南还要往南,北方还要往北,大明北洲,大明南洲,甚至是东番。
如今这些地方都是大明的势力,统治之下当然有些是名义上的,不过暗地里朝廷也已经控制了那些地方。
甚至可以说,朝廷真的要对他们做些什么的话,那些人根本就毫无抵抗之力。
“陛下曾看见了,这就是陛下统治下的大明帝国,帝国疆域辽阔。
如今更多的是需要官员治理百姓,朝廷也需要更多的百姓来繁衍生息壮大,帝国的经济让更多的百姓过上更加优异的生活,这一点臣一直都没有忘记。”
建文皇帝朱允炆非常的兴奋,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这幅地图是最近宫中的内府司刚刚做出来的,当然更多的是采用了宣传部和如今兵部的资料,才能做出这么大一幅图来。
“中愈,朕其实很兴奋,这些年来我们都清楚的知道帝国经历了哪些艰辛。
虽然表面上看来帝国一直在源源不断的前行,可是朕知道还有无数的人在默默的付出。
肃王叔上了折子,他已经不愿意在这封地待着了,希望一路往西,替大明打通西域之路。
这一点似乎也是之前你跟他讲过的,那个时候他可能还想换封到其他的地方,朕没有允许。
如今时机已经到来,更希望能让他往西。
你觉得呢?”
这算是问政了。
建文皇帝朱允炆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和方中愈说话了,因为之前都是方中愈一直在建议张建文皇帝朱允文做好所有的事情,由建文皇帝朱允文来做一个决定。
但是现在却是皇帝主动来向他求的建议。
方中愈听到这话就想起了肃王,那一位名声并不差的王爷,在西北吃了多年的风沙,就算是如今,境内百姓也是非常的安宁。
处置边境上的问题也做的非常的好,这一段时间对于草原部落的安置也下了不少的功夫。
之前方中愈去西北的时候也确实跟肃王好好聊过,这个时候大致也确认了肃王爷的想法,肃王妃也来到京师,做了不少的工作。
“陛下,既然王爷有这个心思,那么臣认为可以选择支持。
一路往西,沿哈密为外出,确实会有不少的地方可以纳入大明的领土范围,朝廷不仅要安抚当地的百姓,同时也要加大汉家百姓的迁徙,让他们有更多的人去往那里繁衍生息。
陛下既然提到了哈密卫,那就提升哈密卫的地位,在那里筑造一座军事重镇,替帝国永镇西北。”
皇帝既然有这个打算,方中愈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之前他曾经想过,如果白白放弃了哈密卫和附近的几个卫所,那可能就会使大明的力量完全收缩,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这个时候顺便提出来,皇帝也不会太抵触。
“可以,你和兵部好好研究一下,如果那你能够打造成为一个军事重镇,再好不过。
况且有军事的地方,自然也要有贸易之城。
在那附近你再选一座进行经济贸易吧。
朕知道,没有贸易的话根本就养不起这么多的兵。
朝廷不可能一直供养着他们,这么远过去,钱粮耗费都是无数。
这一点朕还是知晓的。”
“是,陛下。”
皇帝有这样的想法,方中愈还是非常兴奋的,说明这些年来皇帝确确实实有了更大的改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