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所要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
方中愈现在是深刻的体会到了这句话所代表的道理,因为现如今他真的是参与了越来越多的事情。
有些事情吧,他不想管,可偏偏呢自己看着他们在处理那些事情的时候有一套自己的想法。
他们的所作所为吧,说不上错,但绝对也不是最好的,至少方中愈的头脑中会有无数种方法,比他们现在所做的事情要好的多。
就这样无缘无故的去指责或者说去说教的话,终究是不好的,不管对方跟他有多熟,不管对方是否真的敬佩他所做的事情。
毕竟那是对方的一亩三分地,什么事情都是由别人说了算,所以有些事他都是提供建议书面建议是最多的,像这种亲自来谈论的太少了。
要不是王师兄是他父亲的得意弟子,再加上这几年在宣传部部长的位置上确实干的不错,他也不愿意在这里多费口舌,更重要的是他希望王师兄在接下来的事情中能够更多的精力放在引导百姓们把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和对外的发展上。
“师兄其实也不用想得这么复杂,本来朝廷现在名声挺好的,再加上你们所做的事情也牵扯到百姓的生活,所以呢,我也是希望你们能用更好的方式,不仅能够将朝廷现在的政策宣传出去,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朝廷谋得一些福利,减轻一些负担,毕竟财政上面的事情还是负担挺重的这一点你现在在朝廷中枢知道的比我应该更加清楚。”
屋子里并没有其他人,但两个人也算是坦言相对了,毕竟方中愈所做的事情对其他人也非常的有好处。
方中愈看着师兄房间里的布置,其实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他知道师兄还是和之前一样,至少表现得依然和那样朴素。
不过也确实是这样朴素才能让他在某些事情上考虑的更多,毕竟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多少都还是有能耐的。
“中愈你说的道理我也懂,可总感觉如果由我来做这样的事似乎不太妥当,这把朝廷弄得太过功利了。”
在王师兄的眼里,如果用拍卖的方式,多少看起来有一些商业市侩,但他们毕竟代表着朝廷的脸面,要是真的这样做的话,恐怕真的不太好。
听到王师兄这么说,方中愈嗯了一声之后又说道。
“师兄,既然道理你就明白,那就不用纠结了,这件事情这样做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对,况且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认识到在大明报上做广告有多么的重要,在加上如今朝廷希望振兴经济,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这也算是告诉他们朝廷有能力做这样的事。”
看到放纵与坚持,王师兄最后也答应了,毕竟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去靠方中去做方中,以如今能够亲自跟他交代这件事情,也算是把他当自己人了,至少不会在某些事情上去做一些其他的问题。
两个人又讨论了一些其他的问题,毕竟方中愈还要讲究一些细节,虽然说没有明确的计划,但有一些关键点还是要说到的,毕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王师兄把所有的事情做好,现在看来王师兄把大明宣传部处理的非常好,手下所监管的各处报纸和杂志刊也受到控制。
最后方中与才离开了宣传部,王师兄在后面送他,宣传部里的官员们都看着他们,毕竟对于方中愈的到来也不是什么秘密,他们也都知道自家大人和方家的关系,现如今方中愈亲自来,自然是认识到了重要性。
看着方中愈骑马离开了其他人才最后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甚至是在休息的时候还专门去找了王师兄,向他打听两个人到底讨论了什么。
太祖高皇帝当年登基之后,对于官员坐轿子是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的,也就是说有一套规矩,当然也有一些人是例外,比如说一些年纪大了的有病的身体不好的,才能坐轿子,官员中三品以上的文官才能乘坐四人抬的大轿,而那些其他人就只能骑马了。
方中愈虽然说如今并不打算违背这里的规矩,所以他也是骑马的。
在京师里自然不会快速的奔跑,反而是慢慢悠悠的走方中愈对于现在京师里的变化,其实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出来看了,所以对于如今朝廷部门的办公地点还是多浏览了一番,一路上有很多新兴的部门在这里挂牌,方中,愈看到他们,他们也看到了,都微微行礼,但是没有什么太多的恭敬支出毕竟方中愈不是他们的上官,就算是他们如何欣赏,如何尊敬,也不会做过多僭越的事情。
如今皇城和宫城,再加上外面各个部门所在的地方,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分界,因为这些新式建筑完全是依靠水泥和砖瓦建造起来的,跟之前的不一样。
方中愈现在也在仔细的观察,因为他发现有些地方其实是不太合适的,至少目前规划的是有问题的,但他也没有做过多的苛责,毕竟已经建起来了,再加上他们没有太过清楚的经验,所以能做到现在这个已经差不多了。
骑在马上的方舟与看,这就是你奶奶往往的人们头脑里也有着不断的构思。
如今见皇帝朱允文跟之前不一样了,至少不会被文人忽悠,之前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方中愈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所以才会鼓励自己的父亲多多做儒家思想的突破。
如今见皇帝朱允文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特别的依靠文人,他也知道文人和武将是天然的对立,但并不是不能联合起来,至少目前他还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所以对于那些文臣有利用的成分,但也有打压的成分,至少不像之前一样完全得依靠他们。
方中愈心里也非常的清楚,儒家思想只能作为处理天下大事的一种依靠,而不能完完全全成为一个完全剥夺其他人人性的思想,所以不可能完全的放任他们这样成长。
他可不希望以后朝廷和皇帝为了对抗那些文臣,如将来把阉党发展壮大最后陷入不断的内斗,走向衰亡。
所以他还需要考虑很多的事情,至少现在见皇帝朱允文已经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文臣们能用就用不能用,至少不能让他们影响国家大事的是非观念。
所以才有了之前不断的流放与沙头做事做得太过了不能那样,虽然文臣们也曾经集体反对过,可当最后反对无效之后,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从建文三年来到大明到如今渐闻12年方中愈走过了太多太多的时间,也彻底熟悉了如今的大明,再到后来大明完全脱离了走向之后,他已经渐渐的忘记了如今大明该走向何方。
他毕竟不是皇族也不是皇帝,做某些事情都需要考虑到太多的牵扯因素,因为是利益的纠葛,有的时候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反弹,之前他受到过的刺杀,后来对商业的打击都是存在的,只不过他们用巧妙的方式回避过去了,并不代表这些事情没有存在过,反而能让他们明白方中愈是不可能一手遮天的。
皇宫里面自然是皇帝,皇后,太后娘娘最大。
所以方中愈作为一个外城来讲,他必须要有自己外城的觉悟。
后世的他去北京紫禁城看了不少的房间,那个时候金碧辉煌让他有了不少的感觉,如今应天府的金凌皇宫面积还要比北平的紫禁城大,但是那你的房子去少了许多,这也是正常的,毕竟这里面大部分是土地。
在京师里闲逛,很多人都认识方中,所以也能笑着跟他打招呼,方中愈也到没有自持身份,反而跟那些商户们聊了不少,毕竟这些人是当初最早他接触的一批人。
如今那些商户们都扩大了自己的店铺,甚至做得有声有色,每个人都能在不同的行业里崭露头角。
不过这倒也是他们的本事,道理也非常的简单。
有些事情不仅要依靠自己的能力,还得依靠朝廷大使,毕竟这才是主流,如今朝廷正在不断的完善这样的制度,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不断的做着事情,皇帝不可能完全敷衍他们任何一个人,所以朝廷所做的事就在帮助他们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拿到朝廷所颁发的许可之后,他们就在各行各业里做起来了,有的重操旧业,有的跟随其他的人做的事情,再加上三俊楼,还有那山寨一条街做厨房的各种各样的美食,已经赚得盆钵满钵。
后来又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读书孩子现在大了也都有自己的想法,虽然说还没有完全的出人头地,但已经比之前在土地里刨食,或者说在商业里打杂要好的多,所以他们现在看到方中愈都倍感亲切。
“小方大人,来尝尝我家做的丸子,可好吃了!”
“小方大人,来我家坐坐吧,您的臭豆腐如今可比不上我家的了。”
“小方大人,听说您要成亲了,到时候可得请我们大伙儿吃一杯喜酒啊。”
“对呀对呀,小方大人听说你娶的可是京师里有名的美人儿,魏国公府的小郡主。”
一说到这儿方中一脸就红了,这还没决定的事儿呢,怎么大家都这么热情,再加上他也看到了那些山寨的老板们,自己是山寨还这么有理非要当着面比个高下。
方中愈一下子就有点害羞了。
所以快马离开了,在方中愈离开之后大家还笑呵呵的,毕竟他们几句话就把方中愈说走了。
他们都不是什么坏心思,只不过有点调笑的心思,所以对于方中愈再说他也没有什么太过生气,肚量还是有的,至少他只是快满了跑着离开了,而不是去做了一些什么其他的事情。
大明派往各地的探索队,如今都有各种各样的任务。
本上都是每个国家产什么什么东西,产的多什么东西少,哪些东西大明有哪些东西,大明没有,甚至是还要说大明缺乏那些物质可以从其他地方购买的。
这些人自然能够从众多的学生中脱颖而出,然后成为探索队的一员,也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不少的知识,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知识去帮助朝廷进行一些。
方中愈曾经去找了马和,也就是未来七下西洋的郑和,但是因为燕王朱棣没有成为皇帝,所以也不会赐姓为郑。
方中愈也没有这个权利,再加上他一门心思要跟着燕王朱棣根本就不搭理朝廷和方中愈,所以最后方中也不勉强了。
在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政治作用要远远大于其他的作用,这个道理是非常的简单的,他们一门心思的都只知道宣传大明的国威,却从没想到要从其他国家得到什么,甚至是到了某些地方还白送一些大明的特产,甚至是金首饰都有白送的。
甚至是在某些国家的时候,还遇到内内损失了不少人手,但是他们认为大明是天朝上国,不会对他们做一些惩罚,所以损失了很多对外征战的机会,表现出的太过柔弱,这是非常不妥当的。
如今虽然说南下的规模越来越多,甚至是那些人和新贵们都参与了进来,再加上方中愈或多或少在里面掺杂了贸易的概念,所以对于那些新贵们在里面掺杂着吃货,也不会过多的干预她,反而希望这种行为越来越多,毕竟光光依靠朝廷的力量是不足以做到这些的。
大明的商业贸易体系如今愈发的完善,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是存在的。
再加上那些探索队回来得到的充分的消息,也让朝廷对于那些沿岸的国家所做的一些政策有些改变,毕竟外交体系的建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恰恰因为有这些国家的存在,才可以让他们有更好的方式去对待这些外地的国家。
皇帝现在要做的事情这些。
计划一次比一次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