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随国到处都是一片缟素,上至高官臣子,下至平民百姓,俱都换上了一身丧服。
至于太平教的道士们,则游走于各个城市乡村,为百姓们宣讲着杨皇生前的德行,以及死后的哀荣。
由于太平教的原因,现在各国的探子都被清出了随国国境,所以杨皇驾崩的消息,仅仅只在随国内部知晓,随国周围的国家只知道随国最近又封闭了关隘,不允许任何人进出。
但是有一个消息却迅传遍了各国,那就是太平教不仅顶住了四宗的围攻,反而将四宗派去的两百多名武宗全部击杀。
两百多名武宗啊,各国帝王们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腿都吓软了。
但对于宫下辖的各国来说,有一个消息是极好的,那就是四宗宗主前去派找麻烦,结果被派宗主给击退了。
当然,还有一个更大的好消息,那就是派召回了驻守下辖各国的全部武修,并且以后不再派遣弟子留驻各国。
这一下,那些帝王们高兴疯了,据说当晚就有一个皇帝疯狂纵欲而死,然后他的太子兴高采烈的继位了。
各国开始为派歌功颂德,称赞宗主越覃峰的仁德与宽厚等等
这可把周围另外四宗管辖的那些国家的君主们羡慕的不行,然后就眼巴巴的等着自己的宗主也能大慈悲。
雒州城,皇宫。
奉先殿内,皇帝的灵柩就停在大殿中央,四面白帐纱幔,香烛通明。
三位辅政大臣领着群臣跪在皇帝灵柩前,已经持续了三天。
新晋为御史大夫的徐翰文看着前面那个一身孝衣,身形娇瘦的身影,同身边的高应方、李又臣对视一眼。
只见高应方微微抬起眼睑,眼中满是血丝,他朝着徐翰文道:“你去劝劝殿下吧。”
李又臣精神则要比高应方好很多,他面容肃穆,一言不。
徐翰文站起身来,眼前一个恍惚,旁边立即就有侍卫来扶住他。
站定之后,徐翰文走到杨幼真身边,柔声道:“殿下,您已经守灵三天三夜了,总要休息一下吧?”
杨幼真纤腰挺得笔直,她看了徐翰文一眼,缓缓道:“我乃修行中人,精神体力异于寻常,御史大人不必担忧。”
徐翰文听得杨幼真声音,只觉得中气十足,心中有数,便退了回来,重新跪在高应方的身边。
高应方开口问道:“如何?”
徐翰文答道:“殿下不肯。”
高应方欣慰道:“殿下乃是纯良至孝的人,那就由她去吧。”
徐翰文正要答话,突然听到殿外响起一片吵闹之声,不由得眉头一皱。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李又臣忽然重眉一竖,高大的身体一下子就站了起来,他目光转向外面,厉声喝道:“陛下灵前,喧哗者斩!”
然后,一名甲士进入大殿,跪地禀报道:“九天之上有异象出现,云霞喷涌万里长空,紫气东来绵延无尽。”
呼的一声,前方的杨幼真倏然起身,清声道:“尔等勿惊,这是祖师驾临!”
高应方闻言,立即道:“去相迎。”但他年老体迈,又跪了许久,腿脚早已僵硬。
徐翰文见状,连忙上前去扶。
高应方被徐翰文扶了起来,意外的看了他一眼,顿时笑道:“多谢御史大夫了。”
徐翰文摇头一笑,高应方转身对文武百官道:“众人去殿外,迎接大贤良师。”
百官们在高应方的带领下,来到了大殿之外,看着九天之上云霞滚动,如蛟龙搅动长空一般。绵绵紫气延展万里,无穷无尽。
在这巍峨壮丽的气势之下,所有人都跪伏了下去。
“弟子杨幼真,恭迎祖师法驾。”杨幼真长揖在地,高声呼道。
“恭迎大贤良师。”皇宫内外,陡然间响起了铺天盖地的朝拜之音,声震屋瓦。
紫气成云,缓缓落下九天,一名紫冠博带,长袍染霞,丰神秀玉的年轻道人乘云而降,落到了文武百官的面前。
“尔等起来吧。”太衍手臂一伸,虚扶道。
百官们依次起身,皆不敢以正眼相视。
目光看向杨幼真,笑道:“生老病死,是世间不易之道。若要脱,就先在此道中走这一遭,不必太过悲伤。”
杨幼真破涕为笑,目光安然静谧的看着太衍,轻声道:“弟子明白,祖师。”
太衍拂尘一摆,迈步径直走向了奉先殿内,众人也跟着进入,他们只看到太衍站在杨皇灵柩前,朝着灵柩微微一拂。
随即,令所有人惊骇的一幕出现了,之间那灵柩之上突然出现一个人影,那人影身形挺立,浑身上下充斥着帝王威严。
仔细一看,不是杨皇又是谁?
“父皇!”杨幼真悲呼一声,连忙跪了下去。
“陛下!”殿内文武官员看到了杨皇的魂魄后,纷纷跪倒在地,低声哭泣。
杨皇站在那里,一言不,面目含笑,目光柔和的看了看杨幼真,然后落到了太衍身上。
杨皇对着太衍,长揖三拜。
太衍目光看着杨皇的魂魄,开口道:“陛下心中所想,贫道自知,随国自以杨姓建国,当以杨姓继位,无人可以僭越。”
杨皇的魂魄听到这句话,瞬间变得光明了许多。
而那些大臣们听了,也是面露感激,心中宽松许多。
杨皇的魂魄对着太衍又是三拜,然后太衍大袖一挥,自殿内陡然生出一朵彩霞,裹着杨皇的魂魄飞出大殿,转生去了。
“陛下!”大臣们看着杨皇魂魄飞走,都露出了浓浓的伤感之色。
太衍将一缕清光交给杨幼真,杨幼真连忙收起,她知道这是杨皇的魂引,之后可以凭此魂引寻到杨皇的转世之身。
太衍转过身来,面对文武群臣,道:“杨皇驾崩,临终时既托贫道代掌国事,那眼前便有两件。第一件事,就是为陛下立庙,四时祭祀。”
“立庙?”高应方疑惑道:“敢问大贤良师,以前皇帝驾崩,从未立过庙,不知此庙属于?”
“太庙。”太衍说道:“皇帝在位,朝堂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君清臣贤。死后当为其立庙,以为后世子孙瞻仰仿效。”
高应方眼睛一亮,立即说道:“大贤良师所言甚是,当为陛下立庙,以为后世表率。”
太衍点点头,又看向徐翰文,道:“若为杨皇立庙,当有庙号,不知可有斟酌?”
徐翰文在众人的注视下站了起来,闭目沉思片刻,道:“陛下失国复得,延续国祚,当为祖。肃清内政,驱逐外力,以传世代。故而庙号当为世祖。”
太衍又道:“庙号既定,当要表述杨皇功绩,以彰后世,所以当加谥号,你可有定论?”
众多大臣听着这些完全没有听过的词汇,也不敢插嘴,但大贤良师说的话,他们都奉为真理,于是众人又将目光看向了徐翰文。
只见徐翰文默思片刻,然后抬头道:“谥号为章。”
高应方连忙问道:“何解?”
徐翰文拱手道:“温克令仪曰章,法度明大曰章,出言有文曰章,敬慎高亢曰章,文教远耀曰章。”
太衍点点头,道:“随世祖章皇帝,可。”
众人纷纷应诺,太衍又道:“第二件事,先帝驾崩,国不可一日无主。陛下还剩一幼子,名为杨乙,现在陈国与母寄居。贫道之意,便是迎他回国继位,尔等可有异议?”
高应方等人心中大喜,这也是他们心里所想的,现在从太衍口中说出来,让他们心里的一块大石也落地了。
于是众人齐声道:“大贤良师英明,我等并无异议。”
“只是陈国与我国向来有隙”李又臣突然说道,高应方眉头一皱,目光看向了太衍。
太衍笑道:“此事简单,太尉可出多少兵马?”
李又臣道:“三万。”
太衍摆手道:“贫道再你三万黄巾力士,你能否迎回殿下?”
李又臣眼睛一亮,道:“如大贤良师果真给我三万黄巾力士,不出半月便可迎回殿下。”说着,他有些犹豫:“只是驻守陈国的武宗”
黄巾力士的战斗力李又臣是知道的,武宗以下无所畏惧,但是武宗嘛
太衍道:“你无须担心,贫道已经拜访过派了,他们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干涉诸国之事。”
众人心中大惊,随后又是崇拜又是敬畏的看着太衍。
太衍最后看着杨幼真道:“你代贫道坐镇宫中,但一应国事,需听诸位臣工决断,不得妄加干涉。”
杨幼真肃然拜道:“是,祖师。”
然后,太衍拂尘一摆,身形如烟淡去。
太衍走后,杨幼真转身对着高应方等人道:“国事就劳烦诸位了,我在此为父守灵,若有什么难以处断的,可以知会我一声。”
高应方叹息道:“那就幸苦殿下了。”
众人一一拜别杨幼真,然后随着高应方三人去前殿议事了。
皇帝虽然死了,但国政不能荒废。
况且还要迎回先帝幼子,举办国丧,很多事情等着他们去做,不能一直耗在这里。如果因为给先帝守灵而荒废国政,那可真的就是有负先帝重托。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道清理计划,微信关注“热度文或者r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