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言的话让顾清临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更有些想不明白顾言这些话中的真正用意。
世人常言,浑水摸鱼、趁火打劫,借机行事。但顾言这话中之意听起来颇有些反其道而行之的意味。
甚至他本身也是那般所想,若当真朝堂之上是一片清明,那他们又何须做这诸多百般的首谋和安排?现在所为的也不过是能趁势在这混乱中为己方谋求更大的利益。
就算没有孔、叶、顾三府的针锋相对,如今的朝堂之上也早就已经是一片混乱的局面,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更是从未停止过,甚至仿佛如宿敌一般的文臣和武将之间的争斗也是始终存在的。
如各方势力相互争夺割据全是一般的朝堂上,只怕没有人会不希望这样的混乱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大统人选既定,一切已经尘埃落定之时。
毕竟只有局势越乱之时,安插起自己的人手时才会越发的顺畅,而这样的局面也更能显示出未来大统人选的过硬手腕和雷厉风行的行事作风。
因为一旦大统人选既定就昭示着这种混乱局面的结束,那时的太子殿下一定会整顿朝堂、肃清害群之马也就是排除异己。
如此下来,一番雷厉风行的行动后朝堂之上早已是一片清明。
可他观顾言这好似有些忧国忧民的模样也并不似作伪,且顾言能这般带着教导且颇有些推心置腹的谈话,应该不至于说一些虚妄之言来欺瞒自己。
莫非顾言的身后其实是另有其人,他的立场也不是如自己所想那般“半推半就”下才选择的瑞王?而实则是顺势而为?
而站在顾言身后的正主实则是不希望金陵的局势一片混乱的,所以才有顾言今日这般的种种设想,为了也不过是阻止自己有意求取婉儿的可能。
抑或是顾言这般的做法只是单纯地为了他自己,朝堂混乱,百官们更是分站在不同的阵营之中,立场的不同已经让朝堂上隐隐有些各为其主的局面。
若无战事发生,这样的局面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毕竟他们背后的人都想要做些真正能为国为民的事情来笼络人心和民心。
但现在的局面对于极为爱财的顾言来说,想要像从前那般的大肆敛财就没那么容易了。
因为各部之间也出现了一些相互制衡的情况,谁都不想让对方的风头盖过了自己,这不仅仅会让他们这些依附之人在背后之人那里失去信任,更会间接的影响到日后会被重用与否。
这些都可以说是顾言不希望这种混乱局面继续发展下去的原因,但也还有最后一种可能,那便是老狐狸顾言一直都是轩帝的人。
且老狐狸这许多年所敛的巨额银钱最后也都被送进了轩帝的腰包,而非是国库。
似乎也只有这一种可能才能解释通为何顾言贪墨多年,而轩帝对此却始终好似不知情一般、选择了漠视,甚至是有些放任的态度。
莫非站在顾言背后的当真是轩帝?
这道念头在他心中闪过后,他便仿佛抓到了什么重要的线索一般,难怪老狐狸顾言能够如此肆无忌惮的大肆敛财,也难怪轩帝对此一直没有动作。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么顾言的这种种行为都是轩帝授意,那便也说得通了。
可这整个大耀国都是轩帝的,他又何须如此呢?他所做这一切的目的又是为何呢?
轩帝不理朝政已久,且他既不为国、又不为民,难道为的只是一己之身吗?
一个昏聩无道的君王他要那许多银钱有何用?难道要在皇宫大殿之中堆砌出金山银山供其赏玩吗?
心思难测的轩帝又在密谋什么惊世阴谋?究竟是一场多大的阴谋才会需要动用如此之多的财力?
他所积累的银钱难道还能是为了以备战时的不备之需吗?
这个念头一在心中闪过,他便不禁有些嘲讽一笑,若轩帝真有一点为国为民的心思那今年多地的洪涝灾害便也不会发生,毕竟去岁冬春时节便已经能看出端倪。
他若是真的有将这数万的百姓当作子民,也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事情发生,而柏衍就更不会落到现在这样的出境之中。
身陷灾害重地,染上病疾、生死未知,却还要面临着轩帝的最狠一击!
且轩帝若真的是骨子里的热血未冷,也就不会有孤墨城那场不亚于屠杀的战争!
谏言的臣子受罚、焦黑的土地上尚未收割的稻谷、惨死的将士、衣不蔽体的妇人、死去多日被野狗吞食看不出形状的孩童
这些种种仍旧历历在目,更像是噩梦一样在脑中挥之不去。
那一次他真正的见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冷血无情,但他所懂得更多的是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对于弱者是毫无怜悯可言的。
可大耀国真的弱小吗?大耀国的兵力远远超出云帆国数倍,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惨状还不是因为轩帝的假意仁慈?
这一条看似最有可能的猜测想到最后也不过是漏洞百出,而顾言若当真如他表现的这般忧国忧民又岂会在御史大夫的位子上毫不作为?
为官多年,他做的最多的恐怕就是利用手中的权利娶大肆敛财和排除异己。
所谓上行下效,执权者的不作为会间接导致整个朝堂上的行事风向。轩帝己身现如今都不曾为国为民,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又岂会有一颗忠谏之心?
更何况是老奸巨猾、八面玲珑、贪心不足的顾言呢?
只怕顾言所担忧的也不过是他自己罢了!
他所说出的这些看似冠冕堂皇的话,也不过是不想让自己在此时添乱,从而阻挡了他敛财的路。
现在的朝堂上一片混乱,且这种混乱恐会一直持续到轩帝选出太子人选之时。
不只是官场上沉浮不定,夺嫡更是如此瞬息万变,先前势头大好的瑞王闵柏寒现在还不是被禁足在府不得外出?
且一直不被看好的柏衍被破例封为双封号的王爷,想到前途未卜的闵柏衍,顾清临便越发的有些不耐烦应付顾言。
“父亲所言之事清临都懂,只是清临当真不喜孔大人之女,如若不能娶叶家女为妻,那清临宁愿终生不娶。”
无比沮丧的顾清临站起身来对着顾言敷衍的略一颔首,随后便像受不了打击一般失魂落魄的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