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白流霜一脸不高兴的上马车绝尘而去,钱浅对着她去的方向“嘿嘿嘿”笑得无比高兴,给女主添点堵真是太特喵的痛快了!!!
晏桁透过窗子看着钱浅那傻乎乎的样子,不由噗嗤一声笑出来,自言自语道:“那么开心吗?真是傻瓜。”
钱浅乐呵呵的捧着点心回了状元楼,她心里积攒的郁气,似乎一瞬间就一扫而光,连带着看晏桁都顺眼了不少。只是晏桁又对她千辛万苦带回来的点心嫌东嫌西,竟然一口都没吃。钱浅心里叹气,果真是娇生惯养的皇子,浪费啊!!!
等钱浅又伺候晏桁他们添过两回茶水,这俩哥俩终于决定走人了。陈静和刚刚站起身来,晏桁就又开始召唤钱浅。钱浅心想,临走还不消停,但还是一脸乖乖的走过去。
晏桁见钱浅过来,简短地了一句:“伺候得不错!”然后指指桌上的菜,道:“这鱼、牛肉和八宝鸭子,还有这盒点心,赏你了。”
想了想又补充一句:“都没动过,白扔了浪费。”
钱浅一脸吃惊,这是……要赏她??可是为什么啊?明明刚才还在想法子整治她,现在居然砸了个馅饼给她。钱浅虽然心里有点犯嘀咕,但还是做出感激的样子谢赏。
陈静和一看,晏桁打了赏,觉得自己也得表示表示,连忙在口袋里东摸西摸,摸出一块碎银子丢给钱浅。钱浅被接连不断的馅饼砸得有点晕,立刻赶紧又向陈静和道谢。
陈静和面上不显,淡定的点点头。但是内心内牛满面。他倒不是心疼这点银子,关键是他没吃饱。
晏桁虽然是陈静和的表弟,但也是皇子。跟晏桁同桌吃饭,晏桁没动过的菜,他一个三品将军是万万不敢僭的。他一个武将,训练了一早上,中午就跟着晏桁吃了几筷子青菜,根塞不饱好么。他就晏桁今天光捡素菜吃很可疑,感情是在这里等着呢。
陈静和摇头叹气,觉得自己真悲催,堂堂护国公世子,三品将军,居然要把午饭省下来赏伙计,早知道就多点几个肉菜了……陈静和后悔不迭。
陈静和不开心,可是钱浅很开心。她可是好久!好久!!没吃过牛肉了!!!看着桌上那盘精致的牛肉,钱浅的眼睛发亮。
晏桁用眼睛余光观察着钱浅,见她盯着桌上的牛肉,眼睛亮晶晶的样子,不由满意地点点头,果然,还是爱吃肉啊,怪不得上次吃个烤兔子也那么开心。
大丰收的钱浅高高兴兴地送走了晏桁哥俩。她并没有过多贪心,转身把陈静和给的赏钱上缴给了喜子。陈静和给她赏钱实在众目睽睽之下,论理她自己去交到柜上七成,其余自己留下,别人也不会拿她怎样。可钱浅并不傻,她现在仅仅是个学徒。
按规定,学徒出徒后的第一年,还得交给师傅一半的工钱呢,现在如果她留下这点赏钱,喜子肯定会有想法。再,富家女出身的钱浅,就算现在的身份是个贫穷的村姑,眼皮子也不至于那么浅。
喜子果然对她的识相表现出二十万分的满意,叫她把晏桁赏下的菜和点心收起来,不必分给其他人。钱浅听了他的吩咐,欢欢喜喜地找库房借了个食盒,将菜仔细装好,准备晚上带回家给张氏改善生活。又另外找了两张油纸,捡出几块点心来,包成两包,一包打算带回去给王顺,一包寻机会悄悄交给了董三,告诉他是客人赏的流云斋点心,让他带回去给董老爷子尝尝。
董三听是流云斋的点心,果然惊喜非常。流云斋的点心号称京城第一,价格十分昂贵,一般只有达官贵人才会买。像董家这样的一般康家庭,平日里断断吃不起。他仔细的把纸包揣在怀里,对着钱浅谢了又谢。
钱浅忙活完了,就回到前头去老老实实擦桌子,心里盘算着,趁着喜子心情好,是不是可以申请下午早点走,赶在张氏吃晚饭前回家。
好不容易忙过午市,钱浅还没找喜子开口,就见喜子一脸喜色的招手叫她,钱浅见状赶紧跑过去。原来陈静和赏的那块银子,喜子交到账房称了一下,足足一两还多,就算是交到柜上七成,喜子自己也能得将近四百文,饶是喜子跑堂年头久,见多识广,也很少见到这么大手的打赏。
喜子想着,这也是因为自己的徒弟孝顺,白受了半日折腾,最后还老老实实把赏钱交给他。因此他也就大方的拿了五十个铜钱给钱浅,还主动跟她今天可以放她早点回家。钱浅听了自然乐颠颠的。
钱浅在这边正开心。同一时间,张氏发现,有客上门。而且这位客人还是个熟人。
来人正是暗一,他当然不是偶然出现。晏桁毕竟是心机深沉之人,遇事难免多想。今天在状元楼看见了钱浅女扮男装做跑堂,他心里就有点犯嘀咕,心里寻思,怎么哪儿都能看见这个丑丫头。
晏桁虽然对钱浅并无恶感,也挺喜欢逗着她玩儿,但骨子里的谨慎还是让他决定,调查一下钱浅,看这个丫头女扮男装出现在状元楼,究竟真是巧合,还是另有目的。
因此一出状元楼,晏桁就把暗一召出来,吩咐他去摸摸钱浅的底。暗一虽然觉得自家主子心太过,但也认真的去查了一下张氏母女。
钱浅进京以后,干的事儿也就那么几件,暗卫的消息,用来调查她着实有点大材用。不出一个时辰,张五娘出生到现在的所有经历,都已经被暗一调查得清清楚楚。
暗一看着张五娘那简单地都写不满一张纸的资料,心里知道地道村里人出身的张氏母女绝壁不可能有什么不得的目的,晏桁在状元楼看见钱浅,八成真的是巧合。
然而,暗一沉吟,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张五娘一定要女扮男装的生活,而且她居然还胆大到混到状元楼当跑堂。暗一想,也许他应该上门去拜访一下,亲自问问。
彼时,张氏正从李大娘家回来,手里还抱着新接到的活计。刚到家门口,发现有人正站在那里,张氏仔细一看,发现正是之前上京路上帮衬过自己的那位好心的大爷。张氏赶紧上前去见礼:“这位大爷,您还认得我吗?我们母女上京路上承您恩惠,还没谢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