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从船舱后面闯进三个提刀劲装黑衣人,为首之人一见纪初六,二话不说提刀向他砍去。
刀锋未至,不知又从那里窜出两个黑衣人。他们是卫六月派来保护纪初六的暗卫。两名暗卫一齐用匕首挡下刀锋。同时,丑四急忙扯开纪初六,大喊:“保护小少爷!”
被挡开的黑衣人大怒,恼声说道:“老爷不是让你们来保护他的,让开!”
使匕首的暗卫仍戒备地挡在他们面前,丑四护着纪初六出了船舱,可四周尽是湍急浑浊的滔滔江水,往哪里逃?
“别想逃!”为首的黑衣人大喊一声,两拔人开始叮叮当当大战起来。
为首黑衣人追出船舱,丑四把纪初六护在身后,警惕地看着他的动作。
黑衣人步步逼近,丑四和纪初六紧张地往后退,快要退至船头。
黑衣人的任务,是把纪初六的尸首带回去复命,若是把他逼得跳了江,江水虽然又浊又急,但还是很有可能被他逃掉。
他停下脚步,举刀指着纪初六用不容拒绝的语气说:“你,跟我回去复命!你家主子在家里等着你!”
从提刀黑衣人所说的话来分析,此人应该是卫六月的外公派来的,他坏了卫六月外公的好事,外公当然生气。
纪初六垂眸暗想,做错了事,回去受罚是应该的!
纪初六正想过去,丑四连忙挡住纪初六,说:“小少爷别过去,他刚才就想要你命!”
对呀,刚才就二话不说向他砍来,现在又说带他回去,骗谁呢!纪初六连忙躲回丑四身后,小猫般可怜巴巴的双眼警惕地看着提刀黑衣人,像在说:你骗人!
提刀黑衣人见状,哈哈大笑,狠声道:“好你个**,果然有几分姿色与心计。怕失宠,竟三番四次阻碍少爷好事,居心叵测,老实说跟你说罢,老爷已容不得你,纳命来!”
他提刀直冲向纪初六,丑四连忙对纪初六大喊一声:“跳江!”并上前阻挡。
黑衣人举刀毫不客气劈向丑四,咬牙道:“阻碍者,死!”
丑四操起匕首阻挡,黑衣人用刀反手一挑,把丑四撂倒一旁,他怕纪初六跳江逃遁,紧跟着十成功力的一掌向纪初六胸前打去:“哈哈哈,你还太嫩了。受死吧!”
纪初六仍在怔怔回味黑衣人的话“**?”、“阻碍?”
丑四急声嘶喊:“小少爷!跳哇——”
黑衣人的掌风已至,纪初六刚反应过来,本能地运功护住胸口。
“噗——”
一口鲜血从纪初六的口中喷薄而出,他的身体如弹子般飞射而出,远离船只。
原来,在卫舅舅与卫六月的外公眼里,我,是个**!难怪,难怪卫舅舅每次见着我都面色不善。
我还阻碍了卫六月的好事!
是呀,因为我,府里的丫环婆子都被卖了,一个女人都没有;因我摇了头,卫六月把美人都送给了太守大人;也是因为我,卫六月才会阴差阳错地与我滚了床单。
是我,都是因为我,虽不是我本意,可确是我耽误了他!我……确是误了他……纪初六闭上眼,任由身体惯性地划个弧度,“咚”一声掉入江中。
“小少爷——”
丑四翻身跳下江中,向纪初六掉落的方向游去。
为首的提刀黑衣人一脚踏上船头,眯着眼张望。此时,船舱内的打斗也已结束,提刀的两名黑衣人一手拿刀,另一手各拖着一名保护纪初六的暗卫,两名暗卫已被打至重伤,封了穴道。
他们把暗卫扔到甲板上,为首的黑衣人指着正在江中寻人的丑四说:“把他带回去!”
二人领命下了江。
因为伶人船与蓝篷顶游船并排而行,伶人船比蓝篷顶游船稍大,刚好遮住了蓝篷游船,而蓝篷游船又正好在悬崖这一面,周围也没有什么船只,所以,蓝篷游船闹这么大动静,并没有什么人发现。
不一会,蓝篷顶船和伶人船相继起火,火势凶猛,待其它船只驶近相救时,船已烧毁下沉。船只只好在周围四处搜救落水之人,不知是水流太急浊还是怎么回事,他们叫喊打捞多时,一个人影都没有,最终船都沉没了,他们仍没能找到一个人,众人只好无功而返。
人人觉得此事诡异,船只怎会无端起火,火势还这么猛,而又一个人都找不着,到底是怎么回事,人都去哪了?最终,都无从猜测,不得而知,不过还是有人报了官。
因为,有人说卫小大夫上了那艘蓝篷顶船。而蓝篷顶船着火后四处都找不到卫小大夫的踪迹。
官府接报,自然要派出人力船只彻查,在江中搜了个多月。最后,官府打捞出了四具、渔民捕鱼时捞出了两具都是发胀的尸体。经辨认,分别是游船的船家夫妇,和伶人船上的卖艺伶人一家,却始没有能捞上卫小大夫的尸体。
当事人都死于非命,而卫小大夫,下落不明。
船只好好的,为什么会失火?失火,为什么船上的人不扑救,任其燃烧?事因意外?争端?还是谋财害命?官府查不出一丝蛛丝马迹,结果此案成了悬案。
有人猜测,也许是两艘船靠太近了,发生了碰撞不小心引发的火灾;也有人说,也许两艘船家原来就有恩怨,因争执大打出手,最后引火烧船等等……无论是哪种猜测和说法,而最终的受害者都是卫小大夫。
从此,卫小大夫如空气般消失于华宣城的番龙江中,消失于华宣城民众的眼中,但他却留在了华宣城民众的心里。
华宣城的民众都悲痛万分,都念着卫小大夫的好,一些受过他恩惠的民众还为他烧香礼佛,祈求佛祖保佑他们的卫小大夫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这些都是后话。
黑衣人把丑四打晕抓了回来,把晕过去了的船家,和伶人船上的所有人都扔进江里,还一把火把船烧了,然后提着暗卫和丑四回去复命。
——————
城西,有间云出书院。书院不大,招生人数也不多,不过此书院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书院内的教书先生大多是从朝庭告老还乡的各职官员。卫六月便是来此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