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学网 > 穿越小说 > 回唐 > 第22章  白玉谁家郎(四)

第22章  白玉谁家郎(四)

    花商的话明显是带有嘲弄的味道。李清看起来五六岁的模样,这个年纪的孩子就算识字早,大约现在也只能识得千余字,寻常情况做个对子什么,至于诗怕是仄平韵脚都不清楚,又能写出什么诗来。说让李清代写一首,那就是嘲讽李瑞、王四郎两人连孩子的水平都达(  更新速度快 百度搜  即可找到本站。)不到了。

    李瑞脸色变的更加难看了,王四郎简直就要跳起来上前与人争执。那姓刘的人却是阻拦着劝着:

    “林兄喝的多了些,四郎不要与他一般见识。”

    场面变的混乱起来,在周围欣赏夜景的其他人围了上来,虽说了解情况的人同样气愤,这就是赤裸裸的打脸,但是要想真正的还回去,恐怕必须写出一首好的诗来盖过对方。刚才陆潜的诗应该算是这艘画舫上首屈一指的了,其他人也没有把握写出能胜过陆潜的诗作,只好在边上冷眼看着。

    争吵的双方,冷眼旁观的人,看热闹的,议论的,气愤指责的,劝架的,将整个画舫二楼变成了混乱嘈杂的杂货场。一楼听到动静的人也上到了二楼,前后附近其他画舫上也有注目的眼光看过来。

    那位花商伸出的手指还在空中挥舞,眼睛看着脸色铁青的李瑞和跳脚坟墓的王四郎,脸上堆砌出层层的笑褶:

    “听说洛阳神童不少。这小孩子好像还是你们认识的?正好,如果他能做出来一首,不管好坏就算你们赢了。”

    被指着的李清这时候正在拿着一张笺纸看,上面是刚才陆潜等人的诗作,诗旁边是注名字的。陆潜的那首被誊写在最上面,其实并不怎么好。

    场面是下不去了,直接认输也算光明磊落,李瑞心里想。李清是李瑞看着长大,能不能写诗自然是清楚的。正要说出认输的话的时候,一旁的李清说道:

    “有什么不可以。我也正好有了一首描写牡丹的诗句。”

    混乱的场面安静了下来,其他人把目光转向李清。

    正在空中挥舞的手指停住了,花商布满褶子的脸顿了一下,随即颤动的更加厉害:

    “好啊,我们就看一看这位小兄弟能有什么好诗。”

    李瑞刚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随即沉声道:

    “不要捣乱,你会作什么诗。”

    李瑞正要拉住李清,目光看过去,李清的眼神清澈,并不像小孩子在胡闹,脸上的神情也显的很是认真。

    “我年纪尚幼,手腕力气不足,不如请这位……嗯?”

    “林兄。”边上的人介绍。

    “不如请这位林兄帮忙写出来。我想林兄总归是认得几个字的。”李清的话从六岁孩童口中说出颇有些老气横秋的。

    “好。”林花商从边上的案几上拿过纸笔,提腕看着李清。

    林姓花商的笔停在半空中,刚才满面的笑容早就不见了踪迹,半空中停顿的手微微颤抖着,最后几个字迟迟下不去笔。从笔尖浸出的墨水滴在了下方的笺纸上,一滴、两滴……和着林姓花商从额头滴下的汗珠。

    陆潜和王平辉也站了起来,凑上去看写在笺纸上的李清的诗。

    周围的人变的更加的安静,都在细品着李清的诗作。虽说诗的高下一般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但是一首好诗还是很容易就能区分出来。在场的大小都是才子,就连边上弹奏的歌姬们的诗才也不必在座的大部分人差,更清楚李清这首诗的分量。

    林姓花商同样的有些才气,自然也是能分辨出诗的好坏的。在李清说出这首诗的时候,写字的手慢慢的停了下来,最后几个字实在写不下去,心中却是满心的惊诧。自己的一句玩笑话竟然变成一个响亮的巴掌被扇了回来。

    陆潜和王平辉刚才气定神闲的姿态已经完全没有了,李清的诗是好是坏在李清话音刚落的时候就已经清楚。

    陆潜上前拿过还没有写完的诗句,缓缓的读了出来: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通篇没有提到牡丹二字,却是句句在说牡丹花。第一句中“落尽残红始吐芳”是在对应武则天的典故,刚才众人是议论过的。牡丹花独排众议,不畏权势,在牡丹花开的时候,那些谗媚的百花早就落尽变残红无数,“焦骨牡丹”不屈不挠的品质不愧为真正的百花之王。

    后一句就是把牡丹拔高到了另外的一个高度了。牡丹甲天下,人间第一香。整篇诗句把牡丹描写的淋漓尽致。且暗合了今天的主题,同时把刚才众人闲聊时候的典故套在其中,浑然一体,犹如天然雕饰,确实能算作牡丹诗中的绝品好诗了。

    陆潜看着手中残缺了几字的诗稿,心中颇为震撼,从诗中的可以看出这首诗应该是李清现做的。谁能想到一个六岁的孩童竟然能写出如此好的诗来。刚才林姓花商与对方斗嘴的时候,陆潜是颇不以为然,但依旧默许了那花商扯着自己的旗号去讽刺对方。甚至于通过一个小孩子让对方出丑。

    谁又能想到,随便出现的一个六岁孩童就能把林姓花商讽刺对方的话还回来打在自家的脸上。陆潜对自己的才情还是很有自信,如果有可能自己也能写出这种水平的诗。但(百度搜索 本书名 + daomengren 看最快更新)是对方是六岁的孩子,并且是在没有什么准备的情况下随口说出来,这就有些吓人了,换做自己怕是也做不到这一步。

    “好,确实是好诗。”陆潜看着李清赞道,扭头对着李瑞和王四郎:

    “刚才是我们的不是,我代林兄弟向两位道歉。”

    这时候的李瑞在边上只顾着惊讶的看着李清,而王四郎早就没有了刚才的火气,看了一眼在一旁尴尬流冷汗的林姓花商,拱手说道:

    “无妨、无妨,刚才某也冲动了些。”

    “好。”

    “好。”

    这时候叫好声才响了起来,因为刚才的缘故,叫好声、鼓掌声远比之前高子玉作出那首诗的时候的动静更大。附近画舫上刚才看过来的人高声问道:

    “是不是又有什么好诗了?念出来大家听听。”

    于是知道的人大声的念出来,对方画舫上也是一片喝彩声。

    负责誊抄诗句的人过来想把李清的诗抄上一遍送至主船上去,陆潜随手把笺纸递了过去,说道:

    “就这张吧。“

    那人拿了诗句,送去主船上去。

    张九龄看着手中的笺纸,读到最后发现少了几个字,问那送诗过来的人:

    “怎么少了几个字?”

    那人把这首完整的诗念了出来,把李清船上的情况汇报了,又道:

    “写诗的是一位六岁的孩童,是替兄长解围而作的这首诗。”

    “哦?”张九龄又低头看了一边手头的诗作,“看来,这是一位神童了。”张九龄少时聪慧能文,也是被人称作“神童”的。

    旁边坐着的人说道:“小小孩童哪里当得起‘神童’这样的夸奖。”

    “不,临时起意,能做出这样好的诗完全当得起。”张九龄道。

    随又转头问郑家家主:

    “远明哪里去了?”

    “估计是跟随张相一起来的几位年轻人去别的画舫上了。”郑家家主道。郑远明正是这次诗会主办人郑家的嫡子。在这诗会上却是负责接待像韩知贤、高子玉这类人了。此时大约是在别的画舫上招待他们。

    “不如让远明把韩、高等人请来,我们再见上一见。嗯,也把那六岁的孩童一起请来,我们也见识一下我大唐的神童。”张九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