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寒冷的杀气自东方而来。
恐怖的黄祸再次宣布“任何敢于抵抗的城市都将遭受最残酷的屠杀!”
“唯有打开城门,交出三分之二的财产才可以免除你的祸患!”
诸如此类的留言传遍了南立陶宛。随着佩列亚斯拉夫的被屠城,这个消息再次爆炸性的传播。许多跪在地上迎接征服者的村落得以保全的消息让许多城市的守军都变得意志薄弱。
这其中当然包括基辅城。
作为一座历史名气很大的城市,基辅想必应该是非常庞大的城市。
不过你错了。
在后雅洛斯拉夫时代,逐渐分崩离析成十八个小公国的罗斯公国显然撑不起这样一座庞大贸易城市的运转。所以显然,从这个时候开始,基辅就在后退了。尤其是贸易终端的君士坦丁堡的持续衰落,罗斯公国这个本来就以贸易维持运转的国家也快速的倒车。哦对了,从1168年开始,基辅罗斯的统治中心就从基辅向弗拉基米尔转移了。而弗拉基米尔公国被摧毁后,后人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没错,就是今天的莫斯科前身。
在拔都的时代,基辅还有回光返照,可是在立陶宛公国崛起,不断南下的现在,基辅的贸易堪称崩盘崩到了家。指望刚刚改信天主教的立陶宛努力发展南鲁塞尼亚的经济?那还不如指望波兰人呢。
立陶宛的崛起是真正的运气型选手。本身在周围势力的压迫下逐渐自组一个国家。然后正好金帐汗国不断衰落,等于在他们房门口直接放了一大片唾手可得的正在等待收获的麦田。
对于立陶宛的历史记录是非常模糊的但是我可以给出一些数据,1326年,立陶宛侵占今平斯克等地,约等于原领土的一倍;1355-1358控制整个今白俄罗斯,约等于原领土的两倍;1362年厉害了,侵占了今乌克兰整个北部,约等于原领土的四到五倍,然后就是扎波罗热哥萨克的臣服,还有东部斯摩棱斯克等城市的被占领。
到了1410年,据统计鲁塞尼亚人有近四百万,立陶宛人只有五十万。
这就是立陶宛,多么运气的一个国家。而也正是它自身的各种不足才被波兰后脚插菊花,强行的融为了一体。
话题回到佩列亚斯拉夫。
在一番屠杀吊足了恶狼们的胃口后,秦苍再次提兵西进。目标基辅!
而到了基辅之后,秦苍有一种仿佛回到了一开始看到刻赤时候的样子。
整个基辅作为首都,是以半石半木结构制作的。不要惊讶,这已经算不错了。波兰的首都克拉科夫到现在还是木头墙呢。得益于乌克兰强大的木材资源,基辅的城墙修得很是不错。
不过站在高处你会发现,这个城市显然是与衰败不堪结缘。
基辅城北还存留小的贸易区,依然是犹太人生活在这里。不是他们不想离开,而是与君士坦丁堡驱赶犹太人去加拉塔城一样,这里也排斥犹太人。
现在的基辅人生活主要靠手工业和在外务农为生。许多城市里的荒芜地区被重新复耕成了农田。由于立陶宛为天主教国家,所以基辅的索菲亚大教堂已经被迫改变了宗教的从属。
杰斯纳河从东北往西南流动,在汇入第聂伯河之前,他还要撞上河中岛向南流动,称杰先卡河。然后在流过基辅河段之后汇入第聂伯河。
为了辅助军事作战,陈子轩这个太平文人也被拉了上来。
六十多艘临时征用的商船一字排开,在大河上生生造出了十四道浮桥。七道连接河中岛和河东岸,七道连接河西岸。
十多万人,数十万马匹嘶鸣,庞大的运作吓得驻守在城里的人恐惧万分!唯一不同的是,犹太人跟见了亲爹一样的凑了上来,又是卖补给,又是卖小商品。这倒算是蒙古人留下的一个好处之一。游牧民族没有排斥犹太人的习惯,甚至曾经可萨汗国也信过一阵犹太教。
犹太人带路党的加入让这次的围城战更加顺利。
“李白色,派使者。”这几天新提拔的随军文书李白色显然是最忙活的人之一。无数渴望升官发达的希腊人纷纷涌入他的门下,其目的就是成为一个使者。如果成功劝降,那么军功上就要记上一笔,如果被杀挂了。那更好了,不但记大功,还能恩泽自己的儿子。
很快,出价最高的人出发了。
基辅城的官员是立陶宛贵族,雅盖隆家族的支系维塔斯·雅盖隆。
立陶宛王国由于扩张迅速,整个国家呈现摊大饼的状况,故而贵族割据相当严重。
“战至最后一人!绝不投降!”
“鞑靼人必定会屠城!不管我们投不投降!这是从成吉思汗就有的野蛮规定!”
主要由立陶宛人控制的议会里当然是死战之争不绝于耳。本地的贵族只好怯懦的站在墙角咬着耳朵。
“这群立陶宛人,恨不得我们全都战死!”
“他们哪里会战至最后一人!他们是让我们全都战至最后一人罢了!”
“他们要流干鲁塞尼亚的鲜血!”
鲁塞尼亚,就用原来的名字吧。加利西亚-沃里尼亚王国。这是基辅大公国的分支之一。
加利西亚即今加利奇地区,首府利沃夫,沃里尼亚则指乌克兰沃伦州等地。看得出来这是斯拉夫人的国家。不过这个国家是非常悲催的,先被拔都等猛打,然后被波兰立陶宛后入**,最后国家灭亡。
鲁塞尼亚的其实就是罗斯尼亚,指罗斯人的土地。
而现在,这里被来自波罗的海的立陶宛人给占领了。
第二天下午。
“听说了吗,鞑靼人的使者被愚蠢的立陶宛人给赶出去了。”
“嗯,据说他们还辱骂那位大汗”
“我们”
李白色当着部落联盟的面向秦苍汇报了使者联系的情况。毫无疑问的,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
“大炮开兮,轰他娘的!”
一群刚刚见了市面的鞑靼人领袖纷纷鼓噪着,把气氛炒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