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王爷看到他来了,就同他简单寒暄了几句,随后不久又悄悄的进入了一个话题,睿王爷对他和席讷布库说道:“你们都能想着我对你们的好,只是那个最该来看我的人却从没有来过。”听到多尔衮这么说,做事儿一向比较愣的锡翰顿时充满了怒气道:“摄政王的治下还有这样的人?您说这人是谁,我一定饶不了他。”
多尔衮听到锡翰说这样的大话顿觉遗憾,知道这完全是在鸡同鸭讲。只是耐不住锡翰苦苦追问,也就发了些牢骚道:“算了,这个人你搞不定的,等我死了他还会来搞你。这也算了,我也管不了许多。怎么说那人也是我用肩膀扛到龙椅上去的,就算他不来看我也罢,我只当他还是个孩子,不懂事罢了。”
席讷布库听到多尔衮这么讲,便知道多尔衮说的是谁了,心中却也不知道该如何替多尔衮弥合这件事。他虽是顺治皇帝的内臣,确更是多尔衮的眼线,所以并不方便开口。就跩一拽锡翰的衣襟,悄悄的递了眼色。锡翰会意了,这是席讷布库要让他出面,便道:“好,我这就去告诉皇上,让他马上赶来随个一百块钱的份子。”多尔衮都阻止了,对着锡翰的背影喊道:“诶呀你个死鬼,你可别去呀!喂,你知道皇上现在在哪吗?诶呀都跟你说了别去。对了一会儿进宫帮我跟太后带个好儿啊,就说我想她啦!”……
不管是春夏秋冬,北京城总会有他特殊的故事。不管是日出日落,秋日的皇宫里也总会有一种遥远的肃杀与哀怨之气,羌笛怨杨柳,边曲向残阳。肃杀与哀怨之中,是这里主人的爱恨情仇。
《梁甫吟》
谁谓秋月明?蔽之不必一尺翳。
谁谓江水清?淆之不必一斗泥。
人情旦暮有翻覆,平地倏忽成山溪。
君不见桓公相仲父,竖刁终乱齐;
秦穆信逢孙,遂违百里奚。
赤符天子明见万里外,乃以薏苡为文犀。
停婚仆碑何震怒,青天白日生虹蜺。
明良际会有如此,而况童角不辨粟与稊。
外间皇父中艳妻,马角突兀连牝鸡。
以聪为聋狂作圣,颠倒衣裳行蒺藜。
屈原怀沙子胥弃,魑魅叫啸风凄凄。
梁甫吟,悲以凄。
岐山竹实日稀少,凤凰憔悴将安栖!
这首《梁甫吟》是刘基为行将灭亡的大元朝写得哀歌,其中更有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愤恨。不过推倒墓碑和娶亲的那一段儿简直是先见之明啊。其中的意境似乎很像是现在的北京,像是大清在当下的内政外交中的局面。黄昏的慈宁宫里,前来定省的顺治向昭圣太后,也就是孝庄,问过安后说起了一件事情。“皇额娘,今日有锡翰奏禀,说皇父他老人家在家将养身体,却似乎有埋怨儿臣不去看望之意。”
昭圣太后沉默片刻后,丢开了手中可有可无的一个暖炉,柔声道:“既然你的十四叔已经做了你皇父,你去他那里尽一下晚辈之礼是应该的。虽然大军新败,可你十四叔毕竟还有三旗在手,咱们需要小心些也是常理。何去何从吾儿但可自己把握,慎行有礼就好。虽然没有昭告天下,可你十四叔这一病,到也算还政于你了。”
面对昭圣太后等于什么都没说的谆谆教诲,十五岁的顺治帝内心也是有颇多怨气的,略显激动地的道:“还用得着昭告天下吗,这天下都快要让十四叔折腾干净了,如今政令不出燕云(北京、大同)他才想起来还政,不是扔下烂摊子看儿臣出丑吗?他倒是在家装病,却还要儿臣去看望他?难道是给儿臣在设陷阱不成?太原、徐州、济南这外面颇多战事,他都撒手不管,皇额娘说说,是不是儿臣该去亲征啊。”
顺治帝越说火越大,这要不是在额娘面前,他早就暴跳如雷了。昭圣太后也并非不担心如今的局势,只是她行事内敛,向来只是把最关键的问题处理好就立刻收手,从不把事情做绝。她肯定不是喜欢牝鸡司晨的那种女人,至于朝中有多尔衮马头生角,是兽不像兽,是龙又不像龙的,也只是一时权宜之计罢了。
“我的儿,就算上天不希望我们大清坐得天下,我们大可以还回到祖宗之地,这也没什么。待我们回去休养生息,说不定哪一天汉家皇帝失德,那时我们再替天讨之。更何况此时言败还尚早呢,如今我们已在关内征招了二十万绿旗兵,辽东故地也在重整兵马,江山谁属尚未可知,吾儿急的是什么?况且你十四叔可以称得上满洲第一智勇之人,你确定自己可以及得上他?他若病愈,你必要以礼相待、他若有不测,还有济尔哈朗可以与之比肩。我大清尚有甲骑二十余万,猛将如云,什么时候会需要你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亲征?快快收回此心,专攻御将之道。”
母亲的话处处切中时务,顺治帝也是聪明绝顶之人,其实从老汗王努尔哈赤到末代的溥仪,爱新觉罗家的皇帝还真没几个太差的,几乎人人都可做得守成之君。这是最难能可贵的,总比那个崇祯面对着病重的大明,一剂不太对症的猛药下去顺带着把自己都拐卖到另一个世界要好得多。可反过来说,大明也没有一个皇帝会丧权辱国,割地赔款。所谓病医活人之症,当大夫的如果号称自己不医活人,只给绝症患者看病的,不是骗子就是疯子。不让他看病,病人自己安心将养兴许还能多活几天,要让这种人看病,你还是先把身后事都准备齐了吧。倒不是说真的没有神医能妙手回春,只是说口若悬河号称专职绝症的老中医必定是蒙古大夫。
顺治似乎懂了额娘的话,现在根本不是该同多尔衮翻脸的时候,于国于己都应该和为贵、忍为高。多尔衮和豪格之间不就是才刚刚过去的例子吗?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在大战前放弃了一己之私的争斗。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