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学网 > 都市小说 > 万历1592 > 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龙

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龙

    毫无疑问,柳成龙是壬辰之役中朝鲜一方最大的功臣,这一点连明政府也不会否认。

    战后,柳成龙被李昖委以重任,不仅是需要依靠柳成龙的能力将做事,更需要把柳成龙绑在自己这边,不让他接触到光海君,以免李昖自己的权势受损。

    李昖的计划很不错,柳成龙在战后一片狼藉的焦土之上勉励维持朝鲜政府的存在,逐渐将战争的伤痛抹去,在战争的焦土上重建家园,并且用自己的威望招揽义军,改编为朝鲜政府军,以弥补战后朝鲜损失殆尽的正规军。

    有点讽刺的是,朝鲜义军的战斗力远在那一批正规军之上,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朝鲜政府军都是以这支义军为底子组建的,倭寇的战火帮着朝鲜政府省去了练兵的费用。

    但是朝鲜地小民弱,经济基础薄弱,没有大明那么强大的抵抗力,所以经济崩溃是肯定的,柳成龙绞尽脑汁为朝鲜崩溃的财政续命,又通过一点私人关系从大明对日要求的战争赔款里面要了一杯羹。

    每年有十万两日本赔偿银会通过驻日明军送到朝鲜政府手里,在釜山港交接,驻日明军总兵吴惟忠负责管理这件事情,他从未私吞过一两银子,送到朝鲜人手里的都是足额的十万两银子,但是能交给柳成龙去运作的银两往往只有一半。

    王室要钱,损失惨重的两班要钱,到处都要钱,这十万两银子不过是杯水车薪,不得已之下李昖允许柳成龙私下里运作卖官的事情,准许将一部分官位拿出来售卖,以弥补财政亏空。

    饶是如此,柳成龙还是给朝鲜政府成功续命了。

    六年来,朝鲜的国力缓慢恢复,人民日渐安定下来,舔着伤口重建家园,期待着躲在大明羽翼保护之下的美好的明天。

    而就在这个档口,大明国内发生剧变,大明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当年入朝东征主将萧如薰所建立的大秦。

    大明没了。

    大秦建立了。

    萧如薰要求朝鲜改宗向大秦称臣纳贡。

    虽然没有说别的什么语气很重的话,但是如果只是淡淡的要求,那更显决心。

    和大明一贯以来也是一样的。

    道德方面实在是绕不过去。

    于是李昖只能找柳成龙来问计。

    柳成龙当初得知大明国内出现剧变的时候也是惊讶的,但是他相信大明会很快恢复平定,也计划着出兵的到大明的好感,从而得到更多的援助,结果现在不用了,人家自己来了。

    萧如薰,那个当初和他精诚合作全灭倾朝倭寇的大明将军,那个战功赫赫从未打过一场败仗的可怕的将军,那个为人强势不容置疑他的决定的强势将军。

    现在这个人成为了皇帝。

    毫无疑问的,朝鲜最好的选择绝对是立刻向大秦俯首称臣,得到大秦的保护,说不定还能由此得到更多的一点援助,如果朝鲜和大秦对着干的话……

    别说援助了,估计下一次来的就是大秦的军队了。

    现在的朝鲜虽然不是最衰弱的时刻,但是也差不多,绝对不可能对抗秦军,更不要说是对朝鲜地理气候相当清楚的洞悉了朝鲜虚实的萧如薰,这是没有希望的一场战斗。

    现在萧如薰还愿意将朝鲜纳入保护范围之内,如果朝鲜不识好歹,估计萧如薰会直接把朝鲜纳入统治范围,设立一个行省!

    柳成龙几乎是立刻就给出了最好的建议——立刻向大秦上表称臣,献上贺礼,并且尽快组织使节团队去北京向大秦皇帝恭贺,把君臣名分定下来,这样的话大秦就有了保护朝鲜的义务,朝鲜可以继续存在。

    李昖心里当然也清楚这样做的必要性,得到消息一天之内他就决定要这样做了,但是现在朝廷争议实在是太大,他实在是没有把握强行通过这个决议,没有人为他摇旗呐喊的话,他无能为力。

    柳成龙顿时就明白了李昖的目的。

    让柳成龙做他的替罪羔羊,为他摇旗呐喊,然后李昖再装作不情不愿的向大秦称臣,保全朝鲜王室的体面。

    柳成龙深深叹了口气。

    心寒吗?

    不算什么,作为一个从政者,这是基本功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臣做这些事情,臣就必须要做这样的事情,这本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没什么好纠结的。

    只是为了朝鲜付出了那么多,为了打赢那场仗呕心沥血,几乎把命给送掉,战后又呕心沥血的在党争不断的大局面下勉励维持朝政,柳成龙自问自己没有任何对不起朝鲜政府的地方。

    “王上要臣这样做,臣自然会这样做,只是事成之后,还请王上允许臣告老还乡,臣,累了。”

    李昖的第一反应是不愿意。

    那么得心应手的一个能干事的官员就这样放弃怎么可以?要是柳成龙没有了,国家政务该让谁来总领呢?

    第二反应就是这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柳成龙固然能干,但是这件事情之后必然成为众矢之的,如果自己继续任用他,那么必然会殃及朝鲜王室,这件事情上朝鲜王室必须要保持在一个相对中立的态度上,摇旗呐喊的人是柳成龙,不是朝鲜王室,不是李昖。

    没了柳成龙,满朝那么多大臣,总有可以取代他的。

    李昖叹了口气,低声说道:“柳先生为朝鲜付出的,本王不会忘记,本王会让你风光还乡的。”

    这话一出口,柳成龙的心就沉到了谷底。

    “臣,谨遵王上之命。”

    柳成龙应下了这个差事,并且十分圆满的完成了这个任务,他上书大声疾呼向大秦称臣的重要性,严厉驳斥那些不知所谓的说法,认为那是在将朝鲜送到战争的边缘。

    柳成龙本身属于南人党的势力,在党争转变为意气之争的大前提之下,这当然让其他朝廷朋党感到非常恼火,更兼嫉妒柳成龙的功劳和威望,于是他们纷纷集火向柳成龙。

    柳成龙被骂得狗血淋头。

    李昖最终免除了柳成龙的职位,将他革职,但是顺带着通过了向大秦称臣的决议,这个时候,似乎群臣都不在意了,仿佛他们一开始的目的就是要搞倒柳成龙一般。

    这就很尴尬了。

    不过,这并未出乎李昖的预料,李昖顺利度过了这次的政治危机,向大秦送上了贺表,展现了称臣的决心,并且表示愿意向大秦皇帝朝拜,送上贡品。

    消息迅速往北京传递,而在这个时候,萧如薰可没心思关注朝鲜,他的精力都在设宴款待西北诸将和西北两位投诚文官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