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m?”
乌鸦不是第一次看杨以辰的剧本,他作为一个外行人,至多经过这么多年的熏陶算是半个电影人,他看待剧本的角度跟杨以辰等人是不一样的,基本上可以代表主流普通观众的视角看待一部电影,或是商业大片的好看,或是独立小成本类型电影的好故事,他看电影跟普通人看电影就没有什么分别,杨以辰当然知道这部电影在独立电影制作中是成功的,并且给片中的女主角送上了奥斯卡影后的宝座,甚至杨以辰一度认为,饰演她儿子的那名小演员,如果不是遭遇到小李子陪跑二十二年的安慰奖,跟饰演他母亲的演员一起双双获得奥斯卡最佳男女主角,都不为过,小家伙演的是太好了,你都很难想象他的年纪,甚至对他以后的演艺生涯都充满了期待,或许十年后二十年后,他也会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乌鸦看过之后,沉默了半天,这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幽禁的故事,故事中的母亲和儿子两个人,给大家演绎了一场情感大戏,这片子首先给人感觉就太虐了,然后就是话题-性-实在太强了,播出之后肯定要引起无数人的热议。
“你打算什么时候拍?如果是近期,那还是不要选择国内的女演员了?除非你用最短的时间内,再捧起一个能够得到国际上真正认可的女演员,而不是国际章那种国人自我吹嘘过度的,否则好好的一部片子,演员即便演好了,也很难真正受到重视,杨以辰,只有一个,那是你用了数年时间在数个领域不断成功不断覆盖大家视线而成就的,还想再捧出一个来,难,非常难。甚至可能在行业内还要遭遇到阻击。”
杨以辰其实也知道这些,他只是希望从乌鸦的口中说出来,给自己一个理由,一个不启用国内女演员的理由。
公司现在正处于在北美市场开疆拓土的阶段。需要一些影片来撑场面,不可能就靠杨以辰一个人和特效制作来当主力军,至少还需要别的演员或是别的作品出来,既然他觉得这部影片好,乌鸦不去评判这部影片可能创造的价值。他也不懂,他相信的是杨以辰的眼光,这样一部影片,在国内制作,以国内的演员来演,差不会差,只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不够。
“如果有一个女演员有自信,那就国内和好莱坞版本,同时启动,同时拍。”或许是因为为了小丑而让自己处于的一种特殊状态。杨以辰在思考问题上面,有了另一种角度的释放,能够找到另外一条与常人思维不同的路。
别说厚此薄彼,别说不给机会,国内版本,就去征战戛纳挣扎威尼斯等一系列的国际影展,好莱坞的这个版本,就打北美市场,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如果国内版本拍得足够好。也让这边的人知道知道,一个杨以辰不是特例,华夏的演员拥有真正立足于国际市场的资格,即便是在好莱坞的市场。也一样行。
“那你准备让谁来演?”
乌鸦这个问题,可能是所有人想要问的问题,这样一部同一个公司两个针对不同区域的同一部电影开拍,压力可想而知,小朋友那个角色你拍不过还有情可原,本来嘴里就喊着要冲出亚洲。给你对等的机会,如果你饰演出来的角色不如这边的演员,那打脸可就不是一个华夏女演员的问题,等于一下子打了所有人的脸。
就这水平,还要来好莱坞比量比量?你行吗?
所以乌鸦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这节骨眼上,你要开华夏版本,就需要找一个挑起大梁的女演员。
杨以辰深吸一口气,他相信,但凡时一个有自信的女演员,都会想要来这个角色,想要往上冲一冲,想要比一比,可谁适合,这无疑是一个他现在都无法给出答案的问题。
赵微?樊冰冰?厉冰冰?徐晶蕾?孙丽?
周迅?章紫怡?郑秀文?刘佳玲?
杨以辰实话实说,都是自己不错的朋友,很多都是自己公司的艺人,就算他想抬举她们,以她们目前的状态都不适合,或者准确点说都不够格实力还差了那么一点点,如果是平日里都可以,慢慢来,没有参照物,这一次可不会给你慢慢来的机会,上来就是要跟好莱坞的女演员正面刺刀战的,他心目中之前有两个还比较中意的,周迅和巩俐,但细想想又没有从她们的身上找到强过自己公司艺人的地方,差别不大,至多是谁更擅长一些悲情戏和特写的情绪戏,给人感觉好似她演技更高一些,实则在此时,至少在杨以辰的眼中,上述这些人也就孙丽和樊冰冰稍差一点点,其她人是差不多的,要分戏、分角色、分对手戏演员、分环境、分心情才能有输赢的那种高低,否则各有各的风格,适合的戏的种类不同而已。
没有格外的优秀,要比慢慢培养一点点雕琢那个角色更可怕,你就不知道该如何做选择,杨以辰最后索性将剧本直接扔给了乌鸦让他封存起来,回燕京的时候放起来,等到合适的机会再拿出来,与此同时,两地同时开始找寻女演员,这边史密斯负责,国内王静花负责。
国内选择王静花,故意为之,王静花自己也清楚,老板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就是让自己将消息给透露出去,让更多人去竞争,去为了这个角色努力。
杨以辰现在学会了切断思绪,那就是类似这样的事情,如果暂时没有答案,对自己又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不愿意去想的时候就直接切断思绪,这件事暂时就不去想了,先紧着自己觉得要紧的事情来,切断的事情就暂时放在一旁,边角余料的事情先由身边的下属去做,如今的他已经逐渐开始适应做一个上位者,懂得什么事自己抓,什么事让别人来做,这中间的天平衡量,拿捏的也是越来越准。
小丑这个角色拿下之后,杨以辰就开始了配合剧组的一些拍摄,大场面的群戏拍摄,诺兰能等,剧组等不了,一场群戏一个人出问题,整场戏都要废掉,包括贝尔这男主角和扮演瑞秋的女主角在内,在大场面多的群戏拍摄时间,都必须将自己主角的光环摘下,完全配合导演的拍摄,不给导演增添一丝一毫的烦恼和麻烦,杨以辰也是,大场面大规模的群戏一出,所有人都成为兵卒。
驾驭大商业片的导演,总是被人说成功利什么只为了钱之类的,总是说没有什么艺术造就,没能给电影产业进行贡献,实际拍摄水平很一般运气好而已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
说这些话的人,是没有见过真正拍摄时的困难,尤其是搭配特效那种,需要导演的脑海中有画面,拍摄到什么地方,现实里什么都没有,但在成片里这里有电脑特效的效果,这个画面本身就很难,加之商业大片意味着大场面,而大场面中拥有着大规模演员的群戏,难度则更大。
好莱坞不允许镜头里出现任何一个非演员,哪怕是远景的街拍,哪怕是走在大街上的拍摄,镜头里也都不允许出现路人,那样是侵犯人家**权的,你知道你一个镜头扫过去,会不会将带着三儿出来逛街的男人给照进来……
全部都得是演员工会签约的演员,一请就是好几十甚至上百个,每一天的拍摄都将拍摄的费用大批量的挥霍掉,一点点拍摄的错漏都不能有,一个点就能毁了整个画面,就能让很多人的努力付诸东流,但有些事又不可避免,一百多人的戏和两个人的戏,出错的概率大小谁都清楚得很。
除了演员还有工作人员,除了摄像机还有服装道具,林林总总一大堆,一个地方也不能出错,作为一名导演,做商业大片的导演首先你要有一个当群体领导的能力,不然就算你专业技能和艺术造诣方面达到了顶峰,这电影你也拍不了。
杨以辰刚从《飓风营救3》的剧组下来,自己亲自当了导演,更能理解诺兰,每天肯定是最早到现场,一定也是最后一批离开的,在现场完全就像是一个普通的演员,你在他身上根本看不到一点明星的架子,倒不是他装,你想想,一场戏几次没有拍下来,导演肯定是一肚子的火气,为什么说当导演的一般脾气都不太好,没办法,那种你将一切都弄得严丝合缝,但执行就是执行不过关,一次两次三次之后,任谁都会火冒三丈。
导演正在气头上,回头一看,呦,几位主要演员,遮阳伞下坐着,喝着冰饮乘凉,心里火气更大,倒不会说主要演员大咖们不对,但心情肯定会很不爽,间接就会影响到拍摄。
杨以辰就一个人来的,乌鸦车子在一旁等着,两个贴身的助理也在拍摄现场外围候着,容姐则干脆就没让来,渴了杨以辰就跟大家一样和剧组的矿泉水,累了就跟大家一起逮到哪坐到哪,拍摄间歇乘凉也是抢地方挤地方,如果不看他那张脸,你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一个大明星杨以辰就在这个剧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