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后,李建成终于停了下来,盯着站在眼前的几人道:“想了这么久,可有法子?”
薛万彻等人面面相觑,谢叔方拱手道:“启禀殿下,唯今之计,只有等长安城来援。”
李建成额间青筋暴跳,脸色极其难看地道:“这于我来说,与开城门让薛举进来有何分别?我要的,不是等援军来救,而是赢!”
他这个话实在太为难薛万彻等人了,士兵低落,人数又不足敌军一半,赢……谈何容易!
“可是……”不等谢叔方说下去,李建成已是抬手打断,不容置疑地道:“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法子,总之这一战,一定要赢!”
此仗,大唐或许还输得起,但他……万万输不起!
见李建成这般态度坚决,谢叔方只得咽下了嘴边的话,转而与薛万彻他们一道思索着解围的法子。
若李元吉不曾大败,八大总管不曾离城难归,要赢薛举并非难事,但现在……实在是难!
这一夜,对于李建成来说,异常的短暂,感觉未过多久,天边便已经泛起了晨光,朝阳自云层中渐渐升起,但令李建成绝望的是,虽一夜苦思,但他们并未想到办法,对围困在城下的薛举大军束手无策。
而这会儿,李元吉亦陷入两难之地,他本欲直接退回长安,但思及被困于城中的李建成,又犹豫不决;他心中清楚,经此惨败,他们已经失去了击败薛举的最好时机,李建成虽然仍有二十万大军,却陷于被动之地,只能死守城池,一旦薛举破城,后果……
李元吉与其感情最是深厚,再加上这又是他惹出来的祸,有意回援,但是昨日一战,他损兵折将,八大总管剩了四个,带出来的八万将士逃的逃,死的死,剩下的不足四万余人,凭这点本钱,想要与士气正盛的薛举斗,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难道……真的只能撤回长安?可是等长安整合军队来救援,恐怕城池早就被攻破了,大哥亦生死难料。
怎么办?怎么办?
正当李元吉烦躁难安之时,刘文静向他出提出一个建议,暂时不回长安,而是与在附近的李世民会合;后者已成功阻截钟俱仇,手中的五万兵马并未损折多少,若得这股生力军加入,足可解薛举困城之忧。
“不行!”李元吉最是不服李世民,这会儿听说要向后者求援,自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当即拒绝了刘文静的提议。
刘文静心思敏锐,又岂会不知李元吉的念头,拱手道:“属下明白殿下为难之处,但薛举大军随时会进攻城池,还请殿下以大局为重!”
李元吉脸颊一搐,他知道刘文静与李世民亲近,所以从一开始,就甚是不怠见后者;如今这话更是字字刺耳,冷声道:“你言下之意,是说我不顾大局了?说破了天,二哥手中也只有五万人马,薛举却有五十万,你真觉得,他们可以以一敌十,扭转战局吗?”
刘文静并未因他的话而激动,平静地道:“殿下与秦王皆是自尸山血海之中杀出来的,殿下不能胜,秦王自然也未必能胜,但有了这五万生力军,救出太子殿下的机会,却是大大增加;殿下之所以停于此地,想必也是因为放心不下太子殿下!”
刘文静这句话说到了李元吉心坎上,令他暗自咬牙,这次的跟斗真是栽大了,哼,他来日一定要向薛举讨回今日之耻。
此事皆是后话,当务之急,是尽快做出决定,究竟是撤回长安,还是去与李世民的五万大军会合,共谋营救李建成。
李元吉虽骄横,却也非全不知轻重之人,几经斟酌,终是冷声道:“传令下去,即刻行军,与秦王会合。”
在他们带着四万残兵败将前去李世民会合之时,薛举再一次开始了对俘虏的虐杀,命如草芥这四个字,在此刻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尸体堆积如山,而这座山,还在不停的加高,再加高。
吃了之前那个大亏,这一次不论薛举如何叫骂,如何挑衅,在没有想到计策之前,李建成都坚决不露头,坚决不出兵。
但薛举既然走到了这一步,是绝对不会空手而返的,在杀尽数千俘虏之后,他开始下令攻城,当然,城中的箭矢铺天盖地而来,阻挡着他们的前进,然在付出上千条性命之后,成功逼尽了城中的箭矢,李建成等人,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强行度过护城河,在城墙下聚集。
薛万彻亲上城楼指挥,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阻止他们爬上城楼,这一战惨烈异常,虽然守军占据地利,但在一轮轮的攻势下,还是死了许多人,连薛万彻也被爬上来的士兵砍中手臂。
如此一直纠缠到一更时分,薛举方才下令息兵,待得明日再战,誓要攻下城池。
与此同时,李元吉的残军也终于与李世民一行会合,共同商议对付薛举之策,李元吉自是想报上次惨败之仇,他自小到大,可还没吃过这样的亏;不过李世民仔细分析之后,认为他们没有必胜的打握,若是再败,就会真正损伤大唐的元气,故而决定以救为主,非万不得已,不与薛举交手。
“如今薛举就围在城下,二哥准备如何不与之交手而解高城之围?”李元吉这句话问得硬梆梆,因为任他怎么想,都觉得这事不可行,敌人明明看到他们了,却不攻过来,可能吗?
李世民屈指“笃笃”敲亲睹长案,一下又一下,剑眉紧紧皱着,他虽做出了决定,但施行的法子,一时半刻尚未想出。
杜如晦在一旁露出欲言又止之色,李世民道:“想到什么,只管说便是。”
“是。”杜如晦拱手之余,对李元吉道:“齐王以为,薛举远征而来,什么东西对他来说最为重要?”
李元吉不以为然地道:“自然是长安城了,他不就是奔着这个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