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学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小郎君 > 227 满城风雨

    因为这个深夜在杜康妃前拜祭的神秘老头出现,原来安静的孝陵后卫一下子热闹起来,先是卫指挥合张柱国赶到,最后就是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忠也被惊动了。@樂@文@【 请搜索】

    第二天响午,一脸忐忑的的朱希忠就进了皇宫。

    对嘉靖来说,这个时候不是在睡觉就是在炼丹,绝不欢迎任何人打扰,但是这件事太严重,严重到朱希忠想先调查一下都来不及,只是半天的功夫,整个京师就传得满城风雨。

    裕王的身世问题。

    正月十一,是杜康妃的死忌,这天除了杜康妃的娘家,还有为人子的裕王在家中为逝去的杜康妃遥祭,没想到还有一个老头大半夜偷偷跑到金山,暗中拜祭杜康妃,被孝陵卫发后抓获。

    据说当场缴获很多杜康妃生前的饰件、书信、贴身衣裳等物,有消息指老头是大兴人,和杜康妃生前是青梅竹马,这个时候出现在杜康妃坟墓前,让人有点耐人寻味。

    还有人言之凿凿地说,那老头的相貌,和裕王有八分相似。

    于是,各种阴谋论翻天盖地,还有人把这些和裕王不受嘉靖待见、杜康妃死后不能葬入皇陵联系起来,说她有失妇德,所以皇上怎么也不同意厚葬她,也不准她死后葬身皇陵。

    皇妃红杏出墙、皇上被戴绿帽,天下间就没有比这更轰动的新闻,一时间满城风雨,就是朱希忠想捂都捂不住,只能禀报嘉靖。

    这是有关皇室颜面的事,朱希忠也不敢擅自作主。

    由于朱希忠的身份和宠信,嘉靖听说朱希忠有急事求见,很快就在他的炼丹房召见了朱希忠。

    “臣参见皇上。”朱希忠一看到嘉靖,马上恭恭敬敬地行礼。

    嘉靖的心情不错,瞄了朱希忠一眼,然后淡淡地问道:“爱卿平身,这么急着见朕。发生了什么事?”

    高低轻重,嘉靖分得很清,他知道不是十万火急的事,朱希忠是不会找自己的。所以他第一时间召见了朱希忠。

    朱希忠也不敢隐瞒,小心地说:“禀皇上,此事是有关裕王”

    看到嘉靖越来越黑的脸,朱希忠知道自己是碰到这位上位者的逆鳞,不过他还是硬着头皮说:“此事也关系到皇室的声誉。”

    嘉靖对“二龙不相见”深信不疑。为了保全自身,也为了保护儿子,恨不得父子“相忘于江湖”,能不见就不见,能不提就不提,现在听到有关裕王的事,还涉及到皇室的声誉,最后还是妥协。

    “说说是什么事。”嘉靖冷着脸说。

    一看朱希忠那战战兢兢的样子,就知不是什么好事。

    朱希忠不敢怠慢,忙把有人深夜拜祭杜康妃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就是外面的流言也不敢隐瞒。

    嘉靖闻言冷哼一声,脸无表情地说:“朱爱卿,你怎么看?”

    “臣知道此事后,心乱如麻,心中也没有主意,一切全听皇上吩咐。”朱希忠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说。

    清官难审家务事,何况这是帝王家的事,这件事,不是丑闻就是阴谋。无论哪一个,都不是朱希忠希望碰到的。

    嘉靖问朱希忠的看法,朱希忠无论说什么都不合适,只能应付过去。

    朱希忠本以为嘉靖会暴怒。没想到嘉靖只是脸色变得难看,并没有什么过激的举动,只是一脸阴沉地说:“多久可以查出真相?”

    “一个月”朱希忠犹豫了一下,最后咬咬牙说。

    “太久了”嘉靖毫不犹豫地说:“朕赐你金牌,可以任意调动人手,可以任意搜查、问讯。十五日内必须结案。”

    “臣,遵旨。”

    皇帝金口已开,那这事就已经定局,根本不能讨价还价,朱希忠也只能硬着头皮应下来。

    幸好杜康妃是大兴人,其亲属就在北京,查什么都方便,要是在那些远路的省份,一来一回都不够时间,更别说调查什么的。

    稍稍犹豫了一下,朱希忠小声地说:“皇上,现在流言满天飞,要不要让锦衣卫行动一下,制住这些流言蜚语?”

    “不用,就让他们蹦达”嘉靖语出惊人地说:“到时什么是人,什么是鬼,他们都会一一现形。”

    “皇上英明”

    嘉靖挥挥手说:“退下吧。”

    “臣告退。”

    皇上表面上对儿子不闻不问,其实内心还是关心的,朱希忠心里暗暗感叹道。

    儿子有二个,而龙椅只有一张,新皇登基前,肯定要经历一番磨砺,嘉靖当年登上皇位,也是经历一系列的磨难,裕王安份守己,景王野心勃勃,既然暗中放任景王参与争嫡,想必嘉靖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以嘉靖好大喜功的性格,任由流言满天飞,明显是趁他还有能力把控,放任局势发展,让另有用心的人跳出来,有需要的时候,他会发挥老朱家的优良传统,替下一任拨掉这些“刺”。

    朱标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崇信以仁德治天下,对他老子朱重八同志嗜杀行为看不过,经常劝阻。

    有一天,朱元璋把朱标太子叫来,什么话也不说,把一根长满刺的棍子扔在地上,要朱标用手捡起来,朱标看到上面都是刺,有些犹豫。朱元璋就把棍子拿起来,用剑削光了上面的尖刺,然后再递给朱标拿着,并且告诉朱标说:

    “那些功臣就是这棍子上的刺,你不敢用手去拿,我现在帮你把他们削干净了,再交给你拿不是更好吗?只要我把那些人都杀干净了,你才能太太平平地当这个家!”

    毕竟是血浓于水,虎毒不食子,朱希忠摇摇头,大步向外走,眼里现出一份少有的坚毅和决断。

    自己只有十五天的期限。

    很快,锦衣卫四处出动,不断地缉拿、拘捕可疑人士,一时京城人人自危,但是,有关裕王的身世问题的流言,则是越传越烈,官员分为倒裕派和挺裕王派,也有官员选择沉默。

    倒裕派和挺裕派每天都争得面红耳赤,而在民间,也是两种声音,有人支持裕王,有人认为景王继承皇位更合适。

    官员和百姓传得纷纷攘攘,就是后宫也不例外,不少妃嫔暗中议论,都是有关杜康妃的事情,死了十多年的杜康妃的坟没有被挖,可是有关她生前的事开始一件件挖了出来,一时间真真假假的消息传得满天飞。

    有人说这是有人要打压裕王,也有人有鼻子有眼说杜康妃未入宫时,就有相好,然后又安排那相好做了宫中采办,两人一有机会就暗通款曲,裕王和那老头很相似,而性格和嘉靖截然相反,就可以证明一切。

    不管怎么样,越来越多的目光放在成国公兼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忠,所有人都知道,他负责调查这件事。

    金山夜祭事件越演越烈,特别是在嘉靖的放任下,在大明境内形成一股风暴,而这个风暴直卷裕王。

    正月十四号,金山夜祭事件已经过了三天,就在大明臣民为大明前途忧心忡忡时,在金水大街的一处宅子里,出人意料现出一股喜悦的气氛。

    秘密进京的景王,在书房里设了个席,心情大好的他,邀请杨双智和钟秋平一起喝酒庆祝。

    有一句话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在有心人的宣扬下,越来越多有关杜康妃诽闻大范围传播,特别是有不少是从后宫传出来,增加传言的可信性,对裕王造成很不利的冲击和影响。

    这些,都是属于景王的胜利。

    景王有点费力地咳嗽二声,然后站起来,意气风发地说:“来,两位先生此役劳苦功高,本王敬两位一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