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学网 > 穿越小说 > 大清太子爷 > 第23章

    “朕被困在通州时,本想连夜骑马回宫,侍卫里有人劝朕不要这么做,说是太冒险了。朕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就在通州等了两三日,然后才动身,白日骑马赶路,晚上找地方宿营,”

    胤禔走后,康熙脱了鞋,随意歪身倚在榻上,一边拿着朱笔圈胤礽写得好的字,一边开口道,“本来朕会提早两日回来的,但在路上朕查看了几个地方的地震情况,就回来的晚了些。”

    康熙将字圈完,又将那些字帖还给胤礽,胤礽便将字帖递给扫琴,让她带回去,然后他也脱了鞋,上了榻,跪坐在康熙身边,轻轻给他揉腿:“阿玛辛苦了。”

    康熙手一拦,不要胤礽做这样的事,随手召了个宫女过来给他揉腿,他才转头仔细端详了胤礽一下,才笑道:“朕不累,回宫瞧见你们平安,朕就放心多了。太皇太后还在赤城,朕没敢让太皇太后和佟贵妃跟着回来,但太皇太后担心你们,朕一回来就派人送了平安信去,想来她和佟贵妃也应当安心了。”

    康熙说了这些,又问胤礽:“你的中庸读到哪里了?”

    胤礽还在想孝庄和佟贵妃留在赤城的事,听了康熙的发问,忙收敛心神答道:“回皇阿玛,中庸已经读完了,儿子现在读到论语阳货篇了。”

    “明白文义吗?”康熙见胤礽摇了摇头,笑道,“只会读可不行,你还得知道意思。这样吧,朕过几日抽空再给你讲。朕的意思,你是得在出阁读书前,将这四书五经读通了会讲了才行的。”

    胤礽规规矩矩的答道:“是。”

    “没有朕的允许,你就敢拖着皇太后和大阿哥出宫去,你的胆子也真是够大的,”

    给康熙揉腿的宫女力道掌握的很好,他觉得腿上的酸胀果然减轻了些,身子斜倚在榻上又随意开了口,康熙话虽这样说,面上却没有一丝怒意,慵懒之中还带着几分浅笑,问胤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话是你说的?”

    胤礽想了想,答道:“算是吧。”

    “什么叫算是?这话朕从没听过,却是打你这儿来的,不是你说的是谁说的?不过这话说的挺好的,”

    康熙望着胤礽道,“你要宫中捐银捐物,这主意是你想的,为什么要让大阿哥督办,惠嫔等人联名承办?朕的太子,难道连这点事情都办不成?”

    康熙到底还是问了,胤礽定了定心神,才垂着眼睛答道:“儿子势单力薄,确实怕办不成——”

    “你这话朕不爱听,日后就不要再说了!”

    康熙听胤礽说势单力薄四字实在戳心,当即打断了胤礽的话,“朕早就同你说过,你额娘确实是早逝,但你还有朕!朕是你的皇阿玛,你又是朕祭告天地亲封的皇太子,谁敢欺你,朕必替你撑腰!”

    “是,阿玛教训的是,儿子不再说了。”

    穿越成胤礽也有五六年了,可他总是会忘记这件事。总觉得自己是孤身一人在这里的,虽然规规矩矩的活在清代,他却觉得自己很难融入进来,可即便是逼着自己融入,那心灵上的孤独感,却是无法被忘记和被磨灭的。

    被康熙打断的话,胤礽也不敢再继续说,怕再说下去会惹怒了康熙,又见康熙做了个手势要他继续说,他也就不再啰嗦,继续说他没说完的事。

    “——儿子带着大哥出宫去,就是想让大哥也看一看那些受苦的百姓,希望大哥跟着儿子一起干。儿子出了主意,跟大哥说希望跟大哥一起联名,倡议后宫捐银捐物赈济灾民,但大哥说这样不妥当,说儿子与他联名是不合规矩,只怕也没什么人能应我们的请。大哥说,还应当是后妃倡议联名,他来督办,这样才妥当。”

    “那你就应了他?”

    康熙听到这里,就极为不悦了,后妃联名倡议,胤禔来督办,胤禔倒是打的一副好算盘!

    佟贵妃随他去口外避暑,按规矩是让惠嫔、宜嫔、荣嫔三人留在宫中协理宫务。但宜嫔怀着五个月的身孕,荣嫔又要照顾胤祉,都是忙得难脱身的人,还不是惠嫔来主理宫务吗?胤禔这样说,明摆着就是要惠嫔来张罗这件事!

    康熙一想到此节,便心中愤恨:“他怎么敢这样明目张胆的抢你的主意?你是不是还跟他说什么了?”

    胤礽老老实实的答道:“儿子说,这回后宫里捐银捐物都是要造册登记的。等皇阿玛回来时,这册子是要给皇阿玛看的,皇阿玛若是高兴了,说不定会按照册子上的人头论功行赏。”

    “你这样跟他说,也难怪他抢你的主意!”

    康熙冷哼一声,“论功行赏!他哪里是要帮助灾民,他分明就是想要这份功劳!”

    康熙在胤礽身边放了人,以便于对皇太子的行踪予以掌握,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监视胤礽,而是为了保护他。胤礽虽聪慧,却还年幼,他担心胤礽在宫中还无能力保护自己,也是为了防着别人暗害皇太子。其实也不只是胤礽身边,这后宫上下,只要是他想知道的事情,就没有他不能知道的。

    所以,即便他出京在外,宫里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他还是知道的。尤其是宫中捐银的来龙去脉,这前前后后的事儿,康熙心里都清楚。也正是因为他清楚,他才会问胤礽这样的问题。

    问之前,康熙心中也并非没有答案。但在听到胤礽的回答真的与自己所想的那个答案完全一样时,康熙就暴怒了。

    赫舍里早逝,胤礽确实没有额娘,后宫无人扶持他,他在后宫更无根基。可他是嫡长子,是大清的皇太子,地位超然尊贵,胤禔是他大哥,怎能如此欺他!

    胤禔可恶,惠嫔也不是个好的。康熙咬牙想着,胤禔抢了胤礽的主意,无非是贪功,但惠嫔在他身边这些年,难道看不见他对太子的疼爱吗?就算太子在后宫无所依靠,他要是想做这件事,自己必然会给他支持,他又怎么可能做不成!

    惠嫔不可能想不到这些,无非是胤礽说的造册登记和论功行赏这两句话,叫惠嫔也动了心,惠嫔也想贪功,就不肯放手,伙同她自己的儿子,抢了胤礽的功劳当做自己的!无非是欺他的太子年幼仁善!为了这一点功劳,惠嫔竟连佟贵妃也不放在眼里了!

    可恶!实在可恶!

    胤礽看了康熙一眼,见康熙满面怒意,没劝康熙息怒,也没替胤禔说话,只轻声道:“不怪大哥如此想。这话是儿子说的。儿子若是不这样说,不只是大哥,宫里大概也没多少人肯听儿子的话,自愿捐银捐物出来。”

    “你啊,你就是太小看自己了!你是太子,是朕最宠爱的儿子,你说一句话,谁敢不从?”

    康熙气哼哼的看了胤礽一眼,又见胤礽那沉眉垂眼的小模样,心里瞧着也心疼,他生气并不是冲着胤礽的,也舍不得再责怪胤礽,便将心里的气缓了缓,又挥了挥手,让给他捶腿的小宫女退下,这才似笑非笑道,“你瞧你拿不出银子,索额图和皇太后不是都助了你一百两银子吗?你也还算想得周全,知道将这银子分别列在太皇太后和佟贵妃名下,听说你还给了胤禛十两,你怎么就不给自己留一点儿呢?”

    “回皇阿玛,这银子不是儿子的,儿子不好要。儿子当时心里也矛盾,不知这银子该不该拿,但却知道是不能退的。儿子也不图虚名,只要银子能送到百姓手里,儿子就高兴了。”

    胤礽顿了顿,又轻声道,“儿子要这银子,原本就是打算添在太皇太后和贵妃娘娘名下的。儿子想着自己没有银子,那就不该写上自己的名字。何况——”

    胤礽抿唇一笑,“何况太皇太后和贵妃都不在京中,写在太皇太后和贵妃娘娘名下,明白人都知道是儿子出的。这也是儿子的一点小私心。”

    胤礽知道康熙说的很对,他是太子,若是想要办成此事,根本无需筹谋顾虑这么多,但他不愿以强权压人,更不肯仗着康熙的宠爱作威作福,只能步步经营,诱旁人去替他做成这件事。

    更何况,他现在是康熙最宠爱的儿子没错,若有一日,康熙与他父子反目,这些在宠爱之下而肆意行事以权压人的事情,将会全部成为反噬他的罪名,会将他拉入万劫不复之地的。

    那历史的皇太子,不就是如此被废的吗?

    他很明白,自己绝不能因权力而迷失了自己,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从现在开始,就要谨守着储君的本分。

    不过,他虽防着康熙,却也知康熙对他并无坏心,他肯将自己的心思露一些给康熙知道,就是因为他明白,他的这点小心思,或许能瞒过胤禔,却绝瞒不过康熙去。还不如露些给康熙知道,兴许康熙不在意,便不会深究他的企图了。

    “你倒是心思伶俐,还晓得顾这样的体面!这一下,太皇太后和佟贵妃,可就都欠了你的人情了!”

    见胤礽这样说,康熙果然笑了起来,他压根不在意胤礽的心思,倒是在心中感叹胤礽果然是个仁厚孝顺的好孩子,他觉得胤礽此举深得自己的心,便起了心要奖赏他,遂笑道,“你这回做的很好,这册子上本就该添上太皇太后和佟贵妃,这样才合规矩。朕想想,该拿些什么赏你呢?”

    康熙略想了想,不待胤礽说话,便又笑道:“朕想到了,胤礽哪,等你出阁讲书后,朕将你的乳公凌普调入内务府,擢升为内务府总管。这样一来,内务府的内库帑银也能方便你随意支取,将来你要用银子,只管拿朕的银子取用,也不必纠结这旁人送来的银子该不该要了。”

    他们不是欺胤礽年幼无财吗?他就偏要给胤礽撑腰,给他财势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