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学网 > 穿越小说 > 大时代1902 > 第249章 经济

    第二百四十九章经济

    见完虞和德的第二天,刘继业又与张謇和孙多森商定了三联集团抛售股票后所获得大笔资金的用途。除去红利等,最终敲定用于并购产业的资金在三百万左右。

    其实早在橡皮股票刚开始被炒作起来的时候,刘继业就已经想到了以上海金融大萧条为契机,设立银监会和证监会,由自己参与制定上海金融界的规矩、并以此来逐渐整合中国的资金动向。

    想要达成这个目的,除了大萧条造成大批钱庄破产之外,刘继业也必须要将许多有身份有家产的重要角色拉过来,让他们参与决策中,以此获得支持。

    虞和德、张謇、孙多森都是盟友。只要刘继业自己处事恰到好处,注意方寸,若是时机正确了确实是有相当可能成功。

    一旦整合了上海的金融系统后,除了三联集团为代表的江南财阀被刘继业所控制外,就算是传统的宁波商帮、徽商团体等根基深厚的商界团体也将被影响。只有控制了上海的金融,刘继业才能真正影响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发展,将资本引导向对国家、对工业化最有益处的地方。

    虽然看起来似乎有些不通人情,但为了使刘继业的目的能够实现,他就只能坐视上海的橡皮股票市场崩盘。

    只有让大家认清到无序无秩的股市会带来的危害、银行钱庄不顾风险的投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再加上以大量现金救市以及三联银行以雄厚资本大肆并购各处钱庄和票号为前提,才能够集合各大商家坐下来好好讨论设定银监会和证监会的事项。

    具体银监会和证监会的职能刘继业倒不是太在意;无非是控制银行投资风险、设立最低限度的发行保证金等内容。关键还是这两个组织必须是以三联银行为主导,逐步将上海的零散商家整合成以几个银行为核心的现代性质财阀,并从一开始就对它们施加影响力、使财阀最终成为为国家主义服务的工具而非反过来。

    三天后,刘继业与堂哥刘继嗣一起吃饭,席间兄弟两人将近年刘氏产业的情况好好聊了一遍。

    自从长房刘寿昌接任家主,获得了刘家的掌控权后,随着刘继业的事业与官位越升越高、以及与二房愈发密切的合作,最终使得二房在三房发难的时候站在了长房这一边。

    此后的两年间,当长房新增产业已过千万时,二房相比之下虽然也有所发展,却已渐渐跟不上长房的步伐了。尤其是三联集团出现后,二房已从一开始的生意伙伴、盟友,逐渐变成了长房的附庸地位。

    刘继业不会读心术,无法确知刘继嗣对这一现象的内心看法。他只是知道二房根本不可能分出单干,只能紧紧绑在长房的战车之上,别无选择。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刘继嗣是个明白人,因此在上海处理业务时从未出现什么纰漏,默默地接受了成为自己堂弟‘代理人’性质身份的事实;双方都保持着默契。

    就以当初二房随着长房几乎是投入了全部资产的顺丰面米分厂而言,在长房此后持续大量注资的其建立,如今其所占股份已达到79%,而原本第二大股东的二房则被稀薄地只剩下11%。此外,二房的许多产业都因刘继业的缘故而与三联集团有了合作关系,在获得不少利润的同时也被绑上了三联集团这个大财阀之中。

    自然,刘继业也不会在自家堂兄面前摆什么架子;在处理长房与二房之间分红等事项的时候也会秉公执行,大家都各自做好份内事情。况且托了刘继业的富,刘继嗣也买进了大量的橡皮股票;在与刘继业同一时间抛售后,也获利百万。

    “煤炭与钢铁是三联集团的范围,像我这样的小户,也就搞搞洋火柴之类的小东西了。”

    刘继嗣前一阵子将从橡皮股票处赚来的钱投资下去,在苏州、镇江各地分别兴办了一座火柴厂、一座油墨厂以及一座造纸厂,主要营业范围依旧是轻工业。

    “火柴非常便捷,必然是大有前途……文远你可以考虑过些时日从三联银行处贷款兴办一座煤油灯厂,我觉得这两个产品在我国必然会发展迅猛。”

    刘继嗣听后点了点头,非常西式地拿起饭后服务员送上的咖啡,轻抿一口笑道:“我也有这个打算,就是最近资金紧缺啊!”

    “缺资金了,可以找三联银行贷款嘛。”

    听了刘继业的话,刘继嗣点了点头,道:“确实可以考虑一下。这样吧,等上海风波过去后,我就准备起来。”

    在筹划整合上海的金融界方面,刘继业并没有瞒着算是极亲密的商业伙伴同时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刘继嗣,反而听取了对方不少的建议。

    不过刘继业暂时不愿讨论这个,因此转移话题问道:“苏北怎么样?”

    曾经是刘家的支柱产业;顺丰面米分有限公司,如今已是除开上海之外全国第一大面米分公司;旗下在江宁有三座工厂、镇江一座、扬州一座、杭州一座共六座工厂,年产面米分达六十八万袋、共磨制二万八千顿面米分。

    年产量如此之大,面米分公司年利润也在一百三十万银元、并且在苏北大量购置地产,种植小麦,一如南通张謇一般打算自给自足了。

    如此下来投入的资金自然巨大。前一阵子刘继嗣便专程去了苏北,在当地忙碌了小半年的时间来购置土地、或是与当地的几个大地主签订贩售小麦的合同。

    刘继嗣听到刘继业的问题,眉头皱了起来,抱怨似地身子朝后靠了靠:“真是不行!我小时还曾去过淮河两岸,那时印象还算不错,没曾想到现如今居然破败成这样的程度了!水灾、停漕,苏北现在完全垮了、有钱的没钱的都来了上海,唉……”

    “不过若不是这些天灾人祸造成地价下跌,我们收购那么多土地起码还要多花一百万银元出来。”

    “文鹿你怕是不知道,这乡下人如今的生活可是惨啊……”

    由于刘继嗣去苏北是收购土地的,因此也下到乡里,算是接触了一点底层农村的生活,看得他触目惊心的,向刘继业好好说了说农村有多么不容易。

    “三家合用一把菜刀,兄弟俩合穿一条裤子……唉,大前年苏北水灾刚过去没多久,去年年底又遇上了干旱。”

    刘继嗣所说的,刘继业在其几个月前去淮安府拜访段祺瑞时就有所目睹。再次从堂兄的口中听到农村困苦的生活时,刘继业心中去农村做调查、准备土地改革策略的心思愈发浓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