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王熙明在门房值夜,并不归来。母女两人草草地吃完了饭,便开始整理白天边夫人送来的谢礼。
一共是八个精致玲珑的箱子,黑沉沉的木板上雕刻着精细的纹路,个头虽并不大,但看着十分体面。
徐绸珍屈起手指在上面轻轻叩了一下,点头赞叹,“光是这八个楠木的箱子,可就价值不菲了。”
朱颜若有所思,伸手按住一只箱子,制止徐绸珍打开,“娘,您说,那位夫人送这些东西究竟是为什么?”
听那边夫人所说,家中只得一子,偏偏不幸惨死,恰好留有遗腹之子,才保全了一缕血脉。只因为朱颜一句话救治了那个孩子,便要送这样多的东西,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
这些事情,朱颜想到了,徐绸珍自然也想到了。但她左思右想,只在想不起来朱四爷在世之时,曾经结交过一户边姓人家。
“燕子,或许真是疾病紧急吧。”徐绸珍强压了心中的狐疑,尽量去安抚朱颜的情绪,她心中暗暗打定了主意,如果事情真的不对,她一定会带着朱颜离开六萌村,另寻落脚之地。
朱颜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也不说什么反对的话。她心里最担心的,反倒是后日见了那个妇人,究竟该如何诊治。
“燕子,开箱吧。是福是祸,不必害怕。”徐绸珍冷了一冷脸,伸手揭开上面厚重的盖子。
打开箱子的那一瞬,朱颜还真是被里面的东西惊艳到了。
里面装的并非普通金银财物,而是整齐的一沓纸。
“宣纸……?”朱颜轻声自语,她万万没有想到,这样金贵的箱子里,装着的竟然是一沓宣纸。
徐绸珍的面色却一点波澜也没有,她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刀纸,在另外一口箱子上铺展抚平。细腻的宣纸慢慢展开,大约有五尺之长,纸面呈牙白色,上面撒着细碎的金片,有着淡淡的四君子花纹。
“这纸不是凡品。”徐绸珍简单地下了个结论。
不知为何,徐绸珍只是个农妇的样子,朱颜却打心底里相信她说的话。
随着里面的纸被一批一批取出来,放在箱底的十来个红缎盒子才露了出来。
“原来送的是笔墨纸砚?”
徐绸珍点了点头,一声不吭地将箱底的东西取出来,在地上一字排开。
一共四个方形大盒,其余八个都是狭长的窄盒。打开刻着金色缠枝莲纹案的缎面盖子,里面分别是一黑一白两方砚台,两札各色笺子,羊毫、狼毫套笔各一组,笔架镇纸不缺。剩下的盒子里,装的便是几块墨与颜料。
“有些意思,看来,他们是将我们的底细打听清楚了,才来求医的。”徐绸珍看着堆了一地的笔墨,感觉心情安定了一些。
朱颜未病之前,蒙朱四爷教导了许多诗书画艺,在六萌村也算小有才名,连那群孩子都知道她画的扇面好看。而王家的祖上出过几位医者,有德有术,要打听到自然更简单。
不过,徐绸珍现在还不能轻易下定论,便安慰地瞥了朱颜一眼,“开其他的箱子看看吧。”
朱颜这次少了一些迟疑,索性一口气将剩下的七个箱子全打开了。
除了一口箱子中是一叠布匹外,余下的六口一开,屋中便弥漫着一股复杂的药香味儿。
“竟然是……中药?!”朱颜十分震惊,甚至忘了在古代还没有中医西医之分。
幸好徐绸珍也被那些药材吸引,没有注意到她的失言。
等她回过神来,徐绸珍已经将药材的箱子全都合上,面色平淡,“走了味儿就不好了,明儿把这些搬到后院竹房里去,你便去那里看看医书,认认药材吧。”
“嗯,好。”朱颜乖乖应下了,与徐绸珍将剩下两口箱子搬到自己的房间,和那些樟木箱子叠在一处。
第二日一早,朱颜便起了身,披上一件粗布的外套,钻进了灶房炖粥。
炖粥用的是昨晚所剩的米饭,朱颜总是嫌味道寡淡了一些,会切几丝储存着的干荷叶在里面,为清淡的白粥增添一点风味儿。
焖粥的时间里,朱颜用大铜勺舀了蓄着的井水,在小灶头里用余温烧热。这里的水是喝不得的,但一会儿可以用来洗个脸。
做完了这些,她轻轻靠着灶台的边缘——刚来时这里油腻黏糊,如今在她的大扫除之下,上面白色的瓷砖虽然碎裂不少,但都干干净净的,一点不脏。
灶壁上是白垩粉凃的,可惜很久没有修缮,又时时被烟气油水熏蒸,早已经发黄剥落。至于上面青黑色的吉祥花纹,也都断了好几处了。
“其实这样的日子过过也不错,不过,总得重新粉刷一下才好。”农家的生活悠闲平淡,朱颜也并不是个耐不了平淡的人,只是她更希望自己能有一番成就罢了。像是现在,为了自己过的舒心,便需要财力支持,而想要赚得足够的钱财,只怕她还是得好好拼一拼的。
不多时,小灶里的水已经暖了,朱颜换了小的铜勺,将里面的水慢慢舀到一只木盆中,把刚才采来的新鲜木槿叶子扔进去,用力揉搓几下,便觉得手上起了黏黏的胶液。
朱颜慢条斯理地洗了脸,取出棉布拭干了脸上的水滴。如今条件艰苦,她也只好将就着洗个脸了,幸好原主先天资本不错,不同特殊养护,一样美得惊为天人。
泼了洗脸水,大锅中闷着的荷叶粥也差不多了。
朱颜满满地盛了两碗,又弯腰取出脚下一只姜色的小瓮,摘了一片咸菜,细细切了,码在小碟子里。剩下的粥还有小半锅,添了一束硬柴温着,是为值夜回来的母舅王熙明备下的。
走出屋外,又是一个晴朗的春日,朱颜将粗布衣服挂在一边的竹竿上,眯缝着眼适应外面的阳光。
徐绸珍赶早下种昨天的菜籽,因着晌午天气炎热,若那时播种,种子会被灼干的。
“娘,忙完了吗?粥可要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