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学网 > 穿越小说 > 磨刀 > 第六○一章 国际国内

第六○一章 国际国内

    第六○一章 国际国内

    远在波罗的海的铁木辛哥敏捷的发现了在中国的中部,日本人发动了强大的进攻,他认为,日本人虽然想一举结束中国的战事,但是会遇到中国人强烈抵抗,不会在短时间内获得这场战事的胜利,一旦日本完成中国的战事,一定会转向苏联的远东。苏联红军必须趁日本不能分心北上进攻苏联远东这个机会,把芬兰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让苏联从芬兰这个小小泥潭中脱身出来,才能有足够的准备对付东边的敌人。

    如何解决芬兰问题,成了铁木辛哥乃至整个莫斯科的头等大事,与芬兰等中立国军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半年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却没有达到任何目的。不仅没有向芬兰土地推进一步,反而把列宁格勒打成了无人区,北方的军港摩尔曼斯克也不再是一个和平的军港,苏联的北冰洋舰队甚至不敢放在这里,因为游击队实在是太可恶,弄得港口民不聊生,烦不胜烦,一颗不知道从何而来的莫名其妙的炸弹,就足可以让一艘军舰侧翻。与中立国的战争一直在曼尼海姆防线一带胶作,中南国来的陆霸坦克成了这一地区的无敌所在,苏联人找不到一辆可以与其抗衡的战车,只能用红军战士的身体去填塞陆霸战车的履带。天上的闪电飞机,也把苏联号称世界最快的米格战机打得没有还手之力。战线正在向列宁格勒一带移动,简直难以想象。

    苏联人已经知道,中南国的所谓陆霸坦克,就是他们还停留在图纸上的T-34,这个绝密的图纸是什么时候流到中南国的,不知道,中南国又就怎么解决苏联人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更是无从得知。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为此查了个鸡飞狗跳,杀了不少人,才找到答案,找到了当年是由一个不起眼的小助手、中国人罗至先偷出苏联。

    如今中南国的产品已经远远领先,想找一辆中南国的陆霸坦克进行解剖,居然一直不能如愿。中南国的陆霸坦克只向欧洲国家供货,而现在,除苏联之外的基本上所有欧洲国家都联合起来,跟苏联人过不去,不用说去找一辆陆霸坦克作参考,就是想仔细看一眼也不可能。

    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在1940年春已经生产了第一批T-34,采用与中南国陆霸坦克完全一致的外壳,由于与T-34设计配套的 V-2-34型 450马力发动机因为技术问题一直不能量产,发动机则继续沿用T-28中型坦克的米库林M-17型12汽缸发动机,。以至于速度和行程都不是装配柴油发动机的陆霸坦克的对手,更让苏联人费解的是,中南国的柴油居然冬天不结蜡,陆霸在冰天雪地中也行走无误。明知不是对手,在找不到别的替代品的情况下,只能把这个半成品的T-34放出来。与中南国的陆霸坦克一较短长。

    当T-34型1940年款出现在芬兰时,芬兰人大吃了一惊,以为中南国不仅把坦克卖给中立国,同时也卖给苏联,两边挣钱。双方坦克一接触,才知道苏联人的是山寨货,是中南国陆霸坦克的仿制品。但是这个山寨货也不可小看,虽然在速度和行程上略有不足,但是防护和进攻能力两者相差无几,一时,双方在前线大打出手,虽然苏联人没有取得胜利,但是战线向列宁格勒方向推进的势头得到扼制。

    不仅地面进攻受阻,空中也出现了新的状况,一架更新款的战斗机出现在双方的天空上,这回轮到闪电飞机在空中下饺子了。在空中交过手的飞行员回来说,这个飞机很难对付,虽然速度不如米格,灵敏度却远在米格之上,应该是更新的产品。如果说之前闪电与米格相比是三七开,现在与这款新飞机的战损比正好反过来。

    的确,这是全新的产品,苏联航空委员会主任波波夫看到自己的产品一直不能压过中南国的闪电一头,在会议中提出,把正在试飞的I-26战斗机以雅克一的名字全面生产。

    雅克一的发动机功率925千瓦,合1258马力。起飞重量为 2,858 公斤,海平面最大速度 480 公里/小时;在 4,950 米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577 公里/小时;爬升至 5,000 米时间为 5.7 分钟;1,000 米完成 360 度盘旋的时间为 20-21 秒;降落速度为 137 公里/小时;巡航速度下航程为 700 公里。

    雅克一的操纵性不错,对飞行员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大多数飞行员在经过30-50小时的初级飞行训练后即可直接驾驶雅克一;由于中低空性能好,也弥补了飞行员战斗经验不足的问题。虽然它也有俯冲时座舱盖卡住无法打开、起落架的着陆轮不够坚固等问题,但是它抓住了闪电战斗机的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闪电战斗机柴油发动机瞬间加速不够快的问题,与闪电的缠斗中,竟然大占上风。

    苏联人开始疯狂生产这种战机,居然达到了每天五架的出厂量,一个月下来,就积累了150架,送来西部战场。

    芬兰战场,出现了转机。

    怎么对付苏联人的新攻势,成了整个欧洲人的新课题。荷兰人开始跟中南国大使馆商量苏门答腊的转让问题,被中南国大使拒绝,这个岛现在匪患纵横乱象四起,荷兰人已经全部撤走,让中南国来接手,别说还要卖钱,就是倒找钱也不干。英国人和德国人从中说合,来到南都,对陈定夏说,天下没有不能做的生意,只要价格合适,还是可以交换的,荷兰人知道苏门答腊的问题,因此,也不敢漫天要价,只需要换二千五百架闪电战机就行。陈定夏奇怪的问,中南国的闪电明显不是苏联人雅克一的对手,为什么还要那么多的闪电飞机。德国人也不隐瞒,告诉陈定夏,德国研制了一款全新的汽油发动机,编号为DB601E ,功率达到1350马力,目前,装配在斯图卡JU-87G型轰炸机上,这款发动机比尤莫211J-10 水冷汽油发动机功率要小,但是体型更小,可以装配在闪电歼击机上,目前德国找不到合适的小型歼击机使用,因此,准备在中南国购买闪电战斗机回去改装,已经定名为BF-109歼击机。陈定夏问为什么不向中南国购买图纸自行生产,德国人沮丧的说,铝合金材料达不到中南国的强度,生产不了。陈定夏建议说,既然是拿回去改装,干脆就不要中南国的原装引擎,他去跟总统说说,多换几架不带引擎的空心机。德国人大喜,表示,如果中南国需要,他们一定会把改装好的闪电战机以最优惠的价格卖回给中国。

    交易成功,皆大欢喜,三千架不带引擎的闪电用货轮分批拉往欧洲,苏门答腊归中南国,更名为金洲省,阮文灵从淮海抽回,任省长,李天佑任军分区司令。

    “不知道德国人要多长时间才能把换了心脏的闪电升上蓝天,我很期待,之前的闪电不到1000马力的功率就已经达到如此强大的效果,不知道装上1350马力的引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陈维政说:“估计在BF-109歼击机出来之前,中立国会节节败退,失去北欧是肯定的。”

    “这要看苏联人的胃口了,老毛子一惯喜欢土地,难说会一路杀向荷兰丹麦也说不定。”李明瑞说。

    “不会,”郑进阶的判断有所不同,他说:“德国人在寻找机会,如果苏联人胆敢拿下北欧,他一定会不顾一切冲向伏尔加河。这一切都要看一个变数,那就是乌克兰,什么时候德国和乌克兰达成协议,什么时候就是德国人大举进攻之时。到时候,日本人也完成了在远东的布局,两面夹攻,我们的红色苏维埃只怕就成了过眼云烟。”

    “然后你郑大师爷再让太子爷率满洲国军跟着日本人屁股后面一打,整个远东,就会成了你儿子的龙兴之地了。”冯达飞说。

    “哈哈哈哈,我也想啊!”郑进阶笑得很灿烂,过了一下,才小声说:“将来的东方,没有什么满洲国,也没有日本国,更不会有苏联老毛子,只有我们中南国和中国,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的北方边界是北冰洋,中南国的南方边境是南极洲。”

    “不不不不,还有一个,就是苏禄国,如果只有中国和中南国,将来可能会出现对抗,一定要有个第三者在场才行,这个第三者,应该是苏禄国。”石廷方说:“所谓下棋找公判,打球找裁判,就是这个道理。”

    石廷方的话让所有的人都大笑了起来,还就是这个理。

    外国人关注中国的战争,中国人自己更密切关注着事态的进展。归绥的朱德与叶剑英仔细商量,认为这次湖北会战,国军必败,但是,攻鄂日军也不可能无损无伤,如果在大战落幕时湘赣两省同时发难,进攻湖北的日军残部或者遭到全歼,或者退回河北。因为河南和安徽他们是呆不住的,罗明初早就对这两个地区虎视眈眈,卫立煌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进入合肥,巫剑雄更是跃跃欲试,杀向河南。有便宜不占王八蛋是中南国总统陈维政的老话,可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从华北方面军第三军手里夺回陕北,是绥远军的任务,但是要无损拿下延长油田,难度则相对大了很多,但是无论如何必须拿下,有了延长油田,长城地区政府才有了造血功能,意义重大。

    西北袁振武也没有闲着,他的目标是陕中渭水流域,西安重镇,一定会拿下。有了西安,就有了东行的通道。现在的西北,因为没有出海口,局限很大,虽然有王树声不停的向中亚侵蚀,但是想在印度洋上找到一个出海口,还很遥远。因此,陕中必须拿下,意义重大。

    成都的黄中阳胃口并不大,他告诉米仓山里的陈琪,要拿下城固机场,但是不能破坏机场的设施,至于日本人的飞机,争取缴获,如果代价还太,可以放弃,四川不缺飞机,而且比日本人的空中爬虫好得太多。防守城固机场的那个日军联队,死的最好,活的浪费粮食。至于安康商洛地区,交给已经等得不耐烦的王泽俊,他守在棋盘关时间太久,如果再不放出去,人就废了。

    好好一个陕西,就在不经意间,被一分为三,仿佛有份力量在暗中安排,大家都遵守规则,吃下自己那一块,别人的连边也不要沾,绥远与山西的争斗给了大家一个示范,谁敢不守规矩,倒霉的就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