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5
李远把已经铸成王者之剑和准备起程回会稽的事写在信上,飞鸽传书给范蠡,范蠡给他回信,准许他们择日起程回去,他会派大军去处州迎接他们,因为东坪郡到处州是由武夷山山脉连接而成,一路都是崇山峻岭道陡路窄,不适宜大部队行军,他们只能在处州接李远。范蠡一再嘱咐李远从湛卢山到处州的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要李远用生命来保护五把宝剑的安全
李远给范蠡回信说绝对没问题。
李远和欧冶子商量,定于夏至这天起程,当时从会稽来湛卢山时,那天也是夏至,这样,来湛卢山铸剑正好三周年。
因为还剩余四百多斤铜锡没用完,欧冶子和谢良野、周明山把所剩的铜锡分成十六块,每人的马匹各驮两块,平均每匹马负重五十斤上下。李远考虑到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建议众人轻装上阵,把铜锡寄存在郭璞那里,拜托郭璞择机运回会稽。欧冶子虽然舍不得把铜锡寄存在东坪郡府,但觉得李远的话没错,同意了。
夏至的头一天,欧冶子带着众人来到湛云峰,湛云是湛卢山最高峰,所以他们选择这里祭拜山神,众人在欧冶子的指导下搭起简陋的架子,摆上了猪头、公鸡、鸭子、黄米酒,以及各式水果,点上烛火,开始祭拜山神。
众人虔诚地跪下磕头,感谢山神给他们方便与力量,让他们铸出了五把绝世宝剑,他们祈祷山神保佑,让他们平安顺利回到会稽,以践履王命。
这时,一片乌云从天际飞驰而来,在湛云峰上停下了,一阵风儿吹来,突然下起了大雨,每个人都被淋湿了,但奇怪的是烛火并没有被风吹灭,五分钟后,雨停了,风住了,四周静悄悄的,巍巍群山又恢复明丽青翠,极目远望,可见百里之外的景物。
欧冶子说山神显灵了,化作风雨向他们承诺保佑他们路上平安,众人很欣慰,无形中滋长了安全感。
翌日,他们准备起程了,众人起个大早,罗依然在煮饭,其他人在收拾行李,李远叫众人轻装行路,带两套换洗衣服和佩剑就是,别舍不得用过的东西,回到会稽,什么都有了。众人只好忍痛割爱,把旧衣服、被子、工具都扔下。
天气格外晴朗,湛蓝的天空飘浮着几缕白云,仿佛主旋律的伴音,湛卢山沐浴在金色的晨曦里,巍峨俊秀,含笑无言,似乎默默地惜别众人,布谷鸟叫得特别欢快,树叶在布谷鸟的倡议下,发出嗽嗽声,欢送他们。
众人背起包袱起程了,欧冶子走在最后面,走到陟岵台时,欧冶子回头凝望湛卢山,他的目光从下到上,一遍又一遍注视着湛卢山,那雕刻一般挺拔的山梁,剑一般直刺天际的山峰,郁郁葱葱的森林,甚至一草一花一水,他都要看个够,他要把湛卢山铭刻于心。
三年了,是湛卢山的山水养育了他,让他铸造出绝世宝剑,他怎么舍得离开呢?他双膝跪下,向湛卢山磕了三个头,然后从胸口的衣袋里掏出一块绢帛,放在地上,双手插入土地,抓起一把泥土,放在绢帛上,双手颤抖着包起来,他要把它带回会稽,永远留念。
欧冶子站起来,正想转身离去时,空中忽然响起一阵“啊——啊——啊——”的鸣叫声,原来是那只救他的乌雕在他头上盘旋,它可能知道欧冶子要离开湛卢山,所以来送行,好一个知情知义的灵雕啊,欧冶子双眼湿润了,他又向乌雕跪下,连连向乌雕磕头,他没什么回报乌雕的救命之恩,只能用磕头来表达感激之情。
乌雕似乎收到了他传递去的信息,从空中俯冲下来,落在欧冶子的身边,叫着拍动翅膀,意思叫欧冶子起来,不必如此感谢。
欧冶子笑着站起来,双手轻柔地梳理着乌雕的羽毛,乌雕闭上眼睛,享受着欧冶子的抚摸……
李远走了一段之后,发觉欧冶子掉队了,他担心欧冶子,于是放下包袱,回头来找欧冶子,看到欧冶子正在和乌雕说话,走到了欧冶子面前,叫欧冶子赶路。
欧冶子依依不舍地和乌雕说再见,乌雕领会欧冶子的意思,拍着翅膀飞走了,欧冶子看着乌雕渐飞渐远,没入云端,才迈开步伐,向松溪里走去。
到了松溪里,众人来到杨方家,向杨方辞行。杨方微微一愣,说你们这快就要走了?杨方舍不得他们走,有李远他们在,他感到特别踏实、安全、自豪。
杨方和众人来到紫大爷家领马匹,紫大爷见所有人都要走,紧紧拉着李远和欧冶子的手,含泪地说:你们走了,我又要上山采药过日子了,从此,我的一座大山倒了。
李远知道他们走后,紫大爷的日子又会变得艰难,多付给了他十两银子,紫大爷死活不要,说自己不是那个意思,实在是舍不得他们走。
李远把银子给杨方,叫他等他们走后,交给紫大爷。
杨方准备送他们到东坪郡,但杨方没有马,只好作罢,送他们过了渡,到松溪西岸才和他们挥手作别。
众人来到了郡守府,郭璞见李远一行身上都背着重负,叫侍卫们把众人身上的包袱卸下。李远说包袱里全是精铜精锡,准备放在郡府,由郭璞保管,择机派人送到范蠡府中,因为他们这次带着五把宝剑回都城,任务非同小可,担心路上会出意外,他们没法重装行军。
郭璞说没问题,这等小事包在他身上。
还不到中午,李远卸下铜锡之后,想起程赶路,郭璞死活不肯,他一定要为众人饯行,李远感到盛情难却,答应留下来吃完午饭再走。
郭璞想请李远他们去清心客栈吃饭,李远不让,说在那里吃饭太招人耳目。郭璞只好命厨师去买菜,快点煮好饭菜,让众人吃了好上路。
饭菜很快就煮好了,美味佳肴摆满了一桌子,众人开始盛饭吃,郭璞哪里肯,他一定要让众人喝酒,众人没有李远的命令,不敢喝酒,郭璞去求李远,让众人喝点酒,李远想了想说:好,每人最多只许喝两碗酒,绝对不能喝多。
酒坛被郭璞打开了,香喷喷的酒香顿时充斥着整个房间,众人嗅到酒香,有了喝酒的欲望,桌上除了郭璞和铸剑队的九个人之外,没有其他人,郭璞端起酒碗,说:“兄弟们,你们千里迢迢来我湛卢山铸剑,历经了千辛万苦,九死一生,终于铸出王者之剑,我为你们感到自豪,对你们十分敬佩,你们从今走后,也许一辈子也不会见面,来,我们共饮一碗。”
众人在郭璞的劝说下,喝下了第一碗,来而不往非礼也,众人想轮流敬郭璞,但郭璞说:“我不能喝你们的敬酒,因为你们只能喝两碗。等一会儿,我敬每人一碗,你们就接受不了,还是我先敬你们,来,李将军,从你开始,我敬李将军一碗,祝你们一路顺风,马到功成,早日回家,践履使命。”
“谢谢郭郡守,此去处州山高路险,希望能平安无事。”李远表面平静,内心却十分担心路上会出意外,他知道伍子婿不会善罢干休,但凭自己一身精湛的武艺,又觉得没什么好担心的,只是他们的人太少,只有他和陈利、江绝、黄坚石、林一虎会剑术,力量不免单薄,如果郭璞能派几个武功高强的侍卫护送他们,那就好了。但此时当着众人面,李远又不好说,以免增添众人的忧心。
郭璞知道李远平静的外表下承受着巨大压力,听出了李远的弦外之音,他试探着说:“李将军,我建议派几个侍卫护送你们到会稽,李将军可否愿意?”
“那太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求之不得呢。”李远眼里闪着金光,没想到郭璞和他心有灵犀,一下就看透了他的想法,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李远的心踏实多了。
郭璞接着去敬其他人的酒,敬完欧冶子一碗酒之后,他和其他人只喝一口,他今天不能醉,他还要去安排护送的侍卫。
众人在酒足饭饱后散席了。
郭璞找来四个侍卫,这些侍卫衙役当中武功最好的,他们高大威猛虎背熊腰。
李远叫他们比试一下武艺,他们有的拿刀,有的拿剑,有的拿棍,在院子里腾挪跃闪比试了一会儿,虽然他们的武艺不很精湛,但一个人对付两三个一般的士兵没问题,李远挺满意,便收下了他们。
李远向他们承诺,如果顺利把护送宝剑的任务完成,让他们到军队中担任百夫长。他们无比欣喜,从地方差役转变成军人是很大的提升,而且还能当百夫长,是他们做梦也不敢想的好事,当然,他们没考虑到此去一路何等凶险。
午后一点,十三个人骑着马儿起程了,郭璞带一个侍卫,亲自骑马送他们,一直送到五里外的山口,李远对郭璞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郭郡守就送到这里吧,我们后会有期!”
郭璞坐在马背上,向众人深深鞠躬:“兄弟们,你们一路保重,我们来日方长……”
众人依礼相拜,叫郭璞回去,郭璞叫他们先走,众人走了,郭璞目送他们消失在苍茫的旷野中,才打道回府,他默默祈祷众人一路平安,因为那个内奸还没找出来,郭璞深深明白此去一路凶险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