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第三十一章 故吏门生
小院子里,凉夜如水。王恒静静地盘坐在房间之内,修炼着道术。一阵脚步声自院子外边传来,王恒解开手印,闭目养神。
“咚咚咚”,敲门的声音响起。王恒走出去,打开门,看到一名小书童,带着一名身着儒服、精神矍铄的老者站在门外。
“这位是司吏大人谢渊老先生,他要过来看看你。”那名小书童将谢渊介绍给王恒。
王恒吃了一惊,他没有想到,这么晚了,这司吏大人,居然会亲自来自己住的地方,也不知道有什么事情。
“小子王恒,见过司吏大人,里边请。”王恒行了一礼,道。
谢渊眼中,闪过一抹异色。显然,他对于王恒居然是个异族人非常奇怪。不过这抹异色,只是稍闪即逝。他带上了亲切的笑容,道,“年轻人,不必多礼,叫我谢伯便是。”
王恒将谢渊迎入正房之内坐下。那名小书童替二人泡上茶水,带上门离去了。
王恒招呼谢渊坐下,然后自己坐到了对面,道,“司吏大人深夜来访,有何贵干?小子心中,惶恐不已。”
谢渊摆了摆手,“小家伙,别跟老夫文绉绉的来这套,跟平常一样说话便是了。我又不是来找你麻烦的。”
“那么司吏大人这么晚前来,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王恒道。
谢渊慢慢喝了一口茶,目光紧紧地盯着王恒,道,“我有一件事情要问你,你的学问,是不是源自于磐石城王氏心学?”
王恒心中大吃一惊,心想,“难道我暴露身份了?”不过表面上,他依旧维持着镇定,道,“司吏大人怎么突然说这个?磐石城王氏心学,我确实有所耳闻。不过据传王氏满门,都遭了人毒手。王氏心学,在如今的世道上,也是隐而不显。”
谢渊冷哼一声,“臭小子,还想瞒老夫吗?那我问你,你今日科举应试的文章中,若我心中有仁,则仁存;若我心中无仁,则仁灭。若百姓心中有仁,则仁存;若百姓心中无仁,则仁灭。这句话,出自什么典籍?你可说的上来?”
王恒仔细一回想,果然自己是在考卷中写了这句话。而这句话,正是出自王晔所著的《传习秘录》。若是正统的理学学问家,会认为仁是人的本性,就算是不仁之人,也是缺乏教化,仁的本性尚未发掘出来而已。没有一个理学的学问家,会说百姓心中无仁这样的话。这样的话一说出来,那就是大逆不道,对先贤不敬。
王恒心中,先是一惊,转而又是一喜。这谢渊,既然识得自己学问来历,那自然跟自己是同道之人。否则,又怎会一眼就在万千文章之中,发现了自己引用的这句话?想到这里,王恒脸上带上了诚恳之色,道,“谢公慧眼,我的学问,确实源自磐石城王氏。”
谢渊一直在期盼着王恒的回答。在王恒说出这句话后,谢渊的神色,变的非常激动起来,“是真的吗?王氏心学,沉寂六十年后,终于有了传人?想不到在这乌野城内,居然还能见到有人把心学研究的这么透彻?”
王恒点点头,“是真的,我便是王氏心学的传人,继承了王文忠公的学问。谢公您,跟磐石城王氏有什么渊源?”因为还无法确认谢渊的身份,王恒有意将道统略去了,没有提。
谢渊眼中含泪,道,“我爹是王文忠公的属吏,与王文忠公一同战死在天渊城城下。我年少时,曾有幸跟随王文忠公老人家学过几年学问,也算是他的门生。公子,你的学问,是何人所授?六十年前,王家遭逢巨变。我还以为,王氏心学,就要就此湮灭于世。”
“我的学问,是王家的一位老人家传授给我的。他的名字,叫做王凌。”王恒见到谢渊那词真意切的模样,不再怀疑他的身份,开门见山地道。
“王凌?是他?他还活在世上?他与我年岁相仿,我那时就已经认识他了。他人在哪里?我要见见他。”谢渊激动地道。
谢渊一听王凌名字,便知道他年龄,显然印证了他所说的话。王恒便道,“他老人家就住在陆家府邸里头。是我托了陆展将他接过去的。”
“我们立刻就去见他,你带路。六十年,六十年了,想不到在我有生之年,居然还能再次得到王氏后人的消息。”谢渊感慨万千地道。
不一会,王恒便带着谢渊,秘密赶到了陆家府邸,见到了在一所小院之中幽居的王凌。
王凌那时已经睡了,听王恒说有故人来访,立刻穿衣起身。
二人见过面之后,各自愣了一会。谢渊说了自己的名字和身份,王凌并没有什么反应。待到谢渊报出自己父亲的名字后,王凌才拍了拍脑袋,道,“不错,你就是谢渊,我想起来了,是有你这么一号人物。你的父亲,是条铁骨铮铮的汉子。与我爷爷,一同死战到底,以身殉国。”
王凌与谢渊,在房内秉烛而谈,讲了很多往日的事情和如今的时势。王恒从二人的谈话中,对于秦郡的历史与如今的形势,有了更深的理解。
大殷王朝的前朝,是大秦王朝。大秦王朝,乃是秦郡贵族霍氏一族所创立。霍氏一族,以武力横扫天下。心学世家王氏一族,则以学问收服人心。两大家族联手,以文治武功荡平天下,创立王朝。秦郡贵族,也追随他们迈上巅峰。
然而大秦王朝创立十年之后,也就是距今六十多年前,殷地的殷人短时间内突然崛起。他们打造了一支重甲步兵,玄甲军。
数年之后,玄甲军便横扫中原,重创大秦王朝。六十年前,玄甲军主力发动突袭,绕过秦军防线,攻破了大秦王朝都城天渊城。霍氏皇族,遭受重创,死的死,逃的逃。太师王晔,也战死在天渊城下。
此时秦朝还有一只精锐的军队,由王晔之子王璞统帅,驻扎在秦郡。大秦王朝,自秦郡起家,秦郡又是边防重地,磐石城乃是迎着草原民族的核心进军路线所建,所以驻守秦郡的秦军,其战斗力比守卫京城的军队还要强。
那时只是秦郡二流家族的杨家,背叛了一起出去打天下的秦郡贵族。杨家家主杨霄,率人偷袭王璞主营,击杀王璞,取得帅印后率军投降。
因为这件功劳,杨霄被殷朝开国皇帝殷夜天封为秦王,世袭罔替。自此杨氏一族崛起,在秦郡建立起以门阀为核心的统治。当年跟随霍家创立大秦王朝的秦郡贵族,则受到强力打压。磐石城王氏,更是被杨霄满门阉割,绝了香火。
当年的精锐秦军,被大殷王朝解散,随后大殷王朝派出威武王殷野,率军驻扎秦郡,镇守边关。
六十年过去,随着草原上莫图帝国的崛起,威武王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而杨氏一族因为历史的污点,根本无法收服秦郡贵族的心。他们只在乎如何维持自己的统治,根本无力给威武王的军队提供强大的支持。
五年之前,威武王在幕僚的建议下,强行在秦郡推动科考,拔擢优秀的人才进入军队和官府,充实国家和军队的力量。趁着这个机会,多年来一直受到压制的秦郡老牌贵族们,终于迎来了翻身的机会。
如今乌野城的陆家、谢家,就是借着这股东风,获取了部分实权,逐步具备了与贺家一争高下的实力。
谢渊与王凌,叙谈良久,直到夜色已经极深了,王凌已经困意连连,谢渊才起身告辞。
王恒送谢渊出去,二人走在路上,谢渊问道,“王恒,我观你的文章和学问,已经到了极为精深的地步。假以时日,必定能成为大学问家。不过,仅仅成为大学问家,是不够的。你的武术和道术,如今修炼的如何?”
王恒思索一会,道,“我的武术,已经修炼到武士圆满。道术,修炼到了远游的境界,离远游大成,还有些差距。”
谢渊微微颔首,道,“以你的年纪,同时将学问、武术和道术修炼到这样的地步,已经算是非常难得了。你继承了王公学问道统,在学问和道术上,自然是无须我多担心。不过王公他重文轻武,你在武术修炼上,可有困难?”
王恒听了谢渊这话,心中一喜,心想,自己不正愁缺乏武技和丹药吗?若是有了谢渊的支持,这两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想到这里,王恒清了清嗓子,道,“谢公您说的不错。学问和道术,都没什么问题。但是武技修炼方面,我现在正苦于没有二品以上的武技和相应的丹药。”
“你明日来我府上,我命人给你挑选武技。日常需要的丹药,也按照我那些孙儿一辈的待遇给你配备。你若还有其他需要帮助的,尽管开口。我谢家上下,随时愿意听候差遣。”谢渊道。他说话的时候,完全没有了长辈的派头,反而像是属下对着上司在说话一样。
“谢公,您太客气了。我怎么敢差遣您?您现在对我的帮助,我会铭记于心,日后再图报恩。”王恒以恭谨的语气道。
“公子,千万别跟我提报恩二字。我爹既是王公属吏,也是王公的学生,一生誓死追随王公。我年少时也曾受王公教诲,是他的信徒。你如今是王公唯一的传人,王氏心学唯一的继承者。我自然会像侍奉王公一样,侍奉于公子你。我相信天下其他信奉心学的人,见到了公子你,也会怀有跟我一样的心态。”谢渊脸上带着虔诚之意,发自肺腑地道。
听了谢渊的话,王恒不由在心里感慨,王晔,不愧是曾经执掌了前朝文柄的大学问家。他的学问,在经历了王朝的更迭,沉寂六十年后,居然还能拥有如此虔诚而坚定的信徒。这样的境界,离古时的圣人,也差不了太远了。
谢渊那种虔诚的态度,也让王恒,更深地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作为王氏心学的传人,他有责任,也有义务,去让这些依旧还怀着虔诚信仰的人,重新看到希望,燃烧内心的火光。
王恒郑重朝谢渊行了一礼,“谢公高义,在下感激不尽。我以后一定会谨遵王公遗训,将心学重新发扬光大。”在这一刻,王恒心中,也产生了一种读书人胸怀天下,以学问教化众生,为万世开太平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