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三章追求
第三章 追求
有理想就有追求,我的理想是长大后当队长能发号施令。既幼稚又非常现实的理想,因为在那个年代【高考】被当做资本主义的尾巴给割掉了,即使是最优秀的靑年,一旦没有了全国统一考试这一平台,英雄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是人才也只能自我开发了。
因此,青年时期是人生中充满梦想和憧憬的、最执着的黄金岁月。也许是无娘的孩子天护佑的缘故,七零年八月,我的辛苦一生的母亲,不堪疾病的折磨,最终驾鹤西去,享年四十六岁,悲天地之悠悠,独苍然而泪下。母亲的一生集农村妇女的传统美德和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性格于一身。母亲的言传身教,养成了我遇事冷静,不屈不饶的心理个性。七一年的春天我高中毕业。抱着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的坚强信念,决心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大显身手的我,到生产队的第一天就向村委会递交了积极要求进步向组织靠拢 的决心书,这在当时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们家祖宗八代都是农民,家中无一人与干部有关连,且家父生性倔犟,时不时还要得罪一些人。但我深信:人的出身是不可选择的,信仰是可以选择的。经过千锤百炼的农村的基层党员是值得信赖的党的可靠力量,于是,我一个十七、八岁的毛头小伙硬是一往无前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也许是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秋天我被聘为生产队会记。
生产队会记的主要职责就是每天记录队里发生的所有事务,包括人员工勤记录、得分多少以及队里的财产状况和年终预决算。会记工作的好坏取决于会记人员的业务水平、人品质量和工作做派。我当时心无旁骛,一心专注,不敢有丝毫懈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的会记工作做到了日清月结、财务清楚明白。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凤髦麟角,因为我的前任是个糊涂蛋,记工张冠李戴,财务就是一坨发票,算工分随心所欲,一天到晚见不到人,社员一气之下,在一次代表大会上罢免了他。因此就有了我施展才华的平台。这一年我被评为队里的先进工作者,还有幸当选为公社的人大代表,第一次参加了公社组织的人大代表大会,并作为年轻代表在大会上做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发言。七二年春暖花开的季节我被生产大队聘为大队秘书,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秘书是管家。既管内勤又管外务,是名副其实的当家人。当年我们大队有六个生产小队,252户、1322人、有水田2900亩、旱土1400亩,有固定资产不动产125万,还有动产不计其数。【包括牛、树木和湖田】。面对从未涉猎过的职位和工作,我没有慌乱和无助。首先我在几个老党员的帮助下认真清理着大队的固定资产、整理着大队的档案、清查着名目繁多的债务和债权,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我第一次主持召开各小队会记会议稳定队伍、明确责任、提出要求同时为了提高会记队伍的业务水平,办了一期培训班;然后又组织力量把大队所能公开的债权债务张榜公布,这一活动收到了奇效,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纷纷表示,这下有盼头了,我们大队终于有了清白人。最后是向大队党支部提议组织精干力量收缴那些常年拖欠的债务,这一活动引发了悍然大波,受到了全体村民的拥护,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支持。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就是以这种不谙世事,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神一往无前的朝前闯。心底无私天地宽,我年轻无家庭拖累,一心一意干工作、想工作,非常出色的完成了各项任务。七四年春天我被公社武装部任命为大队民兵营长、同时被批准接纳为中共预备党员,达成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夙愿。
民兵营长在那个特定的年代负有特殊的使命,主要负责民兵培训、外勤任务、大队治安。在那个时期我带领大队的几百基干民兵顺利执行了目平湖的大堤加固、南湖的开山筑坝等任务,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对手,那个时候,只要有人提起南阳嘴,就会想到那个年轻的民兵营长和他手下的那些民兵苦干、实干加巧干的那个劲头,无不“啧啧”称赞,并大声赞叹“牛”。
现在想想那些过去的岁月,会觉得滑稽可笑且不可理喻。“不”我可以大声告诉你,那个年代的人思想单纯,单纯得可以为了一帧塑像因被狂风吹倒掉到地上摔碎而呼天抢地的失声痛哭几天几夜。因为他们懂得感恩,知道是谁改变了世界,吃水不忘挖井人,那个年代的人懂得服从,他们为了集体的利益不受侵害,可以和任何人拼命;他们懂得人人为我为人人的道理,不接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条,他们的心中只有集体。所以说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生命是短暂的,也是美好的,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在这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当我们年老时,回忆起这段历史时,不因碌碌无为而后悔。因此说,靑年时期是最让人怀恋,让人珍惜的岁月,每每想起那个时期,就会令人亢奋,让人陶醉。我不会忘记为了排解那些夫妻因家庭琐事而打得头破血流时的混淆视听,以及各打五十大板时的快意调解;不会忘记为了调解那些因家长理短而大打出手的邻里乡亲的不世情仇时的慷慨陈词;不会忘记那些因为打群架而被派出所逮住后,他们家人的急切盼肇事者回家时焦虑的情境而跪求要求既刻放人时的痛苦表情,到派出所担保领人时的恨铁不成钢的些许慰藉;不会忘记那些为了感谢我们平时工作时所谓帮了点小忙的乡里乡亲在过年过节时生拖硬拽到他们家赴宴时的愉悦心情。
人逢喜事精神爽,在工作中我深切的感受到:只要我们一心一意想事、全心全意找事做,心无杂念、乐于助人,就能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其实,老百姓的要求并不高,他们能够感受得到你是真情实意,还是虚情假意。他们分得清是非,爱憎分明,喜欢就是喜欢,从不惺惺作态。如果老百姓相信你,就是上房揭瓦的事都会让你干,记得一次收提留【人们常说的三提五统】,刚开始时是一个副村长带队。由于群众不满意他那盛气凌人 的态度和平时有些圆滑的做派,首先是言语冲突,大家都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继而发展到肢体接触,眼看着一场群架一触即发。这时事主的老妈战巍巍的跑到大队部来诉说,央求我们快去调解,一听说和群众因为收提留起了冲突,我们立马赶到现场,待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后。我说;“大家静一静,今天是责任书上规定交提留的日子,我们不能因为看不惯某些人的做派行为,就拒绝交提留,大家都是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必呢?散了吧,从现在起,大家把应缴的提留送到大队部去吧。”言简意赅,简单明了,眼看着一场电闪雷鸣般的暴风骤雨,既刻间烟消云散。事后,在对这件事进行反思时我扪心自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相同的一件事,会有不同的两种结果?是不是我特别有能耐,不是,绝对不是。论气力哪位副村长比我要大,论资历比我要老,在我百思不得其解时,隔壁娭毑的一句话终于提醒了梦中人,她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我们以心换心,真诚待人,又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好的呢?”哦。我幡然醒悟,原来“诚信”在工作中的作用如此之大啊。于是,诚信也就成为我日后工作中的座右铭。
人生最美好的岁月莫过于此。七八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三农问题终于有了答案。农民有了自己的 土地 ,其时,广大农民兄弟在自己的田地里无忧无虑的劳动着,幸福的歌唱着,他们畅想着未来,憧憬着美好的明天。
那一年,我们家也分得了十一亩田,外加一亩八分地;那一夜,我失眠了,眼看着一直以来赖以生存的集体就土崩瓦解了,集体财产也被撤零分掉了,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真不是滋味;那一刻,我彷徨无助,心想这是怎么啦,习惯了人民公社那一套的人们心有不甘,有的人在哪里跳起脚骂娘,“出鬼了,出鬼了”,有的人默然无语,似乎在算计着什么,而更多的人则欣然接受,分就分吧谁也不会比谁差。就这样一个以集体经济为蓝本,以计划经济为依托,以大食堂为目的的共同体不复存在了,代之而来的是个体经营为架构,以市场经济为支撑,以共同富裕为终极目标的新农村出现了。政策对了路,农民有奔头。
由于我们村地处偏远地方。经济基础薄弱,搞集体时每个工日只有快把钱,一个劳动力一年到头也就是二三百元的收入,物资高度匮乏,计划经济也就有了市场。什么粮票。肉票、糖票、布票也就应运而生。总之什么物资要计划供应时,就是哪项物资稀少的时候。时至今日,每每想起哪些往事,便不禁哑然失笑,在那样的环境里,人们尽然还是那样坦然自若,物资少点就少点呗,无所欲无所求,农民兄弟的思想单纯得就像一张白纸。
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是一个创举,是一项惠及千百万家庭的惠民工程。从那时开始我们都在自己的田地里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想法播种和耕耘,记得那年芋麻的价格由二元一斤飙升到六元一斤,家家户户都争抢着种芋麻,有些农户甚至把快要收获的青苗都砍了抢种芋麻,结果由于芋麻从播种到收获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要二年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再加上卖买双方都在质量上打主意,买方上门抢购,根本不等芋麻晒干,就急着打包,卖方也就求之不得,既然有人要,就干脆连皮也不刮干净,就码在一起让他晾干。更有甚者,我就亲眼看到有那些内部有点关系的商宦为了让芋麻增加重量,居然把沙子裹在芋麻中,还有的干脆把小口径的水泵安在船上,往芋麻上注水。这样一来,生产厂家也就收不到合格的原材料,产品质量也就可想而知,那些好单单的精干麻企业厂,就被这些内外勾结的蛀虫们毁掉了,价格也就恢复到了原价。这对那些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农户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打击,与此同时也为初次播种责任田的农民兄弟提了个醒,为村官们如何帮助农户正确指导多种经营提供了素材,也就是说,农作物种植要依照规律办事,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一风而起,你追我赶,要在政府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的种植,农作物种植不能像买股票一样追涨杀跌,那可是农家最大的忌讳。因此如何帮助农民兄弟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就成了当时村官们研究的课题。
其时,村官们也面临着两难选择,既要管理好自家的责任田,起到示范作用,还要兼顾村里的工作,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在一定程度上村官们的责任田就成了示范性试验田,虽然田地到了户,收入各户归各户,但是村官们也不能当甩手掌柜,因为当时村官也按职务分工不同给了报酬的,责任书上明确规定:各级村官要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话是这样说,但要真正做到还是要凭良心的。凭心而论,那些年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孰是孰非,任谁心里都没有底。但有一点是任谁也不会忘记的,那就是多种粮食,多增产,多种经营多增钱,增加收入好过年。既然大家心里都这么想,那就干吧,人有多大胆,地就有多高产,这话一点不假,只要心还在,梦就在。包产到户后的第一年,一开始由于种植观念混乱,加上村官没有正确指导,有些“追风”的农户吃了点亏,但绝大多数农户还是坚守着锹儿插得稳,作田是根本的信条,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到秋收时,人们围着一堆堆金灿灿的稻谷,嬉笑打闹。
农夫甲说:“哎,丰收了,我们家除了上交国家的,还剩几千斤够吃了,大家看看,谁家的粮食最多”。
农夫乙说:“我们家今年剩下的粮食,至少是去年的五倍,邓爷爷真是天神下凡,我今年过年时一定要买十万响的大炮好好庆祝庆祝”。
农夫丙说:“粮食最多的恐怕还是秘书家,你们别看他平时管自家责任田的时间不多,但每到关键时刻都把握住了,如果不是他及时提醒我们杀稻飞虱,收成至少要减少二成”。
“是啊”。
“是啊”,大家附和着,“干部就是干部,你别看他们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只要把握住了作物 生长的几个点就够了,种田确实需要知识啊”。
对啊,知识就是力量,科学种田需要知识,面对芸芸丛生和人们丰收后的愉悦场景,我感慨万千:曾几何时,人们在这里为了明天的事,算计着怎么样才能让生产队长安排轻松点的工作而沾沾自喜。时隔不过六、七月,那些曾经跳起脚骂娘的人,也不禁赞叹总设计师的鬼斧神工和力挽狂澜的伟人胸怀。
农村执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项伟大的创举。随着这一工程的不断完善和探索,又一个新生事物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应运而生,也就是说联产承包的责任明确了,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农忙季节,一家一户,男女老少齐上阵,其余的时间为农闲季节,那些富裕的劳动力就成了远赴各的打工的生力军,由“下海”的人组成的强大的海军,为全国各地的工程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当时、当地不完全统计,每个村走出去的有上百人,到年终时汇回来的钱有上百万。这一年,我也由修理地球,改行当了一名人民教师,从此在教育战线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