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学网 > 都市小说 > 大唐楚霸王 > 第二十六章 科举进行时

第二十六章 科举进行时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长安城中无数的丹桂在这个金秋时节争相绽放,浓郁的沁人心脾的花香在空气中弥漫,紧靠着皇城西面掖庭宫一墙之隔的颁政坊,此时正在进行着大唐第一届的科举,无数的学子正在进场,他们或是风尘仆仆,或是神采飞扬,或是身穿粗布麻衣,或者绸杉飞扬。但是不管是什么样人,来到这里都是一种肃穆的神色。他们知道在这个时候正式决定他们一生的命运的时候,寒窗十载,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

    在开始科考之前,还有一项重大的活动,那就是祭天。这是开千古之先河的事件,所以在朝野上下无数人都是无比的重视,以孔颖达为首的一大群儒生为了庆祝这一盛事,所以不顾其余大臣的阻拦,一定要进行一次祭天大典,昭告上苍。当然这其中也有李二的支持,这样的名留千古的机会,一直不就是李二所追求的么?所以李二站在了这一群儒生的后面,那么朝中其余大臣所有的指责什么耗费国帑,什么要以观后效的理由全都站不住脚了,因为皇上喜欢啊!

    左右的侍卫小心的注视着四周的风吹草动。因为李二心血来潮了,来到了这一次的考场,观看这帮儒生的祭天大典。自从三皇五帝以来,礼仪就一直在华夏民族的血液中流淌着。不管是道家,还是儒家,甚至那些现在隐匿于山林之间的各个学派。对于礼仪都是无比的注重。李二这个血液中流淌着胡人血统的皇帝,对于这些礼仪也是倍加关注,因为这不仅仅是为了约束百姓。更是他自诩陇西李氏这一支并非是胡人与汉人的混血的一个重要的举措。所以李承乾好胡风让他异常的失望,李宽特立独行也使得他头痛脑胀,甚至对李宽放任不管。

    在颁政坊的大街上,正对着皇城的大门——安福门,在这里搭建了一座小小的祭坛,捧土为阶,擂木成台。身着宽大袍服的一群老大臣正在举行庄严肃穆的仪式,他们身穿的服装上面描绘着孔子行教像。七十二贤者围坐在慈眉善目的孔子周围,认真地聆听着孔子的教诲。广袖飘飘,衣衫下摆像是喇叭裙一样,但是却又显得飘逸出尘。再加上这群大臣都是年过半百。甚至年近古稀的都有好几位,他们须发皆白,在这个时候更显得鹤发童颜,虽不说是仙风道骨,但是却有一腔别样的浩然正气萦绕,神色肃穆,双目凝视前方,像是正在穿过千年的时光,认真的倾听着隔着那时光长河的孔圣先贤的谆谆教导。

    “时辰已到。开香坛!”一个中正平和的声音在这个时候唱诺道。

    “诸位学子,请轻声起立!现在吾等端身正意,向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礼!”那个声音接着说道。然后就只见到那搭建的简陋的祭坛上,一幅画像缓缓升起,手执竹简的孔子在冉冉檀香的青烟之中缓缓的显露出来,就像是云端显圣一般。清风徐来,吹动了袅袅的青烟,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缥缈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颖达站在祭坛之下,看着正在无数檀香之中恍若复生的先祖,率先吟诵起孔子的最著名的著作《论语》虽然这本书并非是孔子自己编撰,而是在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们回忆着编写而成。但是在这个时候又有别的东西能代替这一本《论语》么?

    “儒家还真是节俭,不搞那些玄乎的,朕还以为会有什么玄妙无方的情景,那帮子儒生那么坚持,结果就是这样读一读《论语》?”李二感到有些失望,原本以为儒家能够在千年前的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成为最为人知的几个大学派,更在西汉时期一举将其余的所有学派都给压在身下,定然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手段,哪知道会是这般模样,居然没有上表天庭的表文,也没有什么神异的事物出现,就这般普普通通。

    “走吧,没什么好看的!”李二有些失落的往回走,绕过数个坊市,然后从皇城的最前面的朱雀门回到了皇宫之中。但是他没有想到的事情是,在他离去之后,那些正在诵读《论语》的可以称之为当代大儒的儒生相互之间传递了一个微妙的眼神,然后只见到他们这些身穿孔子行教像的袍服的大儒尽皆上前一步,伸出一只藏在袍袖之中双手,上前走到了那还在燃烧着檀香的香炉边上,各自取了一炷香,沿着一道道玄妙的步伐,各自走向了一个方位。

    阵阵青烟随着他们的步伐飘荡在他们身后,但是却让人惊异的是,这些烟尘并未随着清风飘散,而是凝而不散的形成一道道的像是玄妙的轨迹一样的在空中停留着,不偏不倚横平竖直。随着他们越散越开,然后绕着着一座小小的祭坛不断的缠绕,一个玄妙复杂的图案出现在了这一个祭坛的周围。

    无数的学子正在激荡着心中的热血,随着所有的人一起诵读着《论语》在这个时候他们从未觉得原来自己居然能将着《论语》读的如此透彻,许多原本在他们心中颇为不解的先圣思想,现在全都迎刃而解,原本心中的疑惑在这个时候尽数解开。所有的考生都以为这是自己突然间茅塞顿开,因为无数的人一起读书心情激荡所致,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所有人都是这般。甚至没有人注意到,,在他们围成的圈子中间,那一个小小的祭坛此时全然被袅袅的青烟给遮挡住了,在其中那一幅孔子行教像此时居然像是活过来了一般,画像中手执竹简的孔子此时正在随着所有人一起诵读着那一卷《论语》。只是烟雾缭绕之中,所有人都没有看清这一诡异的一幕,哪怕是现在还在祭坛边上离着这一张画像不足三步之遥的孔颖达都没有看到。

    “现在,行礼!一鞠躬……”诵读完毕,虽偶有的考生眼中都是一片狂热,他们刚才全都有了新的感悟,自认为比起之前有着天渊之别,现在的自己再去看之前的自己所做的文章,所写的诗文,都有一种好笑的感觉,就如同一个人长大之后回想起儿时的梦想的时候,都会感慨当初的自己果然很傻很天真。

    “再鞠躬……”中正平和的声音在这无数人的耳畔响起,就像是有人在耳边诉说一样,但是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他们全都无比的虔诚的随着身边的所有人恭敬的向着前方的祭坛行礼参拜着。没有一人在这个时候生出一丝杂念,他们这个时候心灵最是纯粹,在之前所有的算计,所有的担忧全都在这一刻变成了真诚与坦荡。

    所有人都在这一刻生出了一个念头,那就是用自己的真实水准,考出一个真实的成绩。没有一个人例外,在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是那么纯粹,所有人心中的那些肮脏的念头都被净化的干干净净,这一切都超出常理认知。但是没有人觉得这有丝毫的异常,全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

    李二是没有见到这一幕,甚至就算是见到了也无法理解,他不会读心术,不知道这个时候的考生们的心中在想着什么,或许能从人们的神色之中看出些许的蛛丝马迹,但是现在他不在这里,所以他绝对不知道在这个时候,所有的考生居然都被洗脑了一样,使得这第一次的科考变成了最为公平公正的一届,也是所有的皇宫贵族没有使用丝毫的特权的一次,在今后的千年的科考之中是绝对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事情了,无数的科考舞弊案,无数的后台撑腰,使得寒门士子备受打压,这些事情屡出不穷。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李二不知道,李宽也不知道,他们此时都在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李二在为了无数的案牍而伤神,李宽在为了如何踏出自家的府邸而不被李二抓住痛脚而伤神。

    所有的考生都是一小撮的人聚在一起,或者三五人挤在一堆,他们这些人或是按照籍贯,或是按照身份,总之形成了一个个的小团体,此时一群身穿华丽锦袍的少年正在一个角落里聚到了一起。这些人全都是打扮的格外的华美,身上穿的衣衫,脚下穿的靴子,全都是经过考究的。

    “长孙兄,没想到你也来了!哈哈……”一个身穿明黄色的锦袍的少年见到另外一个比他年岁稍大的少年,笑着打招呼道。

    “李兄,怎么连你也来了?”见到和自己打招呼的人,被称为长孙兄的少年明显感到非常的惊讶,他来这里还说得过去,可是对面的这个人居然去会出现在这里,实在是出人意料之外。这个被人打招呼的少年就是长孙冲,当朝国舅爷,赵国公家的长公子——长孙冲是也。

    “来了就来了,难道这里不能来?”李姓少年笑问道。

    “当然可以,想来就来!”长孙冲只好回答道。

    “那么,我们一起?”李姓少年笑着在前方引路,率先走向了考场,长孙冲只得跟上。在侍卫的引领之下。两位少年走进了相邻的两个隔间,然后静静地等着考试开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