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采购之中的意向,并不是一次性就能够定下来的,哪怕各大军区和小毛奇都拥有着极强的兴趣,他们也必须要回去研究,在演习结束之后,小毛奇立刻在陆军方面召开了一个小会,在统一了想法之后,这才去面见德皇。
德王宫,舍尔和提尔皮茨经过通知,最后一批的进来,看到陆军的高层之后,他们两个心中有数,距离上一次的波尔多袭击,已经过去不短的时间了,显然,陆军应该是有些要求了,要海军配合,较为保守的他们,并不愿意在这个时间段,进入到英吉利海峡,不可能有任何的战果,换他们是弱势的时候,也不会轻易的挑起主力舰的对决。
在明知道没有什么战果,却要进入到交战区域,那就只能够是对地支援,成功那是肯定的,没有他们多少的功劳,可是一旦失败,主力舰或者是主要舰船,有一丁点的损失,板子就打在了他们的身上。
不过这件事情上面,海军别无选择,这是必须要支持的,帝国建造了庞大的战舰,是为了取得战争的优势,在海战还遥遥无期的时候,陆战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目前德国方面的陆战,取得了相当的优势,只要在波尔多附近,重创了协约国的军队的话,即便是协约国补充了海军,跟德国差不多,甚至超出,又能够怎样,把法国赶下大海,把整个西欧大陆整合到一起,德国就站在了不败之地了。
会议很快就开始了,顺着会议的进行,这个议题跟他们想象的,微微有些偏差,陆军是在寻求海军的帮助,却不是战舰上的,而是一款被命名为陆地巡洋舰的项目。
杨元钊没有直接把装甲力量命名为坦克,而是用他最初的名称,陆地巡洋舰,这个名字直接误导了小毛奇和德国军方,他们很自然的把海军拉过来寻求帮助。
几乎不约而同的,两个对立的国家,都把这个本应该是陆军的东西,归咎于了海军,杨元钊给出的图纸,经过了德国军事专家的紧急研究以后,已经把他的各个体系都弄明白了,一款类似于拖拉机的履带式底盘,全钢铁的结构,浑身披着装甲,使用大功率的柴油发动机,可以乘坐3-5名的成员,拥有3挺以上机关枪,或许,可以拥有一定口径的火炮。
这么独创性的创造,让深入了解海军体系提尔皮茨很感兴趣的,因为是陆地巡洋舰,这一款坦克也考虑到了巡洋舰的特性,防护,火力和速度,甚至在几个中间,速度还是最重要的问题,这些几乎跟军舰一样,只不过需要考虑的东西更多。
这一次的研究,基本上就是基于这个开启,装甲力量独特的魅力,在这里尽显无疑,在根据图纸,把这么一款划时代的陆军武器研究清楚之后,所有人都明白,一旦这个东西大规模的普及,几乎可以肯定,壕沟战将会退出历史舞台,最起码,大型对持型的壕沟战,将不会出现,在战术模式下的遭遇战,战壕,还是比完全不做强的多。
几乎很自然的,第一次接触到坦克这种东西的,第一时间提出了如何反制,这个图纸的来源是英国,甚至是陆地巡洋舰这个项目,在情报部门也可以找到,是隶属于海军的项目,只不过太微小了,没有人重视他,真的反过来看的时候,很多的东西充满了蛛丝马迹,这就侧面证明了这个东西的真实性,最起码,这个项目,英国已经开始好几年了。
按照中国的说法,英国在这个项目之中,取得了相当的突破,已经开始从图纸往整车上面发展了,甚至还有一个3000辆的基数,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话,德国首当其冲要面临着这一款武器的挑战,如何反制才是关键,他甚至还大于了的制造出这么一款武器。
小毛奇的目的就是这样,利用坦克引出火箭炮,而不是生硬的自己提出,虽然作为陆军参谋长,一款总采购金额不高的东西,他一个人拍板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小心的他还是这么做了.
很快的,关于火箭筒的技术参数,实验结果,还有年轻参谋们作出来的战场预期,这么一款武器,只要密度大道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是可以对坦克产生遏制作用,甚至就算不反坦克,就算是固定地堡防御,或者是机枪阵地,这个火箭筒都有出色的效果,价格却不贵,只是比50迫击炮贵上少许,50迫击炮的标准价格是550美元,反坦克火箭筒的价格则是650,炮弹的价格是180美元。
有了这样铺垫,再加上一款并不算太昂贵的武器,即便是10万个也不过是6500万美元,30万套加上足量的备弹,也不会超过3亿美元,这并不是一件大数字。
经过战争的进程,现在的德国已经跟之前明显的不同了,中国对于德国的输血相当的到位,无论是大量的劳动力的引进,还是各种的原材料,机器设备,甚至是古董,这些都给德国巨大的支持。最关键的是,中国还不是盲目的,无偿的支持,占据了对德支持的最大的项目,劳动力引进之上,这些在德国看来,只能够作为俘虏,白白浪费粮食的人,其中的三分之一,成为了为中国添砖加瓦的基础。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甚至受到过高等教育,或者成为教师,或者成为某一行业的合格工程师,这些都是中国紧缺的,至于其他的,妇女可以做一些第三产业,儿童可以进入学校,培养对于中国的归属感,至于老人,不说老人的数量,在俘虏之中相对较少,就算是较多,为了稳定住他们,也必须要优待,这样算下来,虽然每年给德国付出了巨额的资金,可是这些人劳动创造的更大,直接给中国提供了稀缺的中档人才。
有些交易就是这样,如果设计的好,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基点的话,就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德国缺乏人口,却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要想把这些人口发挥作用,必须要投入更多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偿失,还危险,中国远在万里之外,庞大的人口足以承担这些人力的增加,在极度绝望的情况下,没有人能够单身一个人,穿过数万公里的陆地,甚至大部分时间都要行走于敌占区,然后回归到祖国,既然没有办法跑,欧洲又没有杀生成仁的这样先例,为了吃饭的前提下,为敌人劳动,也算是可以接受的,最起码,中国不是德国那样,直接在战斗之中的敌人。
其他,或许有亏的,比如古董,在盛世之中,古董是一件很值钱的东西,也代表了历史和品位,可是在这个战争的年代,一个价值连城的古董,还真的不如一个师的武器这么的重要,用宝贵的军火和物资,来兑换这个东西,多多少少有些不值。
可杨元钊却清楚,这恐怕是收集这个最好的时候了,因为战争结束之后,将不会有这么好的机会,这个世界暂时还没有社会主义的存在,还是私有制的社会,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哪怕中国处于美国那个地位,可以用方方面面的逼迫,对方如果不愿意卖的话,还真的没办法强买强卖。
中国在近代的落后,让无数灿烂的文物被掠夺,流失海外,现在花费不算太大的代价回来,其中有相当部分,还是杨元钊本人通过基金提供,这一点,因为杨元钊的决定,义无反顾的执行了下来,法国德国,欧洲大陆的大量中国文物,还有全世界范围回购,不能说全部回来,起码保证了大多数,未来,在中国博物馆里,将会有更加灿烂的文物出现。
总体而言,中国支持了德国,自身却没有付出较大的代价,大部分都是用高附加值的军火和军用物资来给的,其中甚至包括了相当庞大的药品,特别是后者,造价相当低廉,这些成为了中国的底气所在。
德皇通过御前会议通过的,基本上是板上钉钉,35件火箭筒,数量比之前预想的还要稍稍多一点,这就是超过2亿美元的订单,每一件火箭筒除了本身标配备弹之外,还另外增加10枚,整个订单高达4亿美元,不过德国不会直接的付款,这部分将从劳工工资,石油款项之中冲抵,以现在巴库接近亿吨的产能,每年最少可以创造数十亿的收入,这一点跟之前完全不同,中国欣然的同意了这个订单,并且开始约定时间,第一批10万套,会在一个月之内,启程运过来,后续的速度还会增加。
德国除了催促中国尽快的给付之外,还询问了英国大概在什么时候会准备好,中国方面也是考虑到这一点,首先,送往英国的发动机,会用一定的方法拖延,另外一方面,也会加强火箭筒的生产,35万件,几乎可以成为大批量生产的基础了,甚至国内得到装备也会推迟一点,毕竟,中国有更多的替代产品,没有像德国方面,那么迫切的需求反坦克火箭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