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学网 > 玄幻小说 > 卧龙是我爹 > 第104章  刺史刘馥

第104章  刺史刘馥

    诸葛老爹在听闻江陵失守的消息之后确实有些失态。所谓关心则乱,正是这个道理。诸葛老爹既担心刘备集团的安危,又害怕江东集团听说刘备惨败的消息后又会动摇抗曹的决心。甚至连周瑜与鲁肃也不敢去告诉,左右为难。

    其实诸葛老爹是当局者迷,事情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这一点作为旁观者的诸葛少爷看得很清楚。在诸葛老爹紧锁双眉让仆从续了第三杯茶之后,诸葛少爷放下了手中的荆州一片的军事地图,当然这货是诸葛少爷从诸葛老爹那里淘来的。端起面前已经有点微凉了的茶水喝了一口,笑着说道:“老爹,丢了江陵其实也未必是一件坏事情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许这恰恰是扭转时局的关键也未可知噢!”诸葛少爷微微一笑,脸上挂着神秘莫测的笑容。

    正在喝茶的诸葛老爹闻言放手中的下茶碗,诸葛老爹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的鬼点子很多。每每到关键时候总能有些奇思妙想,比如利用曹军轻敌的特点,在当阳峡谷伏击曹仁所部。又或者利用荆州天气转寒的时机,泼水为冰阻挡了曹军对江陵城的攻势,等等。诸葛老爹自己都没有觉察,自己的这个六岁的儿子居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并影响了很多重要的军事行动。

    “瞻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诸葛老爹一脸的狐疑。

    “老爹,我跟你说……”诸葛少爷迈着小短腿跑了过去,趴在诸葛老爹耳边叽里咕噜的说了半天。虽然不知道这对父子又想出了什么坏主意,不过坐在一旁的糜芳从诸葛老爹由阴转晴,再转阳光明媚的脸上知道,刘备没事了!

    合肥是三国时期两淮地区的战略要地,因流经境内的淝水而得名。其建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历史上曾经是扬州、合州、南豫州、庐州、德胜军、淮南西路等历朝地方大行政区的治所所在。因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使其成为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在后来的历史上,孙吴政权建立之后曾经为了这争夺合肥与曹魏在这一地区先后进行了5次大规模战役。

    合肥北接青徐,东联宛洛,西濒大海,南通吴越,是南方政权进军中原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攻占合肥曾经是孙吴政权进军中原的重要战略步骤。为此曾多次动用大军围攻,可是由于出身南方的吴军不善攻城,结果都已失败告终。

    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建安十三年诸葛少爷为了救援刘备而提出的应急之策居然意外的开启了孙吴集团断断续续长达二十年的攻合肥之战的序幕。

    “今年的冬天还真他妈的冷呀!”合肥城头一个曹兵的守军被冻得直跺脚。“这天寒地冻的还得来守城,可真他妈的倒霉呀!”

    “谁说不是呀!都怪咱们的刘使君,非得说什么怕孙权来偷袭,要加强戒备!你说丞相的大军都快打到柴桑了。孙权那家伙自顾不暇,哪还有心思来攻打咱们合肥呀!你说是吧!”旁边一个年纪轻一些的曹兵也被冻得直哆嗦。望着城外一望无际的白雪,实在是想不明白这时候有什么守城的必要。

    “你们两个别扯淡了!等一会要是被来巡城的刺史大人听到了,非剥了你们的皮不可!”边上另一个曹兵一边拨弄着火堆一边劝阻道。

    曹军守城的规制是每隔一米远的地方就要又一个士兵把守。不过现在天寒地冻的,自然没人会傻愣愣的站的笔直在那里挨冻。守城的士兵留下一两个观察城外的动静,其他的都聚在一起,躲在城墙骨朵后面围着火堆取暖。一壶从家里带来的烈酒大伙分着喝,烈酒对于驱逐寒气是非常有效的。篝火不是很大,周围围着七八个守城的曹兵。这时候的合肥城很小,守城的士兵也不是很多。大部分的守兵都在城下的军营之中,军营离城墙很近。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救援也很方便。所以其实所谓的城墙守军不过是起到个预警的作用。这时期的合肥城秉承着这个时代正方形建城的规范,城池整体呈不太规则的长方形,设有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规模并不是很大。东汉末年合肥作为南北要冲之地屡经战乱、兵灾,旧城墙损毁严重。特别是建安五年那一次,孙权的兄长当时的讨虏将军孙策命其所属的庐江太守李述攻杀了曹操所属的扬州刺史严象,而梅干、雷绪和陈兰等庐江人又在江淮之间聚数万人起兵作乱,合肥旧城在那次动乱中基本上本损毁殆尽。

    现在合肥主城墙是现任的扬州刺史刘馥到任之后带领当地的军民新建的。由于财力有限,所以修建的新城也就相对小一些。不过这样反而更利于防守。

    “呵呵,少来!曹洪将军在府中延请宾客,咱们的刺史大人能舍得下美酒佳肴来城头上陪我们喝西北风吗?”被冻得直跺脚的曹兵一脸不屑。

    “怎么不行?”身后一个声音响起。

    “当官的哪有和咱们一起受罪的道理呀!要说咱们这刘使君……”说话的曹兵还没反应过来,完全没注意到边上的曹兵脸色都青了。

    “大人好!”边上的一个曹兵机灵些,生怕这家伙再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赶紧站起身来向一直站在说话曹兵背后的满脸笑容的刺史刘馥问好。

    闻听这话,说话的曹兵到嘴边的话硬生生的被咽了回去,一转脸,见刺史刘馥正一脸奸笑的看着自己。这个小心肝都在颤啊!“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一个劲的扇自己耳光,叩头求饶。

    “小的该死!小的该死!不该乱嚼舌根!大人饶命呀!大人饶命呀!”

    刘馥,字元颖,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东汉末年曾到扬州避乱,成为了当时淮南军阀袁术的部下。后来发现袁术这人贪婪暴虐,难以成就大事,就生了叛离之心。建安初年,曹操崛起于青徐一带,供奉天子迁都许昌、外讨逆匪、内整朝纲,使得当时士大夫中的很多人都视曹操为社稷之臣,将兴复汉室,安定天下的希望放在了曹操的身上。作为心怀汉室的刘氏宗亲刘馥更是对于这位安邦定国、戡乱保民、匡扶天下的曹丞相抱有极大的好感。在经过一番努力之下,刘馥终于成功的在建安初年劝服袁术部下的江陵将领戚寄和秦翊带着部队和自己一起去投奔曹操。曹操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司徒府掾。

    建安五年,孙策消灭了曹操任命的扬州刺史严象,江淮一带的局势顿然败坏。混乱的江淮局势严重的制约了曹操北征袁绍的的战略企图。为了安定扬州、稳定后方,曹操任命颇有治政才略的司徒府掾刘馥出任扬州刺史。到建安十三年,刘馥已经在扬州任上干了8年多了。

    刘馥是个很有治才的人,他在任的八年中。不但逐步恢复了以合肥为中心的扬州北部的统治着秩序,恢复发展了生产,还复建了合肥的主城防御体系,组建了一万余众的扬州地方郡兵。基本上为曹操在南方构建了相当稳固的战略防御支点,可谓是一代能臣了。不得不说,孙吴政权后来屡屡兴兵北伐都无法攻克合肥,这和刘馥这些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还记得曹孟德南征之时,曾经兴致很高的在大江边上横槊赋诗的时候顺便醉酒杀死一位重要的谋士,书中所说的此人就是刘馥。当然那是演义,实际上当时刘馥一直呆在合肥,并没有追随曹操参与南征,不过他确实是建安十三年死的,但是人家是病逝的。

    此时的刘刺史当然不会去责备一个私底下瞎扯淡的兵卒,那就太伤将士们的心了。刘馥笑着上前将跪在地上不断叩头求饶的曹兵扶起,笑着劝慰道:“快快请起!一点小事何足挂齿!将士们天寒地冻还得为国守疆,我刘馥不能和你们同甘共苦,心中有愧呀!所以特备薄礼前来向诸位将士赔罪,来!来!来!你们看这些是什么!”刘馥笑着指着身后。

    众位书友,本书已经进行到了!可是我不得不说,故事才刚刚开始,精彩的内容还在后头。为了方便您看到后面更精彩的内容,麻烦你点击,收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