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06-27
12时,观海楼。
藤野麻生手抚指挥刀,饶有兴趣地看着观海楼下的火海,他的脸色通红,皮肤滚烫,那是被观海楼下冲天的大火烤红的。
已经到了初冬,可是,观海楼上却如同是炎炎夏日。
空气中弥散着皮肉烧焦的气息,那是进攻清军的尸体被烧焦后发出的气息,很是刺鼻,不过,藤野麻生还是贪婪深呼吸几口。
他甚至产生了品尝烤人肉的冲动。
观海楼下,四百米范围内的民居全部被点燃,发出劈啪的爆裂声,观海楼的花岗石墙体被烤得滚烫,滚滚浓烟遮蔽了视野,楼上的日军士兵被浓烟刺激得泪流满面。
不过,藤野麻生并不担心视野,熊熊烈焰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用不着眼睛也知道,观海楼下的大火中,没有清军的进攻部队,那个地方不允许有生命存在。
大火包围了观海楼,北炮台西北方向,是清军唯一可以选取的进攻路线。
藤野麻生已经通过埋设在地下的通讯电缆,命令南炮台上的野炮,封锁北炮台前的开阔地。而北炮台上的野炮,则是延伸射击,轰击清军阵地,打乱清军的进攻部署。
这一手极为有效,直到现在,观海楼主阵地还没有受到敌军的直接攻击,楼上的日军官兵只能作壁上观。这让很多士兵极为不满,他们纷纷要求前往南北炮台,加入到与清军面对面的拼杀中。
士气高昂!藤野麻生极为满意。
不过,从目前战局上看,不需要向两个炮台增兵了,观海楼上的士兵们,只能满怀遗憾地看着别人为天皇建功立业。
这场战斗胜负已定!混成旅团已经回师安州,第五师团也从平壤出发,向安州靠拢。
最晚天黑之前,混成旅团就可以到达安州城下,第五师团距离远一些,大概要等到明天凌晨才能到达,不过,这没有关系,藤野麻生和混成旅团足以围歼这支不自量力的清军。
到那个时候,山县有朋元帅应该给他授予勋章!
藤野麻生闭上了眼睛,这场战斗不应该用眼睛来欣赏,而应该用鼻子和耳朵。鼻子可以嗅到敌人烧焦的尸体,耳朵可以听见敌人垂死的哀号。
这真是一场盛宴,藤野麻生甚至想起了东京高档俱乐部里的夜宴,空气中飘荡着美味佳肴的香味,以及优雅的钢琴声,那种气息和音乐,比起观海楼前的烧焦的尸体和枪炮声,差得太远了。
突然,他脑海中的盛宴被打断了——南炮台的枪炮声停歇了。
这就好像是一部气势恢宏的交响乐中的号角声突然停歇了下来,只剩下柔弱的小提琴。
藤野麻生不喜欢这样的感觉,他睁开了眼睛,向南炮台望去。
大火还在南炮台四周熊熊燃烧,火焰之中,他看见了两个黑洞洞的炮口。
那是大阪兵工厂生产的7厘米野炮的炮口。藤野麻生太熟悉这种炮口了,7厘米野炮是日本军工业的骄傲,其性能丝毫不弱于德国人的克式野炮。尽管,野炮不是日军夜战部队的主要装备,但是,对于城防部队是必备的。
然而,他突然觉得,今天他眼中的炮口有些陌生。
大火之中的炮口,竟然散发初摄人心魂的阵阵寒意。
他听见了一种刺耳的鸣叫声,声音也很熟悉,那是野炮炮弹在空气中划出的呼啸声。但是,他同样在这熟悉的声音中,觉察到一股带着寒意的陌生。
随后,他的身边发生了爆炸。
藤野麻生的身体飞上了天空,在半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载下了观海楼下的熊熊烈火。
在失去意识前的一瞬间,他终于明白了,那陌生感是怎么回事。
他看惯了7厘米野炮,也听惯了野炮炮弹的呼啸。但是,从军十年,还从来没有正面直视过野炮的炮口,也没有听见过炮弹由远到近飞向自己的声音。
7厘米野炮的炮口从来都是面向敌人,炮弹从来都是由近及远飞向敌人。
而今天,一切都颠倒过来了。
……
南炮台,周宪章牵着发射野炮的拉索,发出野狼般的嚎叫:“装炮弹,快,给老子装炮弹!”
他脸上黑乎乎的,头发和眉毛都烧焦了,身上的衣服还冒着烟。
郭二杆抱着一颗炮弹冲了过来,却被周宪章一把拉住:“你狗日的干什么?”
“装炮弹啊?”郭二杆的头顶上焦黑一团,他的辫子烧没了,剩下一团乱糟糟的焦发,如同一条卷毛狗。章军很多人都学着周宪章的样子剪了辫子,留着寸头,郭二杆却不干,他说要是没了辫子,没法回去见村里的老人。
晚清时期,对剪辫子最为反感的,不是大臣贵族也不是儒生乡绅,恰恰是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小市民,他们大多没有文化,尊崇祖先和传统,祖宗有辫子,儿孙没有辫子,那是最大的不孝!
郭二杆就是一个小农民,在村里,辫子是一个人的脸面,没了辫子,他没脸回家。
然而,这一场大火烧掉了他的辫子,天意如此,郭二杆也只能认命了。
“你他妈的一个连长装个屁的炮弹,带着你的人冲上观海楼!”周宪章喝道。
“是!”郭二杆扔掉炮弹,撒腿就跑。
观海楼上的日军被野炮炸的支离破碎,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会遭到自家大炮的轰击,也没有想到,敌人会从自己的背后杀来。
十分钟后,郭二杆率领四连官兵冲上了观海楼。
花岗石修筑观海楼的经受住了野炮的轰炸,依旧巍然不倒,但是,楼上的日军士兵被突如其来的炮击炸得支离破碎。三百人在轰炸中丧生,剩下的几十个残兵,被郭二杆的四连包围在三层上,拒不投降,郭二杆放了一把火,把这几十个残兵连同观海楼巍峨的殿宇烧成了灰。
安州警备司令藤野麻生中佐被炮击掀进了观海楼下的火场中,和战死在那里的清军士兵一起,化为灰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