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私产还是不少的,她给几个孩子每人60顷良田,均分布在藁城;水田30顷,分布在京津冀三地;又分每人一座200亩的温泉山庄,在小汤山附近;另有京郊的300亩山林五座分给诸人。
“那几年我卖出去不少地点好的院子,回到津京一带换置成了庄子,大的有300亩,中等的是200亩,小一些的也有100来亩,你们哥儿几个呢,每人分得大庄子一座,中等的两座,小庄子三座,至于将来怎么安置,就由你们自己啦。”
老太太将地契一一分发,又道:“院子洋楼,我是没有能给你们的,只是在沪市那头儿有些铺子,是我于当年托闺中好友私底下置办的,你们父亲也不大清楚,一共是十个,你们每人各得两个。”
老太太笑呵呵的看了看几个儿子媳妇儿,笑道:“我的首饰什么的,且不分了,说不得将来给谁做陪送,或者给谁当见面儿礼什么的,会用的上呢!”
苏九爷冯亦知一把揽住母亲,脸颊一边蹭着老太太的侧脸,一边亲热的晃悠着:“哎呀呀,老太太诶,赶明儿个我就叫我媳妇儿天天往您这儿粘,就等着您赏好东西咧!”
苏老太太被他哄乐了,不禁拍了拍他的大脑门儿:“你这长不大的猴儿!”
母子俩说笑了一阵,老太太又道:“家里的银楼,原是在你们五哥手里,以后就还归老五媳妇儿看着吧。”
她制止了五夫人的推让:“你的本事,我很清楚。再说了,若有什么抛头露面的事,你实在不愿意出面的,就招呼你这两个小叔子,让他们去办。你是嫂子,又是看着他们长大的,使唤他们自是应当应分的。”
老太太看向苏老十。唬着脸道:“老十,听到没有?”
苏十爷笑嘻嘻的蹭到他娘身边儿,拍着胸脯保证:“那是肯定的啊,五嫂有命,咱绝无二话啊!……那个,娘啊,您有啥好东西分给儿子啊!儿子眼巴巴儿的等着呢!”
老太太被儿子的嬉皮笑脸弄得没辙:“好,你的你的!你不是一直想开什么明星公司么?我这底下有一家出版社,原来是专门刊印书册的,近几年才开始办起杂志、报纸来。你且拿它用来召集剧本儿也好。用来宣传也罢。都依着你吧!”
苏怀兴登时夸他娘:“哎呦,我说娘啊,您懂得可真不少,还知道剧本儿和宣传呢!”
老太太就着手上的两颗大枣儿扔向苏怀兴:“你这小兔崽子。还拿你娘开起玩笑呢!你娘我懂得可不比你们少!”
苏怀兴装作被扔中了受伤的模样,倚在老太太身边儿,哎呦哎呦直叫。老太太拿块儿糖塞他嘴里,哄着:“好啦,好啦,给你块儿糖吃,别争嘴儿了啊,一边儿玩去吧!”逗得满屋子人哄堂大笑。
老太太拉着大儿子说:“我名下有个酒楼,共三层。管事的打去年开始就催着我,想整改一番,我没同意,虽说现在时代不同啦,可我总觉得弄成那种西式的。生生冷冷的,不好。可不改一番,这门面儿也都陈旧了,看着也不像样,我想着干脆就给你算了,至于怎么改,要不要和西式的并一下,就都由你自己拿主意就是,不用再向我说了。”
苏大爷也干脆:“那行,等儿子改好了,请您和父亲,还有我们弟兄,咱一大家子人专门去吃一顿去!”
老太太听言很是高兴,忙不迭点头赞他:“诶,这就对啦!你们看看,这痛快劲儿,才是大哥的样子呢!”
老太太揪着九儿子的耳朵,拉到身边,不理睬他夸张呼痛的模样,目带回忆的说道:“你既然分到你外祖父膝下,我给你旁的也不好,不如这样。我名下原有个卖佩饰的铺子,是从你外祖家的那一系列的首饰铺拆过来的,当时我说不要,你外祖父不答应,我就藏了些心思,没将这份产业写到嫁妆单子上。后来啊,也不知怎的,竟一点点做大啦,如今说是做成了百货公司也不为过,今日我便将它给了你,也算是物归原处吧。”
冯亦知接过匣子,很不好意思,老太太道:“你收着吧,你们兄弟虽然得的不同,但是都是我这做娘的按着你们各自的喜好和需求来分的,至于其价值,还是要看你们将来各自的本事了,所以你也不用觉得不好意思。”
说完,老太太笑着冲锦歌招招手:“来,十丫头,你且过来。”
彼时,锦歌正倚在锦落身上听着老太太的安排,听到老太太唤她,便笑吟吟的站起身过去,拉着老太太伸过来的手,道:“祖母,我来啦!”
老太太替她将额边垂下来的碎发抿上去,和蔼可亲地说:“好孩子,这回轮到你老子那份儿了。可不许你推辞啊!”
锦歌双手挽着老太太的手臂,亲热地回话:“不推辞、不推辞,锦歌不推辞的!这是祖母给爹爹的,要是换成爹爹在此,怹也必定不会推辞,一准回来好好琢磨,以后怎么孝敬您呢!”
“你这孩子,嘴儿怪甜的!”老太太乐呵呵的递给她匣子,锦歌侧首等着听老太太讲。果然,老太太给了她东西,便说道:“你爹小时候就爱折腾些器械,研究些机关,本来咱们家在京郊那里有个小书院,虽说是效仿江南的文雅出尘,却终究比不得人家源远流长,规模上也是小打小闹……十丫头,你可去看访过一些书院?”
锦歌笑道:“我曾和爹爹探访过石鼓书院,只是当初我还年岁小,因慕‘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岳震南天’之名,便只一心惦记着瞧瞧那面两米来高的石鼓,还是爹爹绘声绘色的讲了历代名人与它的渊源,又领我参阅了甚多的文献收藏,我这才领会了人文之于书院的意义,唯有天人互养,才能相得益彰。书院中的碑、祠、亭、楼都有别样丰蕴,不但是历代文人心驰神往之所,还与道教深有渊源。给那桃源似的地方添了许多意境之美。”
老太太笑着点点头:“不错,正是如此。所谓底蕴,那不是用花里胡哨的建筑和繁复富丽的装潢来说话的,也不是因为潮流而趋之若鹜的标榜能代表的。人家真正有底蕴的,无论是书院、家族、抑或是人,都是厚实而泰然自若的,无论是兴盛还是低谷,都能安之若素的。”
老太太见锦歌姐妹听了进去,才接着道:“嗯,咱们家的书院虽小。也有不同寻常的地方。你爹这几年虽不归家。却也没有放任书院不管。他还记得时不时的寻来一些精于机械、数理、医学的先生,过来教导学生。你回来之前,你爹爹还说要打算将书院改成什么……那什么研究所,嗨。这个我就不懂了,只是后来他也不提了,研究所这块儿的改建呢,也没有音信儿了。可我想着,你爹从就不是半途而废之人,兴许现在还不方便?甭管怎样,我且将它托付给你们这一房了,按你爹想法办吧。”
锦歌还真不知道这一回事儿,寻思着等回到自己院子。就到书房去好好请教她爹一番。
老太太分完产业,只剩下五个折子和钥匙:“我给你们每房存了白银二十万两、黄金两万两、银元二十万块儿、金条五千条。”
“嘶~~!”众人被老太太的大手笔给惊得深吸口气。有那嘴快的,如冯亦知和苏怀兴,他们忙问:“娘,您咋得来的这许多银钱?”
老太太看了看众人。笑了笑,像是既欣慰孩子们没有被巨额钱财迷昏头,又像是无奈儿子这么大人了还一惊一乍的,很不稳重。
“又不是偷来的,也不是抢来的,瞧你们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儿。”
老太太笑道:“不过是当初看不过你们父亲贴补那边儿,我自己私下用私房和人家挣了股份,干吃些分红得来的,积少成多便有如今的规模。嗯,你们觉着这些很多,可和有的人家相比,却是九牛一毛,实不必如此大惊小怪。”
老太太虽没有明说,但是作为儿子,自己娘的一些出息来源还是有些猜测的,老太太最后欣慰道:“不过……你们很好,真的很好,我这大半辈子总算没白养你们……”
冯亦知摸着后脑勺,有些傻乎乎的笑道:“娘啊,您还是给自己多留点儿吧,我们不需要这么多的!”
其余的人也跟着推让。
老太太道:“我自然留了养老的本儿,还有不少呢!不过那点儿底儿,将来也不留给你们啦!”
屋里的人还真都没惦着老太太的那点儿银子,大都笑道:“还是娘有钱,赶以后,再吃请,都让娘来结账!”
老太太笑骂了几句,就将人遣回各自家去,这一整天的折腾,老太太实在是有些倦了。
锦歌领着弟弟往回转,锦诺叽叽喳喳的和他姐姐学舌:什么十四弟显摆的玩具他前年就有了,不过他还是很给人留面子,任凭十四弟在一边儿得意啦;什么十五弟抓着他的挂饰不放,他很大方的就送给十五弟啦;什么十二妹妹哭闹起来谁哄都不行,还是他耐着性子哄好的……
锦歌认真的听他讲,还不时的应和、夸赞,这让锦诺心里美滋滋的,小家伙儿暗下决心,打算以后继续保持这种被他姐姐称之为“风度”的东西。
锦歌将弟弟安抚着回房休息,也不忘嘱咐夏湘:“让他少睡一会儿,过俩仨小时就又该吃晚饭了,稍稍休息一下就好。”
看着夏湘在锦诺身旁坐好,锦歌这才让冬和跟着来到书房。
“小姐,这是老太太让给您捎带来的,让您把它和原来的书册叉换着看。”
锦歌接过来一看,竟是手写版的《华夏地理志》。